下水礼节目
⑴ 下水礼是什么意思
西方很重视航海,所以一艘新船下水时要举行盛大的典礼,里面最著名的就是用香滨敲一下船首。如果是艘大船,那它的下水礼就会宛如一个节日。现在的大型轮船下水也会举行类似的典礼。
现在一般用下水礼比喻某件新产品第一次投入市场时的发布会
⑵ 新船下水送什么礼品庆祝
跟你说,我就是船上的,我们家船下水叫压风。送牌匾,一帆风顺什么的。又大气又好看。给我最佳吧
⑶ 李菲儿参加节目被迫下水活动,是艺术的奉献还是迫于无奈
李菲儿是新生代实力派演员,她人长得漂亮,演技也不错。她参演过很多经典的影视剧作品,比如:电影《激战》、电影《日照重庆》、电视剧《鹿鼎记》等等。李菲儿参与的综艺节目也很多,其中有一档节目有很涉及水中的活动,她还因为这档节目引起了不小的非议。节目中她是被男嘉宾扔入水中的,对她的这一行为有的人说她是为艺术奉献,有的人说她是迫于无奈。
1,心甘情愿地为艺术献身
也是李菲儿被嘉宾扔下水是心甘情愿的,也许她是迫于无奈的,这都属于为事业和艺术献身了。明星的钱也不是那么容易挣的,他们也是需要遵守一些规则和约束的,有时候不管愿不愿意有些事情必须得去做。
⑷ 有一个综艺节目有一些女的推男的下水的叫什么名字
名字:X-MAN。你说的女生推男生下水,应该是Xman泰国特辑或者海南特辑。
X-MAN是掀起韩国综艺节目热潮的经典娱乐节目之一,收视率很高,制造了无数话题与经典场面。给观众留下很多回忆。
节目主持人是MC刘(刘在石),另外两个副主持则分别是两队队长,一般状况每队五男三女。每期会请来约为十男六女出演,嘉宾大多是韩国的当红明星,涉及演唱、演戏、广告等各领域的明星。节目开始前在参演嘉宾里面选出一位XMAN。只有他自己知道,其他人都不知道。XMAN的任务就是让自己所在的队输,直到最后自己队失败,任务才算完成而且不能被识破。
多数情况下,游戏被分为三大部分——“团结骑马”、“当然了”、“COUPLE壮士万万岁”。两队伍在较量出输赢后,赢的队伍会得到一百万韩元。游戏结束后大家投票选出XMAN,然后被选中的人去进行验证。如果和游戏开始前选中的人一致,那么除XMAN之外的挑战者,可以以挑战者名义把所得奖金全部捐给慈善机构;如果大家第一次选出的人不是XMAN,那么XMAN任务成功,奖金将以XMAN个人的名义捐给慈善机构。
具体意义就是,在明星们[一般去参加的都是韩国的一线明星]游戏的过程中给观众带来欢乐,并且增加一下人气之类[比如捐款给慈善机构],当然,收视率也相当可观。
⑸ 有一个综艺节目是 请个明心嘉宾聊天,然后说关键词 然后旁边的人就被弄下水那个节目是什么阿
快乐邀请
⑹ 泳装女郎把男士推下水的节目是啥
星空卫视《美人关》
⑺ 真人秀节目中有下水的活动女演员来例假怎么办
用内置卫生巾
⑻ 中国古代开船下水礼
都需要准备祭品,五牲及果品、点心。
北方祭龙王,南方祭妈祖。
⑼ 古代建造的船只下水有什么仪式
舰船下水仪式起源于古代人们对海洋的畏惧。有记载的最早的下水仪式出现在公元前3000年的古巴比仑。据流传下来的一首叙事诗记载,当年主持下水仪式的人把3盆沥青洒在船身上,并以公牛为牺牲敬献神灵,以求保佑新船只平安。后来,古埃及、古希腊和古罗马把这个传统继承下来,在新船下水仪式上都要祈祷神灵护佑。在古希腊,参加下水仪式的人通常头戴橄榄枝编成的花环、大口饮酒以向神灵表达敬意,同时,还要向新船身上泼水以表达祝福。在古罗马,人们还要在新船的后甲板上搭建一座圣坛以做祈祷之用,这可能也是为什么有的国家把船只的后甲板视为特殊、神圣之地的起源之一。
1675年,一艘23桨双桅帆船在马耳他下水,一名英国皇家海军军官对当时的场景做了详细记录:“两位神父带着一名仆人走上甲板,双膝跪地祈祷了半个小时。随后用手抚摸了每一个桅杆以及船上的其他几处地方,将圣水洒在每个角落。在将这艘船推入水中之前,他们升起一面小尖旗,宣示这艘船已成为战士。”
从扔金酒杯到“掷瓶礼”
到了17世纪的欧洲,船只下水仪式中的宗教色彩渐渐淡化。在英国,皇室人员或海军高级官员逐渐成为下水仪式的主持者。比如1610年,“皇家王子”号炮舰下水时,主持者就是威尔士王子和一位著名造船商人。
当时的仪式上有一个有趣的传统:当新船沿滑道滑行时,主持者要象征性地从一个金酒杯中喝一口酒,然后把杯中剩下的酒洒在甲板或船头,空酒杯则如新娘捧花般被扔下船,谁抢到归谁。后来,海军造的船越来越多,金酒杯也越扔越多,造船厂受不了了,主办者想了个主意:金酒杯照扔,不过要朝着事先安排好的一个网罩扔,以便回收再利用。到17世纪末,扔金酒杯的习惯终于被在船头碰碎一个瓶子的“掷瓶礼”代替。当然,瓶子里要装上“洗礼圣液”。
初期的“洗礼圣液”通常由某种酒充当。比如,1797年美国“宪法”号战舰下水时,舰长就在舰艏砸碎了一只装满“玛德拉”白葡萄酒的瓶子;1843年“普林斯顿”号战舰下水时用的则是威士忌。除了酒以外,水,甚至果汁也能充当“洗礼圣液”。1858年美国海军“哈特福德”号风帆战列舰下水时曾被“洗礼”了3次:第一次用的是取自大西洋的海水,第二次是康涅狄格河的河水,第三次则是来自哈特福德(康涅狄格州首府)的泉水。
由于香槟被普遍认为是“酒中精华”,因此慢慢成为“洗礼圣液”的主角,“掷瓶礼”也就变身为砸香槟表演。20世纪20年代,美国开始了长达14年的“禁酒时期”,新舰艇的“洗礼圣液”因此受到影响,不得不回归“以水代酒”。“彭萨科拉”号、“休斯顿”号两艘重型巡洋舰都未能品尝香槟的滋味,V-6潜艇下水时用的甚至是苹果汁。
“卡米拉诅咒”
“掷瓶礼”出现的早期,“砸瓶子的人”通常都是男性,发展到19世纪,女性渐渐多了起来。在英国,由女性实施“掷瓶礼”从1810年起逐渐成为惯例,而当时的王公贵族娇生惯养,把瓶子准确砸在船头对她们来说不是件容易的事。据记载,英国汉诺威王朝一位公主殿下主持“掷瓶礼”时,曾偏了准头,瓶子被大力掷出后没能砸中船头,反而飞向围观的人群,砸伤了观众。事后,海军部无奈地向这位无辜者支付了一笔赔偿金。
对颇讲迷信的海军来说,“掷瓶礼”没能砸碎香槟瓶是件大事。据说,在没有无线通信的古代,船员们遭遇海难后只能把遗嘱封在漂流瓶里抛向大海,期待有朝一日能被自己的亲人收到。所以漂流瓶代表着死亡和灾难,新船下水时砸碎瓶子则代表驱除厄运。2001年的影片《K-19寡妇制造者》中有这样一个情节:苏联潜艇K-19下水仪式砸香槟时瓶子没破,结果K-19悲剧了……
在现实生活中也曾出现过“掷瓶礼”未能砸碎香槟瓶的情况。2007年12月,英国丘纳德轮船公司邀请查尔斯王子的第二任妻子卡米拉参加“维多利亚女王”号客轮的下水仪式。在施“掷瓶礼”时,卡米拉竟未能将香槟瓶打碎,一家美国报纸在报道此事时写道:“在那一刻,全英格兰都呆住了。”巧合的是,“维多利亚女王”在处女航中爆发病毒疫情,弄得乘客们上吐下泄。于是,英国媒体给这起事件起了个绰号———“卡米拉的诅咒”,调侃称是那个没能砸碎的瓶子给船带来了霉运。
不同国家,不同风俗
并不是所有国家都在新舰艇下水仪式上举行“掷瓶礼”,不同的国家有不同的祝福新船平安、好运的习惯。
在法国,18世纪和19世纪时的新船下水仪式和结婚仪式差不多。新船会被指定一位“教父”和一位“教母”。在仪式现场,“教父”会给“教母”送上一束鲜花,然后二人同时说出新船的名字。旁边的神父立即宣布这艘船已经被命名,然后洒圣水祈福(注意不是砸香槟)。
在日本,船厂在新船建造完成后会按传统定制一柄银斧头。在下水仪式上,他们会用这柄银斧头砍断船台和新船之间的缆绳,然后把斧头作为纪念品交给新船的主人。传说这柄斧头能驱走恶魔,给新船带来好运。
在印度,传统的新船下水仪式充满了印度教色彩。20世纪时,印度人在新船下水仪式上往往会先举行祭祀,祈求神灵保佑船只和船员的安全。祭祀过后,一名女性将在船头敲碎一枚椰子,然后新船才能滑入水中。
在中国,传统的下水仪式是准备三牲礼,祭奠海神祈福保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