❶ 台湾综艺节目为何热衷侮辱内地人

女子组合I.N.G在节目中公然宣称自己在大陆很红,并夸张讲述大陆歌迷的追星情节,同时嘲笑大陆的卫生习惯和饮食风俗。节目播出后,大陆网友纷纷表示愤慨,集体攻击I.N.G论坛和贴吧,并联名要求封杀该组合。 女子组合I.N.G的“光辉”语录就不多说了,上网一搜都有,肤浅者就像我一样,破口大骂,将其视为无耻败类,以一己之力呼吁大家封杀之,痛快是痛快了,过瘾也是很过瘾,但在某些机构眼中,这就是典型的匹夫之勇、无知愤青。长歌当哭,是应该在痛定之后的;贱人该骂,也应该是在理性分析之后的。记忆中这样的事情发生过很多次,从杨丞琳到孟广美再到如今的女子组合,流水的“星”不停变换,但铁打的营盘——台湾的综艺节目——还在,而且不停的制造侮辱内地人的声音,花样翻新、涛声依旧。尽管这几位“无耻者无畏”上的是不同的节目,而这更能反映台湾综艺节目制片人、编导的共同爱好——拿内地人说事儿、拿内地人开涮,并乐此不疲。 在台湾综艺节目的制作方看来,甭管是杨丞琳、孟广美还是女子组合I.N.G无非就是一个或几个艺人而已,艺人者犹如商品,无所谓有耻与无耻、胜类与败类,关键看有没有价值,几年前杨丞琳被人津津乐道的言论,在网络上、民众中是被定性为无耻的,然而这也正是她的价值所在,几年来不但没有在娱乐圈消失,反而混的风生水起家喻户晓妇孺皆知,她的歌还被内地热门电视剧青睐,广为传唱。可见人气不分正负,关注度没有好坏,有人看的综艺节目才是好的综艺节目,所以再推出一个侮辱内地人的组合,没准又能捧红几个小丫头。 诗人白居易曾恶狠狠的说:商人重利轻别离。如今看来也是意气用事着了人家的道,他很遗憾没有看到台湾的精彩综艺节目与精彩的商业运作。一个成功的商人或机构在重利的同时轻的东西还很多很多,对I.N.G以及杨丞琳、孟广美的策划就可以看出,搭起一个台子让艺人唱骂人的戏,引来的众怒全是吐向艺人的口水,而没人想到拆了这个惹是生非的台子,收视率还能藉此节节攀升,真是两面三刀、吃三混俩、左右逢源、指鹿为马,当了婊子又立了牌坊。最重要的是,在如今这个时代,一个台湾电视台做出这样的事情,顶多是网民的声讨,毫发无伤元气不损却能让自己又一次站在公众的风口浪尖,这样超值的买卖有什么理由不做! 对于被侮辱了的我们内地人,怒与骂及封杀的意义都不是很大,很多人可能是一边骂I.N.G一边听着杨丞琳的《左边》,这实在是一种无法让人恭维的无厘头。当认清一些娱乐表象的实质后,我们需要做的是,坚持一种持久的态度,而不是一时的痛快。不夜影城的文字域

❷ 看苏有朋如何在台湾电视节目里说大陆

我为此由衷地感到欣慰和骄傲。的确,我们辽阔的国土和丰厚的历史文化底蕴确有足够大的空间来包容和接纳,两岸三地的文化交流必将碰撞出更多智慧火花。 但今年年初,周杰的一篇关于某台湾偶像艺人在拍摄《还珠格格》期间有不当言论的博文也曾一度被网友热议,多多少少制造了一些不和谐的声音。对于周杰本人,我向来不看好其性格及某些所作所为。但他说的这件事情还是引起了我的关注和深思。出于好奇,从来对台湾电视节目知之甚少的我在网上恶补了很多台湾艺人的访谈节目,其中就看到了苏有朋先生参加的2004年《封面人物》节目。这是由台湾著名女歌手张清芳主持的明星访谈节目,在台湾地区有着很高的收视率。 苏先生在节目中说:自己在内地拍戏完全没有隐私,举例说自己上厕所、拉拉链时都会被内地人跟踪和**,使他愤怒地觉得:你们这些内地人到底想干什么啊!而且说在内地何时何地都是如此,用苏自己的话说就是“anytime, anywhere”。内地拍戏的这段时间被苏先生称为“灰色时期,压得他喘不过气来”。然后张清芳问:听说苏的行李在内地被偷,连内裤都被偷走,苏说确有此事,但还是含蓄地绕了个弯子。下面这段视频的一开始便是这段对话: 对这样的画面,我是感到有些失望的。那时的苏先生在大陆已拍戏多年,平心而论,大陆观众和媒体真的对他不薄,甚至可以说是相当优待。当苏先生在台湾陷入演艺事业低谷,一度觉得走投无路的时候,在内地拍戏挽救了他的演艺生命。丰厚的收入、媒体的关爱,大陆人对他真的算是不错。可是,苏先生作为一个文化使者、公众人物,如果心里瞧不起大陆、私下里抱怨这些,我们本无权干涉,但在一个高收视的节目里就这样向台湾民众传递了一种“大陆人没素质、侵犯他人隐私,环境不安全”的信息,实属不恰当。想说自己在内地红,可以有很多正面的方式,而这种向台湾民众传递负面信息的说法有失水准。 无独有偶,在苏先生2002年参加的另一档台湾谈话节目中,苏先生说自己一年到头在大陆拍戏,是个游子,他台湾的朋友都想不起来他,因为他常年在“国外”拍戏。不只一个节目中,苏先生称“长期在大陆”为“在国外”,而称台湾为“国内”(例如,苏先生说最喜欢“国内”的女歌手张清芳)。 在这里,我不禁要质疑:苏先生在大陆观众和媒体面前谦恭有礼,回到台湾就是这样描述优待他的大陆? 今时今日,在台湾演艺圈已没有发展空间的苏先生为了自己的“钱”途,势必要想方设法牢牢占据大陆市场,而为了这块潜力巨大的市场,苏先生必然要首先树立起良好的公众形象,包括做慈善、包括声明“不支持台 独”。是的,只要是有些头脑的台湾艺人,谁都会这样做来拉拢大陆的人心、建立人脉,包括跟中国大陆的go-vern-ment搞好关系、跟央视搞好关系、跟一些大陆影视界的权力人物建立良好关系。苏先生好像走的也是这个套路。以苏先生这样的聪明人,很会衡量得与失、究竟哪边划算,无论如何都要高唱一曲《我的中国心》来巩固在大陆市场的地位,毕竟,丢掉相对不大的台湾市场是小,但丢掉大陆市场,他就真的一无所有了。 我只能感叹:很多时候,艺人的形象都是被经纪公司精心打造出来的,很典型的就是这位苏先生。明明是一个坏脾气、执拗加点叛逆、心理并不阳光、心思很重的人物,当年因为外形可爱,硬是被公司成功地包装成一个“乖巧、笑容阳光”的完美偶像,当然,苏先生自己也最终为这层虚假的包装付出了代价,一切都随着他大学退学而被打碎,甚至一度因此在台湾成为万人唾骂的对象。好在,他还可以在大陆重生。 看了这些台湾访谈节目,我又不禁要质疑:让苏先生重生的大陆到底有没有真的被他看得起?他在大陆的公众场合声明自己是中国人,又有多少真心的成分?是否是出于生存的考虑,出于“钱”途的考虑呢?对于一个精心包装、打造起形象的公众人物,说着“人前一面、人后一面”的话,又到底值不值得大陆媒体的追捧呢?苏先生请自重!

❸ 台湾综艺节目的笑点在哪里,为什么会有台湾爆冷大陆综艺节目的现象,是什么造成的这么大的文化差异

首先我认为台湾和大陆娱乐节目根本不同点在于政治倾向和节目内容。台湾比较民主,节目的涉及内容范围较广,像他们经常拿政治人物开刷(以全民最大党为甚),这点上在大陆无法想象。再一个是经济基础不同,所以节目的侧重点不同,我们看上去会有所落差。总体来说,台湾人的娱乐精神是比较向往自由民主,建议多看看不同类型的台湾综艺节目,还是很搞笑的。例如国光,王牌大间谍之类,看的久了自然对台湾文化有一定了解

❹ 在台湾综艺节目里谈到大陆的节目有哪期

都集中在蓝营媒体。比如中天综合的全民最大党》,《康熙来了》,《大学生了内没》,中视的容《综艺大哥大》,《我猜》。第一:这些媒体都是偏蓝,而且都是深蓝,第二:他们的主持人也多数是49年后到台湾大陆人的第二代,比如蔡康永是上海人。而且还会说上海话 张菲是安徽人,陶晶莹是辽宁人。吴宗宪和小S虽说是土生土长的台湾人,但他们的政治倾向是偏蓝的,根据是从最近几次台湾选举中他们是挺国民党的。第三:从他们节目中对大陆称呼和内容也可以知道,在这些节目中,他们一般称大陆或内地。反观三立或民视节目中,哪些主持人一口一个中国。而且这些节目中所涉及的大陆话题也比较公客观善意。在三立或民视里恰恰相反,他们无时无刻表达对大陆的鄙视和恶意。

❺ 台湾最近哪些节目谈论大陆内地

娱乐圈圈看20090707-内地留学生
娱乐圈圈看20090630-麻辣大比拼
娱乐圈圈看 2009-07-09两岸女生择偶条件大比拼
娱乐圈圈看里有很多关于内地的 在网络视频里搜娱乐圈圈看内地(两岸/大陆)有很多~~
麻辣天后宫麻辣天后宫080811【大陆来台拼观光】
麻辣天后宫 左小青
红色风暴孟广美说两岸http://you.video.sina.com.cn/b/240716-1170979522.html
好色男女 大陆二奶传奇
大学生了没080709两岸知识也要三通(这个挺好看)
今晚那里有问题2008042内地人和你想象的不一样
今晚那里有问题20080513大陆人力来稍息潮即将来袭
综艺大哥大两岸魔术比拼 请了福建电视台的两个主持人 和买买提 有很多视频
全民最大党 国庆期间有两个关于内地阅兵的
在openv里搜索全民最大党 在第三页第四页 有关于内地的 我发上来网页被网络删除了

❻ 在台湾综艺节目里谈到大陆的节目有哪期

说实话 基本上 我看的台湾综艺节目都有在说大陆的问题 王牌大间谍 就说大陆人不爱干净啊 王牌大贱谍 20081028【我在外地真的很红】 马上大搜寻 忘记那期 我记得王以路说大陆高速公路塞车塞半个月 女人我最大 蓝心湄说他在香港名牌店 大陆人说他们的警卫是看门狗啊 国光帮帮忙 前几天说旅游的问题 别人说出国都什么 澳洲啊哪的 然后屈哥说他都是在大陆 小康就好像看不起的样子 说实话 台湾很多综艺节目都在说大陆不好的问题

❼ 陈为民谈大陆的节目 力挺大陆回呛台湾人 哪一集

确实是落後的 台湾最低薪资 比方路边打扫的一个月薪水都在6千人民币一个月 大陆最低就几百吧
台湾医疗 教育 对每个人都是公平的 而且费用都是大部分补助的 看病上学几乎不用钱的 就拿看牙拔一颗牙 台湾也就30人民币 还是公立 大陆我看没几百可是拔不下来的
所以世纪评级台湾是已开发地区 大陆是开发中
大陆还有几十年的路要走 才能让每个人都达到安居乐业的程度 那时候才是大家想要的中国

❽ 两面三刀的台湾艺人在大陆赚钱,回台湾却辱骂嘲笑大陆人,到底这种人有多少

我认为这种人还是少数的,大部分人还是希望祖国统一的

最近,看到很多新闻,说一些在大陆混的不错的港台艺人,在facebook上支持台湾学生反对两岸服务贸易协议,甚至对大陆人出言不逊,这些人在大陆说的比唱的好听,蒙蔽了很多粉丝,一回到台湾,香港又是另一个嘴脸,嘲笑大陆,讽刺大陆,甚至睁着眼睛说瞎话,说大陆人房子很破, 连茶叶蛋都舍不得吃,可笑之极。艺人要么成为艺术家,受万人仰慕,要么成为恬不知耻的戏子,千夫所指,永背骂名。

就如共青团中央发的微博一样:台湾任何党派、团体和个人。无论过去主张过什么,只要承认“九二共识”,认同大陆和台湾同属一个中国,不搞两面三刀,大陆都愿意同其交往,

❾ 台专家细数大陆成就 怒斥台湾井底之蛙是什么节目

别数了,国际货币基金组织的硬数据在那边摆着,国际货币基金组织的数据,台湾平均所得是22000多美金,大陆是8000出头美金,台湾的平均购买力是49000多美金,大陆是16000多美金,台湾医疗照护排名全世界第二,大陆在中后段班。。。台湾专家细数也不过是让台湾人别太骄傲,可不是让大陆拿来自傲的。

❿ 台媒又出奇葩言论“大陆限肉令”,台湾的政论节目为何没有底线

弯弯人民的政论节目,我看来更多的是在一本正经的开玩笑娱乐大众。不过弯弯政论好像还真把无脑黑当作一种营造收视的手段了,无论是之前的茶叶蛋事件,还是前段时间黄世聪的涪陵榨菜事件,再到最近的大陆限肉令,都无不在体现弯弯人民的节目幽默感。

说实话没吃过猪肉还没见过猪跑吗?大陆被他们说得如此不堪,台下的观众真的会买他们账吗?有的人还真会,但是终究不是那个时代了,我相信台湾的很多人民也曾亲临大陆,相信看到大陆蜕变的他们会有更加深刻的感受,和对政论节目言论感到可笑和可悲。

那么由此看来,弯弯人民的政论节目更多是以娱乐性为主的。他们的政论也不触犯法律,因为民主自由。所以我们看到这些节目也就看着玩好了,不必太较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