少儿广播节目
① 广播少儿节目怎么做
栏目定位一定要准确
注重倾听孩子的声音,从少儿视角创作节目
熟练掌内握和运用采制音响的能力,容以此增强节目的感染力
还需要我们不断积累经验、总结教训、丰富自己的知识储备、提高自身素质、培养创新意识、精心制作每期节目,只有这样,少儿广播节目才能真正走向更加广阔的天地!
② 请大家给我讲下少儿广播节目(注意是广播节目),做什么主题比较好,必须是跟小朋友成长相关联的!急!
主要看你的节目对象是谁?主题定位“少儿” 是通过孩子自述 主持人引导 教育专家解答;或是孩子与主持人互动;教育专家直接解答,与家长互动; 等等
话题热点:
1:80后父母如何教育孩子?(是自己带孩子,还是让爷爷奶奶带孩子。谈谈利弊)
2:对比80后的“少儿时代”和现在孩子的“少儿时代”(扩展出社会发展,2代人,孩童时代的快乐如何不一样,引发80父母对自己过去童年的回忆,以及如何培养自己孩子的思考)
③ 有知道中央人民广播电台还有少儿频道频率多少
中央人民广播电台并没有少儿频道。儿童节目有《小喇叭》。
中央人民广播电台频道表如下:
中央人民广播电台第一套节目(中国之声),中央人民广播电台第二套节目(经济之声)
中央人民广播电台第三套节目(音乐之声),中央人民广播电台第四套节目(都市之声)
中央人民广播电台第五套节目(中华之声),中央人民广播电台第六套节目(神州之声)
中央人民广播电台第七套节目(华夏之声),中央人民广播电台第八套节目(对民族地区广播)
中央人民广播电台第九套节目(文艺之声),中央人民广播电台第十套节目(老年频率)
中央人民广播电台第十一套节目(西藏频率),中央人民广播电台第十二套节目(娱乐广播)
(3)少儿广播节目扩展阅读:
中国之声除中、短波频率外,有近2000个调频覆盖全国城乡。
拥有广泛的信息触角:可以独立采访发布时政新闻及部委消息;与交通、公安、民航、气象、地震、安监等多个国家应急系统实时连接;与覆盖全国的记者站、中国广播联盟以及报纸电视媒体资源共享,与覆盖全球的数十家华语广播密切合作;
积累有2000名规模、多领域涵盖的庞大专家库、嘉宾群;同时广泛联合网络广播、数字广播、卫星广播及手机、MP3等新锐载体,构成“中国之声”全媒体报道阵容。中国之声官方微博粉丝量和影响力稳居电台类媒体微博第一名,在中央媒体官方微博稳居第一阵营。
④ 广播电台儿童节目
给我的印象最深的是《长江7号》
周星驰在片中扮演一个穷困潦倒的父亲,版和儿子居住在宁波权大马路边的一栋破旧房屋里。
为了让儿子过上好生活,父亲到建筑工地打工,虽然家里穷但还是供儿子上贵族学校。父亲买不起价值昂贵的玩具“长江1号”给儿子,但不忍就此放弃,机缘巧合,他在垃圾堆里捡到了一个很奇怪的东西,于是准备当做玩具送给儿子。没想到这个玩具竟然是和外星人联系的通讯器。长江七号(那个“玩具”)像有魔力似的,可是令苹果变新鲜,还可以修电风扇。一段时间后,儿子周小狄与七仔成为了好朋友。小狄还在学校中幸运地遇到了美丽善良的袁老师(张雨绮饰),她为他们不舍不弃的父子情所感动,还总是帮助关心着小狄。后来学校里的富家子弟也和小狄和好成为朋友。而周铁在工作中不幸意外去世了,小狄与老师都悲痛万分。多亏七仔拼尽最后一丝力气将周铁救活,自己却失去了生命。最后一切都宛如新生,老爸周铁喜欢上了袁老师,并开始追求她;而七仔竟然也带回了一群伙伴
⑤ 少儿广播频率是多少
中波:639、981、1008、1161千赫
⑥ 少儿广播节目怎么做才能更吸引人
栏目定位一定要准确
注重倾听孩子的声音,从少儿视角创作节目
熟练掌握和运用采制音响的能力,以此增强节目的感染力
还需要我们不断积累经验、总结教训、丰富自己的知识储备、提高自身素质、培养创新意识、精心制作每期节目,只有这样,少儿广播节目才能真正走向更加广阔的天地!其实可以多想想孩子们喜欢什么,可以弄个有奖调查,或者从小孩子的角度多想想,比如喜欢一些儿歌,儿童故事剧,大哥哥姐姐领着做游戏等等。希望能帮到你
⑦ 全国都有哪些家广播电台有少儿频率 求详细资料!!!!
上海现在没有专门的少儿广播频率了,不过以前有上海东方少儿广播FM92.4的《哈啦哈啦村》节目,现在在互联网的喜马拉雅FM上开启了新版,新版节目依旧在村长“哈哈”和“啦啦”的带领下由小朋友自助管理,融入更多时下小朋友、大朋友(粑粑麻麻)“爱听”的有趣内容,陪伴小伙伴们一起快乐成长!
⑧ 介绍少儿节目
介绍一个少儿节目
在我的生活中,我曾经看过许许多多的少儿节目。但令我印象最深刻的还是一个女孩的故事。
一天,我在家里没事做,只好打开电视机收看节目。我一打开,发现有一个节目正在开始,我想,现在没事做,倒不如看看还好。
……
看完这个节目后,我深受感动。这个节目讲:一个小女孩的妈妈因为得了一种很严重的病,被迫要住在城市的医院里。那个小女孩家里穷,现在妈妈病了,没有人供她上学,她和她弟弟只好住在奶奶家里。为了教育好幼小的弟弟,那个小女孩每天很早起床,让她邻居的女儿把她们老师布置的作业带回给老师,然后叫醒弟弟,一起做早操。接着,她就开始为弟弟上课了。有时弟弟上课不爱听,发脾气,做姐姐的她仍然坚持地教育好弟弟。接近傍晚,邻居的女儿放学回来了。邻居的女儿把当天老师讲的内容抄在笔记本上,还把作业告诉给小女孩听。小女孩根据老师上课讲的内容,自己自学,自己写作业。日子一天一天地过去了,妈妈的病情越来越严重了,而这个小女孩的感人故事被一位记者看见了,记者把她的故事告诉给上级听,上级听了,深受感动,于是,就特意安排一个节目,让各学校的代表来观看。参加这个节目的观众,听了这个故事也深受感动。节目到了尾声,主持人代表全公司为小女孩献上一部复读机,小女孩感动得连声说谢谢。主持人让小女孩把复读机打开,从复读机的磁带中,传来了小女孩妈妈的慈祥的声音。小女孩的妈妈说:“女儿,妈妈没有本事把你和弟弟养好……”听完妈妈说的话,小女孩和她的弟弟流泪了,全场观众也流泪了,连我也流泪了。
通过这个节目,我们可以知道在现实生活中,还有许多家庭贫穷的小女孩、小男孩,他们不能上学,不能学到知识,只能待在家里帮家人干活。我们真是身在福中不知福阿!但是在这个节目中的小女孩虽然家里穷,但她还是坚持着,教育好弟弟,(不仅)自己好好学习,还帮奶奶干活。这个小女孩坚持不懈的精神很值得我们这些“小公主”、“小皇上”学习。我希望同学们能像这个小女孩学习,同时家里比较富裕的,可以捐赠一些衣物、钱财给这些贫困的家庭送上温暖!
评析:你的这篇文章介绍了自己看的电视节目和自己的感受。你的文章语句通顺,条理清楚,能够具体介绍看到的节目,而且自己的感受写得也很好,突出了文章的立意。感觉你的文章开头可以再简洁一些。
介绍少儿节目
--------------------------------------------------------------------------------
星之卡比于2005-5-21 17:05:35发表于童言无忌
广播电台,电视台每天都为大家安排了许多丰富多彩的儿童节目,深受我们少年儿童的喜爱。我喜欢看南方少儿频道的“阳光俱乐部”。
阳光俱乐部是一个教育式的儿童性节目,节目主要教小朋友们学英语。这个节目的特点就是能在轻松、愉快的场景下学习,主持人发音准确,边说边笑,让同学们没有压力,可以轻松地学习,让同学们在快乐中获得知识。主持人身边还有一个小娃娃跟着念。
当我看到主持人教同学们学英语的镜头时,我想:主持人边说边和同学们说笑话,身后还有一些卡通墙纸,这样让同学们在玩中学习,记单词就简单多了。主持人让同学们听一段对话后教同学们一些有关的单词和句子,每个单词和句子都念好几遍,让人们跟着念,学会念,而且记住。
我看了这个节目后想起了自己,在开始学英语的时候我觉得英语很难念,就不想学了,后来看了这个节目后懂得了一些英语,就知道了学英语要认真听别人怎样念,念不好就再念几遍,多听听,到了会念好为止。
看了这个儿童节目后我知道了英语如果念不好就认真听,多念几次,这样就会念了。我决心好好学习英语,做一个爱学习的人。
⑨ 中央人民广播电台少儿节目小喇叭开始广播啦每天几点播,怎么调频
每周一至周六20:00~20:30播出,播出频道是中央人民广播电台中国之声,调频各地有差别。
全国中波覆盖频率(AM)是540, 639 ,981 ,1008 ,1035,1377 ,1593;
调频覆盖主要城市(FM):
北京 106.1 ,天津 102.9 ,太原 97.0 ,长春 99.1,石家庄95.6 , 保定 98.3 , 唐山 93.2, 沈阳 101.4 , 上海 99.0。
小喇叭是中央人民广播电台的一档著名少儿节目。小喇叭节目于1956年9月4日开播,一直播出到现在,伴随了近三代人的成长,在一段时间内甚至是中国大陆唯一的少儿广播节目,因而也曾经是中国大陆覆盖面最广、影响最大的一档少儿节目。
(9)少儿广播节目扩展阅读
小喇叭节目主要的广播内容是故事、儿童歌曲、儿童广播剧等少儿文艺节目,曾经连续广播过《西游记》、《老革命家小时候的故事》、《高玉宝的故事》等长篇故事,一些著名的儿童文学作家如郑渊洁的作品都曾经在这档节目中播出过。
小喇叭的广播故事有着独特的语言风格,细致、体贴、亲切,流畅,充满了对儿童的呵护和关爱之情。
早期的小喇叭节目荟萃了当时中国最精英的少儿节目播音员,如儿童教育家、“故事爷爷”孙敬修先生、孙敬修的学生曹灿先生,和“故事阿姨”后来的“故事奶奶”康瑛女士,他们精湛的播讲艺术吸引了一代代的儿童,陪伴他们度过美好的童年。
⑩ 中央台少年儿童广播节目是怎样开办的
1951年5月1日,中央台开办对少年儿童广播节目,这个节目像一条温馨的纽带,联结起亿万儿童和他们的家庭,与几代儿童结成了好朋友。
儿童是祖国的未来和希望,是共产主义事业的接班人。把党和国家的教诲和期望传达给他们,并且使他们受到更多的德育、智育、体育、美育的熏陶,是人民广播电台的重要使命之一。
1955年,中央台把综合性少儿节目,改为几个专栏节目,开办了《星星火炬》节目和5种少儿广播杂志。
《星星火炬》是类似少先队报纸性质的节目,讲时事,介绍社会主义建设成就和先进人物事迹,报道少年先锋队的活动等。
作曲家李焕之为《星星火炬》创作了富有特色的开场曲。
1951年5月1日,年届50岁的孙敬修,进入新成立的中央人民广播电台,成为少儿部的特约播音员,开始为全国的少年儿童讲故事。
1956年9月4日,“小喇叭”作为中央人民广播电台的一档少儿节目,正式开播了。
在50年代初期,在少年儿童广播的开创阶段,先后担任少年儿童广播部主任的孟启予、郑佳,以及从事编播工作的钱家楣、顾湘、李慧民、刘涵、刘朝兰、果青等人,艰苦创业,密切联系实际,联系群众,对工作精益求精,为少儿广播的发展打下了坚实的基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