江苏综艺阴谋与爱情
Ⅰ 《阴谋与爱情》这本书的主要内容是什么
《阴谋与爱情》是德国十八世纪杰出戏剧家席勒的著名剧作。故事讲述平民琴师的女儿露伊丝和宰相的儿子深深相爱,然而,这段爱情在等级森严的社会和勾心斗角的宫廷阴谋下,最终以二人死去的悲剧告终。这部戏剧结构紧凑,情节生动,冲突激烈,揭露了社会的不平等以及宫廷内部争权夺利的种种阴谋与恶行,反映了十八世纪德国社会宫廷贵族阶级和小市民阶级的尖锐冲突。
《阴谋与爱情》的故事发生在18世纪的德国。当时德国处在政治分裂、经济落后的封建社会,分裂成许多封建小邦。各邦统治者大公施行残暴的独裁统治。
参考:网络
Ⅱ 《阴谋与爱情》一剧表现了什么
该剧直接取材于现实,反映了强烈的反封建精神,表现了封建贵族和市民阶级之间尖锐的阶级矛盾,以及市民阶级的觉醒和打破阶级界限的愿望。同时把爱情悲剧和宫廷的政治阴谋联系在一起,更加强了剧本对封建统治的揭露力量,达到了德国市民悲剧前所未有的高度。
Ⅲ 求席勒的 《阴谋与爱情》剧本!!急求!
《阴谋与爱情》(是个剧本,新手大家海涵~)_病美男吧_网络贴吧
http://tieba..com/p/868289101?see_lz=1
Ⅳ 《阴谋与爱情》txt全集下载
阴谋与爱情 txt全集小说附件已上传到网络网盘,点击免费下载:
内容预览:
锘
鏈
免费的,直接下载就行
Ⅳ 《阴谋与爱情》主要讲述了一个什么样的故事
《阴谋与爱情》 席勒青年时期的戏剧代表作,1782年公演。剧本的主人公是一对热恋中的青年,斐迪南是某公国宰相的儿子,他爱上了音乐师的女儿露伊丝。宰相瓦尔特为了迫使他与公爵的情妇结婚,在秘书、愚蠢的老人等阴谋陷害下,斐迪南误以为露伊丝不忠。斐迪南中计,给露伊丝服用了毒药,露伊丝临死前揭穿了真相。最后,他的喜剧风格使罪犯也被囚入狱中。
图为席勒在为魏玛的奥古斯特公爵朗诵其“狂飙突进”文学形式的作品。《阴谋与爱情》正是这一文学形式的代表作
Ⅵ 《阴谋与爱情》主要讲了什么
《阴谋与爱情》是德国诗人、剧作家席勒的著名悲剧作品,写于1784年。
那时正是法国大革命前夕,历史即将面临伟大的历史转折。但是德国仍旧四分五裂,封建割据,邦国林立,封建势力根深蒂固。德国新兴资产阶级开始以民主思想为武器同封建贵族展开斗争。但是德国资产阶级政治上十分软弱,仍然处于对封建贵族的依附地位。
这部悲剧充分揭露了封建统治阶级的专制、腐朽和残暴,显示了市民阶级的觉悟,反映了他们的愿望和追求,洋溢着向整个德国社会挑战的叛逆精神,被恩格斯誉为“德国第一部有政治倾向性的戏剧”。
剧本通过琴师的女儿和宰相的儿子的爱情悲剧揭示市民阶级同封建势力之间的对立。露易丝是市民阶级的代表,她“蔑视流行的成见”,对于自己的美貌和出身她都“不大注意”。她渴望打破差别的界限,剥掉“可恶的身份的外壳”,追求“人就是人”的独立人格。但是她清醒地看得到面前有个深渊,门第、等级“像一把短剑”,悬在她和斐迪南的头上。
斐迪南是封建贵族阶级的叛逆者,他越过阶级和门第的藩篱,与平民姑娘真心相爱,把同露易丝的爱情看得比他的贵族纹章还珍贵,决心“打碎偏见的一切钢铁的锁链”,去争取自己的幸福。他不为金钱地位和权势所动,面对恶势力他充满战斗豪情:“恶毒命运的风暴只会更加鼓起我的热情。”他曾策划同露易丝一起逃走的行动。对封建贵族的面目他看得很清楚,他多次指责父亲卑鄙、罪恶的发迹史,指出他父亲那份“造孽的家当”全是“祖国的血汗钱”,谴责父亲是杀害儿子和露易丝的“凶手”。
这一切都表明,当时德国的封建关系在平民力量的冲击下开始动摇了。
Ⅶ 阴谋与爱情的作者简介
阴谋与爱情的作者简介: 【席勒,J.C.F】(Johann Christoph FriedrichVon Schiller1759~1805)生于内卡河畔的马尔巴赫。德国伟大的戏剧家和诗人。是和歌德齐名的德国启蒙文学家。他被敬为“伟大的天才般的诗人”、“真善美”巨人、“德国的莎士比亚”。父亲是外科医生,后在部队里当军医。席勒出生于德国符腾堡的小城马尔赫尔的贫穷市民家庭,他的父亲是军医,母亲是面包师的女儿。席勒童年时代就对诗歌、戏剧有浓厚的兴趣。1768年入拉丁语学校学习,但1773年被公爵强制选入他所创办的军事学校,接受严格的军事教育。诗人舒巴特曾称这座军事学校是“奴隶养成所”。 1773年符腾堡公爵把13岁的席勒选入他的军事学校学法律,后来才同意他学医。席勒在这个管束极严、与外界隔绝的地方度过了8年青春岁月。从 1776年开始,席勒就在杂志上发表一些抒情诗。1777年,席勒开始创作剧本《强盗》, 毕业后于1780年在斯图加特某步兵旅当军医。他对当时的专制统治有着深切的体会,178O年写成反抗封建暴政、充满狂飙突进精神的剧本《强盗》,1782年1月13日于曼海姆首次公演获得巨大成功。据一些史料记载,当时的剧院就如同疯人院一样,人们潮水般的涌入狭窄的礼堂观赏戏剧,有些评论家甚至认为席勒就是德国的莎士比亚。1782年写出了他的第三部悲剧《阴谋与爱情》,并着手创作新剧本《唐·卡洛斯》。1783年席勒应聘任曼海姆剧院编剧,1785年4月接受格·克尔纳等四位仰慕者的邀请,前往莱比锡,在戈里斯村度过了一个美好的夏天,他的名诗《欢乐颂》反映了这种真挚的友情所给予他的温暖和欢乐。同年秋天,席勒随朋友一起迁往德累斯顿,并在那里完成了《唐·卡洛斯》这部以西班牙宫闱斗争为题材的政治悲剧。这是他青年时代最后一个剧本,标志着他的创作正从狂飙突进时期向古典时期过渡。在军事学校上学期间,席勒结识了心理学教师阿尔贝,并在他的影响下接触到了莎士比亚、卢梭、歌德等人的作品,这促使席勒坚定的走上文学创作的道路。而且,在军校读书期间,席勒逐渐形成了自己的反专制思想。
Ⅷ 《阴谋与爱情》的简介
《阴谋与爱情》是德国十八世纪杰出戏剧家席勒的著名剧作。故事讲述平民琴师的女儿露伊丝和宰相的儿子深深相爱,然而,这段爱情在等级森严的社会和勾心斗角的宫廷阴谋下,最终以二人死去的悲剧告终。
这部戏剧结构紧凑,情节生动,冲突激烈,揭露了社会的不平等以及宫廷内部争权夺利的种种阴谋与恶行,反映了十八世纪德国社会宫廷贵族阶级和小市民阶级的尖锐冲突。
(8)江苏综艺阴谋与爱情扩展阅读:
《阴谋与爱情》故事内容:
1、感情纠纷:
斐迪南少校是宰相的儿子,他爱上了平民音乐师米勒的女儿。但米勒不准斐迪南再到他家里来。米勒夫人不同意,因为斐迪南送的礼物变卖出了许多钱。
米勒大怒说,我宁可拿着我的小提琴沿街乞讨,靠开音乐会换一口饭吃,也不愿用我独生女儿的灵魂和幸福去换他的钱;他决定亲自去请求宰相中断斐迪南同他女儿的关系。
2、爱情战争:
伍尔牧求婚遭拒绝后一直怀恨在心,他想要借宰相的手排除情敌。宰相对伍尔牧说:“目前内阁里有一种布置,因为新的公爵夫人的到来,米尔佛特夫人需要做表面的离开,而且为了造成十足的骗局,她还得另外搭上一种关系。
伍尔牧,我的地位是怎样依靠这位夫人的势力的——我的最坚固的根本就是公爵的恩眷。现在公爵要替米尔佛特夫人找一个配偶。别人可能去报名,做这项交易,通过这位夫人取得公爵的信任,使他觉得自己是不可缺少的人物。
3、父亲入狱:
伍尔牧又向宰相出鬼主意:把米勒关进监狱,利用露伊斯爱父亲的狂热感情,引诱她办两件事,作为释放米勒出狱的条件。由宰相授意她给第三者写一封情书,并且宣誓,以后不泄漏写情书的原因。这样,露伊斯不仅失掉了少校的爱,而且也丧失了名誉。
然后伍尔牧来向米勒夫妇的女儿求婚。宰相欣然同意这个计划。米勒夫妇马上就被关进了监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