㈠ 各位好友,帮个忙

中国自然资源 中国自然资源的特点概括如下。

丰富多样、潜力巨大中国自然资源种类多,数量丰,向有“地大物博”之说。

① 土地资源。中国陆地面积960万平方公里,占亚洲大陆土地面积的22.1%,占全世界陆地面积的6.4%,是世界上国土面积广阔的国家之一。中国丰富的土地资源具有两个显著的地理特色:一、海拔较高、起伏较大的山地(包括丘陵、山地和高原)所占的面积超过平地(平原和高平原),成2/3与1/3之比;二、在复杂多样的生态环境中,形成草原多、耕地少、林地比例小、难利用土地比例大的特点。目前,草原约占全国土地总面积的37.4%,耕地占10.4%,林地约占12.7%,而沙漠、戈壁、高寒荒漠、石山、冰川和永久积雪等难以利用的土地则合计约占20.5%。尽管如此,中国土地资源进一步充分合理利用的潜力仍很大,除现有草地、耕地和林地外,估计全国还有约3300万公顷的宜农荒地、6000多万公顷的草山草坡和9000多万公顷的宜林荒山、荒地和疏林地有待开发利用。

② 能原。中国常规能源的资源品种齐全,是世界主要能源国家之一。煤炭资源丰富,1990年底煤炭保有量达9014.53亿吨,居世界前列;水力资源尤为丰富,理论蕴藏量6.76亿千瓦,居世界第1位;石油储量除已探明部分以外,全国陆上和海上远景储量都很乐观。

③矿产。中国是世界矿产种类多、分布广、储量大、大部分矿产资源能够自给的少数国家之一。截至1990年底,中国已探明有一定储量的矿种达148种。其中以有色金属居优势,钨、锑、锡、汞、钼、锌、铜、铋、钒、钛、稀土、锂等均占世界前列。如钨的储量为世界各国总储量的3倍多,稀土金属储量占世界总储量的一半以上,锑的储量占世界储量的44%。铅、铁、银、锰、镍等的储量亦具世界意义。铁和锰的储量虽均占世界第3位,但贫矿多,富矿少;此外,还多伴生矿。如攀枝花铁矿中,有钒、钛、镍等伴生。非金属矿中的硫铁矿、菱镁矿亦居世界首位,磷矿居第2位,石棉等居世界前列。

④水资源。中国水资源初步估算为27115亿立方米。中国河川多年平均径流相当于世界径流总量的5.8%。

⑤ 森林资源。中国现有森林面积1.24亿公顷,虽占世界第8位,但森林覆盖率仅为12.98%,列世界第121位;森林蓄积量91.41亿立方米,居世界第5位,其中有多种材质优良、经济价值较高的树种。

⑥生物资源。中国生物资源非常丰富,仅种子植物即达2.45万种,次于马来西亚和巴西,居世界第3位。在种类繁多的植物中,经济植物(按单项用途一次一种计)即达2411种,不仅提供各种食料、药材、纤维和其他多种工业原料,并可保护和改善自然环境条件。水产资源中有色类约2400多种,其中海洋鱼类约占3/5,其余为淡水鱼类。此外尚有甲壳类、贝类和海藻类等。

人均资源占有量低从中国各项自然资源的绝对数量看均甚可观,但人均占有量都低于世界平均水平。如中国土地总面积居世界第3位,但人均不足1公顷,而世界人均却达3公顷;耕地面积列世界第4位,人均约0.1公顷,世界人均约0.36公顷;草场资源居世界第3位,人均约0.35公顷,世界人均为0.76公顷;森林面积人均0.107公顷,世界人均为0.65公顷;地表径流总量人均不足2700立方米,只有世界平均值的1/4;同时,在世界上45种主要矿产资源储量价值比较中,按矿产总值比计,中国居世界第3位,而人均却居世界第10位。

主要资源地区分布不平衡中国自然资源地区分布很不平衡,尤以水、能源和矿产三种资源更为突出。中国水资源的分布,南方多,北方少。其中,长江流域水量最大,占全国总水量的37.7%,次为珠江和广东、广西沿海各河流域占17.2%;反观淮河以北,黄河虽为大河,但其水量仅占全国径流量的2%,海河、滦河为1%。但黄河下游及海、滦河流域的豫、鲁、冀3省的耕地面积却约占全国耕地面积的21.25%,相互对照,水土资源的失调,灼然可见。能源方面,煤炭探明储量将近80%分布于中国北方(其中64%集中于华北地区),10%在西南地区,而江南8省只占2%;石油探明储量98%在北方;天然气探明储量有限,67%在四川;水力资源西南、西北、中南3大地区占90%,其余10%分布于东北、华北、华东地区。中国东南部的滇、黔、桂、湘、赣、粤6省区具有世界上第1、2位的钨、锡、锑、锌、汞、铅等储量,成为中国矿产资源分布上一大特点。自然资源分布的不平衡性,对经济发展、人民生活以及交通运输有着重大的影响。

资源的地域组合各有所长自然资源的地域组合,关系到地区的经济发展。由于自然资源的地区分布不平衡,全国6大地区自然资源的地域组合各有所长。现简述如下:

①东北地区。多种自然资源富饶,且结合较好。可耕地广,仅黑龙江一省耕地面积即占全国的9.23%,且有大片宜农荒地。森林资源丰富,占全国的33%,野生动植物资源亦丰。能源资源中以石油最为雄厚,探明储量占全国46~50%。煤炭资源不足,占全国的9%,有赖调入。铁矿储量占全国1/4,矿种配套以黑龙江、辽宁两省较好,吉林较差。

②华北地区。为富煤省(区),内蒙古和山西并列全国前茅,河北次之。3省(区)的煤炭和石油探明储量分别占全国的1/2和1/3。铁矿储量大,与煤配套好。内蒙古的稀土矿驰名世界。但水和森林资源严重不足,水资源供需矛盾特别突出。区境北部草场广大,是中国重要的畜牧业生产基地。

③ 华东地区。为中国人口最密集,经济较发达的地区,耕地面积约占全国1/5,农业生产水平较高。能源以煤为主,集中于鲁皖苏边区,安徽且有一定储量的铁矿与之配合。山东矿种也较多,苏、浙、闽3省则矿产贫乏。水资源以淮河以南较丰沛;杭州湾以南虽属丰水区域,但河流短促。全区水力资源仅占全国的4%。华东海域辽阔,东海鱼类资源尤见丰富。森林资源则以杉木、毛竹和马尾松等用材林著称。

④ 中南地区。耕地面积占全国的22.82%,居全国首位。除南部地区属丰水带外,其余广大地区为多水带。森林和水产资源具有一定规模。森林面积虽略小于东北和西南地区,然其蓄积量则远小于这2个地区。区内以有色金属居优势,湖南和赣南的钨、湘中的锑、湘南、湘西的铅、锌及赣东北的铜矿在全国均负盛名。能源方面,水力蕴藏丰富,占全国的13.8%。煤则集中于河南省。

⑤ 西南地区。以金属矿产、水力和森林资源至为重要。金属矿产,如铁、锰、铜、锡、铅、锌等,在国内均具一定地位,并有盐、磷等非金属。水力蕴藏量占全国的68%。黔、滇、川邻界地区有相当规模的煤田,其中贵州为富煤省,居江南备省前列。川、黔2省还富天然气。西南地区为中国第2大林区,木材蓄积量占全国20%以上,仅次于东北。区内多山地,耕地占全国比例最小。

⑥西北地区。耕地数量少,然宜农荒地广,是中国重点垦区之一。草场辽阔,兼有干草原、荒漠与高寒草甸等不同类型草场,牲畜种类多,是中国重要畜农业生产基地。林区分布星散,就面积论居全国第5位,而木材蓄积量则居全国第4位。能源种类齐全,蕴藏量丰富,除青海以外,其他四省区均为富煤省,其中又以新疆储量居第1。水力资源占全国的10%,黄河上游的青、甘、宁三省区水力资源尤为丰富。内陆盆地则是油田所在。阿尔泰山与祁连山有多种主属矿产。柴达木盆地的盐湖矿种多,数量大。

㈡ 赣州加大饲料厂在锦绣新天地隔壁,相隔不到一百米,2015年后其厂新增加一条生产线,二十四小时不间断

12369环保举报热线。现在雾霾这么严重,环境问题备受重视。这个也属于环境污染噪音污染,刚出了一个柴静的纪录片关于雾霾的很火,看看柴静的视频就会有很多共鸣和想法了,推荐看一下优酷视频柴静雾霾调查苍穹之下同呼吸共命运104分55秒看完你就知道雾霾是什么,对人的危害,为什么治理不起作用和我们能做什么我深深记住一串数字12369环保投诉热线保护环境人人有责。出门做好防护美国进口普卫欣天 猫有效减少雾霾的吸取。看完很震撼报道了好多不为人知的事实。一组组数据触目惊心引人共鸣高管访谈暴露问题所在……

㈢ 赣州市电视台具体位置(急)

首先复1楼的回答是错误的制!

赣江源那个是广电中心。不是电视台。
1、赣州电视台在健康路75号,也就是健康路红旗大道路口。18路公交坐到儿童公园。
2、打的要10-20左右,公交一块!
3、那一带租房子按你的标准来说大概在400-600
4、宾馆要100以上!

㈣ 谁能帮我一下

南雄乡村客家春节习俗调查研究

摘要:粤北南雄乡村客家人庆祝春节方式富有特色,他们在这个盛大的节日里有很多的风俗,例如祭灶、压灶、赴浪荡圩等等;也有乡村酒、特色小吃、年果及腊味等丰富多彩的特色饮食。粤北南雄乡村客家更有许多禁忌,大年初一禁忌最多;春节娱乐活动方面令人耳目一新的是赣南采茶戏的演出。南雄诸多乡镇中风俗迥异,最有特色的当数以坪田镇为中心的“游神”活动。所有的习俗都在有效地传承着传统春节习俗的历史文化,但这种习俗文化的可持续发展面临着许多困境,人们应该采取一些有效的措施使之亘古流传。

关键词:南雄;乡村;客家;春节;习俗

南雄市位于广东省东北部,大余岭(梅关,在江西大余与广东南雄之间,古称秦关,因汉代梅鋗将军居此,又称为梅岭。又因汉代禆将余胜守此,故亦称大余岭。)南麓,市境北、东与江西省大余县、信丰县、全南县毗邻;西邻始兴县、曲江县、仁化县。四周群山怀抱,中为丘陵,地理学称为“南雄盆地”。
一方水土养一方人,千百年来,勤劳、善良的南雄人民在这片土地上繁衍生息,创造了灿烂的物质文明和精神文明,同时也逐步形成了独特的富含生命气息的民情民俗,作为一个土生土长的南雄乡村客家人,我深感骄傲,同时对春节习俗背后隐含的文化内涵产生了浓厚的兴趣,为此在2008年春节及2007—2008学年暑假期间,我进行了实地调查并查阅了相关资料,走访了相关人员及部门,以求对南雄乡村客家春节习俗有进一步的认识。

一、南雄乡村客家春节习俗现状
(一)春节风俗
南雄人民的春节,一般从农历九、十月份就开始准备了,尤其是在农村地区,冬至以后就开始蒸酒。农历腊月二十三(或二十四)日,民间俗称过小年,是祭祀灶君的日子。南雄乡村客家一般是以二十四为准。
据调查得知,南雄地区的广大农村差不多家家灶间都设有“灶王爷”神位,其独特之处在于多数情况不用横批,而很多地区的“灶神”位都用横批,如大同地区就用“一家之主”作为对联横批。南雄乡村客家“灶王爷”神位两侧写着“灶旺人财两胜,神灵富贵双全”,正文自右至左写着“担柴童子,运水先官;九天东厨,司命灶君之神位。”寄托着黎民百姓对灶神无限的崇敬及幸福的期盼。
腊月二十四到除夕前叫“迎春日”,即春节的准备阶段。乡民们置办年货、打扫庭院,搞好个人及家庭里里外外的卫生是这一阶段的主要工作,尤其是一些老年人十天半个月不洗头在这段时间定会找个时间痛快地洗一番,为的是能够满足他们除旧迎新的心理。
年三十便是除夕了,是一年中的最后一天。南雄乡村客家人易门神、贴对联、放鞭炮、请祖先等等,其中最有特色的当数“赴浪荡圩”。南雄一些镇上的圩场和其他地方一样,邻近圩场的圩日一般是错开的,比如逢3、6、9或1、4、7日。但到了除夕这天,不管有没有赶上圩日,每个圩场都逢圩,名为“浪荡圩”。
南雄乡村流传着这样的话“浪荡圩,浪浪荡荡”,指的就是除夕那天因为大家时间紧张,赴圩的人来得早,散得也早,彼此都匆匆地来来往往(即“浪浪荡荡”之意)。往日要到下午两三点钟散圩的圩场,到了“浪荡圩”那天,都会在十二点多早早散圩。
据长辈回忆,旧社会大多百姓很穷,往往到除夕那天才筹到过年的钱,只好到那天匆匆地去圩上置办年货。渐渐地,除夕的“浪荡圩”便成了一个约定成俗的民俗了。随着人们生活的提高,“浪荡圩”成了人们劳累一年后图热闹、放松的一种方式,让自己的心在那天浪荡浪荡。村里的大人常在那天对孩子说:“去浪荡一下吧!”意思是给管束苦了的小孩放放风,特别是调皮的男孩。因此,每到逢“浪荡圩”那天,个个圩场都是人山人海,摩肩接踵,热闹非凡。
南雄大部分乡村客家,至今还保存着给灶神压岁钱的风俗,当地称之为“压灶”,《南雄县志》有载旧时“压灶”的方法:“用一盘米盛着白银一筒筷子和一扎钥匙,象征万事胜意之兆。”据笔者所见,他们现在“压灶”普遍是在灶上供上一碗白米,米中压着一封利是,从大年三十晚上一直压到正月十五,旨在灶神保佑,祈求粮丰财厚。也有地方如坪田,利是只压一晚,大年初一谁最早起床做饭,谁就可以收这封利是,旨在鼓励大家在新的一年勤恳劳动。但自20世纪80年代末始这一习俗已经慢慢地淡化了,尤其是一些年轻人对此一无所知。
过了除夕夜便来到了新年伊始的大年初一了,人们习惯上把年三十当作是过大年而南雄人民却习惯地把年初一叫做过大年。“春节俗称‘年节’,是中华民族最隆重的节日。自汉武帝太初元年始,以夏历(农历)正月初一为‘岁首’即‘年’,年节的日期由此固定下来,并一直延续两千年至今。年节古称‘元旦’。1911年辛亥革命以后,开始采用农历(阳历)计年,遂称公历1月1日为‘元旦’称农历正月初一为‘春节’。”[3]个人一年一度的最重要的日子是生日,大家一年一度最重要的日子是节日,而在我国春节作为一个传统的节日,是一个最值得纪念的日子,南雄乡民也同样如此,无论他们走遍天涯海角,忙得多么的不可开交,都想方设法回家欢度春节,即便不能如此,也不忘给家人打个电话问声好。

(二)春节风俗个案研究
俗话说:“百里不同风,千里不同俗”,没错,南雄诸多乡镇中风俗迥异,然而最有特色的当数以坪田镇为中心的“游神”(其实他们拜的不是神而是人)活动,由“告神”“谢神”两项活动组成。
位于南雄东北紧靠江西省信丰县的坪田镇,有个海拔500米左右的小盆地。这里聚居着1000多户人家,以叶、邓两姓为主。古来在盆地中央建有一座都统庙,面积约100多平方米。(如图2)庙里供奉一尊高约1.5米木雕都统菩萨,左右各有一尊约高0.8米木雕力士像,是为陈、邓两将军。相传此庙虽小而甚灵。附近村庄一些群众很崇敬这位都统菩萨。每月初一、十五,不少善男信女上庙焚香祈祷。此地可谓是山清水秀、人杰地灵;古时,坪田都分十甲,每年由一甲轮值,举行“告神”(既迎神)、“谢神”活动。八月择吉月“告神”,祈求菩萨保佑人畜平安,五谷丰登。次年正月初二至十二日为“谢神”,一连10日,举甲供奉菩萨,演戏,舞 龙打狮,十分热闹 。
如今,整个坪田镇与与其毗邻离南雄市区约30 公里的南亩镇和江西赣州市信丰县万隆乡、县社迳乡部分人组合起来搞这个“游神”活动。春节期间我认真观看了整个活动过程,“谢神”活动主要流程如下:主办“谢神”活动的六甲,冬至前后就开始进行舞龙打狮、演戏等训练(演员同为八月中旬参加“告神”活动的人员, “告神”活动与春节期间的“谢神”活动大致相同)。
舞龙舞狮:南雄舞龙有瑞龙、香火龙、黄龙、游龙、双龙等。最具特色的是雄州镇宾阳门的"瑞龙",龙身分为10余节,用竹片扎成,裱上透明的油纸,敷以彩绘,由10多位赤膊壮士汉舞动。“谢神”活动表演的就是此类“瑞龙”,从年初一到十二为期10天的“谢神”活动期间,舞龙队伍会到各甲去“舞龙”,舞到谁家,谁家里就得放鞭炮,不然都统则不会保佑他家富贵、幸福、发财等,总之,就是不吉利,新年里办事情很难顺心如意。舞狮多在春节时表演。狮有青草狮、鸳鸯狮、磨地狮、九角狮、香火狮、广狮、瑞狮、高脚狮等,舞有单狮舞、双狮舞。南雄地区最有特色的是湖口镇洋汾村的磨地狮和珠玑镇洋湖村卢屋的青草狮,其动作敏捷,步伐矫健,舞姿精彩,气氛热烈,表达了劳动人民在节日的欢快活泼以及对生活和土地的无限热爱之情。南雄舞狮受江西的“手摇狮”、“板凳狮”,安徽的“青狮”,湖南的“武打狮”和广东的“醒狮”影响,集各地之大成并有所发展。以坪田镇为中心的“谢神”活动舞的是鸳鸯狮。历年来的“谢神”活动中,最热闹的一天当数今年的大年十一了。由于我本人住在都统庙附近村子,见证了其后期的成长历程。都统庙几废几立,据本人调查得知:新中国建立后,1952年土地改革运动中,破除迷信,把都统庙和菩萨都毁了。10年后的1962年,曾有人重新建庙立菩萨,被有关部门派员毁了。30年后的1993年,又有人重倡集资建庙立菩萨,再次被政府派员制止了。时隔15年后的2008年,在坪田当地及外地的善男信女们的募捐下,此庙终于得以重建,并立了菩萨(菩萨于除夕从江西社迳买回)。去年冬天,我亲眼目睹了村民们建庙的过程:几十年不遇的大雪把整个坪田镇洒落得白茫茫的,连用来建庙的砖块也几乎被淹没了,然而人们还是冒着寒风冷雪争先恐后地忙活着,终于在年三十那天完工了。大年初二,无论是附近村庄还是边远村子的村民都来都统庙焚香祈祷,杀鸡祈拜。

大年十一刚蒙蒙亮,六甲的活动主持人就从江西社迳出发,一路舞龙打狮、放鞭炮、鸣炮,把叶都统与其得力助手陈、邓二将像小心翼翼地接到庙里。六甲人举家欢庆,其他甲也有部分人加入那个长长的队伍。站在楼顶眺望,只见从都统庙延伸出来的“长龙”足足有200米长。据长辈回忆,没有庙和菩萨期间,活动仍然会如期进行,以先前庙址为中心。在80年代末及90年代初期人们必演的是赣南采茶戏,不过近年来,由于经济人力等原因,只是偶然演演罢了。由于2008是都统庙历史更新的一年,多年未登台的赣南采茶戏这时也闪亮登场了。赣南采茶戏笔者将在娱乐部分做详述。

(三)春节饮食

春节期间,全国各地都要进行贺年活动,饮食文化是其中的重要内容。南雄乡村客家春节饮食文化犹如大自然中的一束束可爱的野花,给人以纯美的享受、身心的愉悦、传统文化精神的陶冶。以下笔者将从南雄乡村酒、特色小吃、年果及野味进行陈述。
酒:南雄人在过春节时,喜欢用“过缸酒”待客,约“冬至“一过,家家户户都开始蒸酒即“过缸酒”,该酒是城乡群众自酿的传统酒。在过去,南雄盛行家庭做酒,共有3种酒,即黄酒、烧(白)酒和“过缸酒”。年节家宴,尽管备有其它美酒,也一定要出敬自酿的“过缸酒” 。“过缸酒”既有烧(白)酒的浓烈,也有黄酒的甜美。如今在市区已很少人自酿酒了, 20世纪整个人类进入了由农耕文明向工业文明的过渡,在工业文明的强大冲击下,南雄人民也不无例外地在承受着传统文化的淡化危机。
特色小吃:最有特色的是酿豆腐(如5),酿豆腐是每一户人家过年过节必备的小吃。南雄酿豆腐与东江酿豆腐不同,东江酿豆腐用的是水豆腐和油豆腐,酿入的馅料以肉为主,而南雄的酿豆腐多用油豆腐包来酿,馅料则丰富多样。其做法就是用新鲜的芋 头、香脆的小虾米,还有腊肉碎、蘑菇、香菜等等材料剁碎拌匀,有些人家还会按不同口味加入不同的馅料。然后把大块的油豆腐包开个小口,把里面的瓤挖出,再酿入早已配好的馅,放入蒸锅蒸熟即可食用。酿豆腐是无辣的小吃,如果想吃辣的风味,可以拌着南雄乡下传统的辣椒酱来吃,或者学当地的地道吃法,把辣酱和生的香菜从豆腐包的小口塞到馅里面一起吃,糯香可口,加上多种馅料配味,味道丰富多变。
春节年果:有油炸芋头片、番薯片;有用粘米粉配以五香粉、辣椒粉调湿和匀,制成薄片,油炸而成的豆角酥或称壳落酥;有用芋头煮熟搓烂,加入猪油、辣椒粉、粘米粉,做成手指大圆团,油炸而成的猪膏团;还有炒果、炒米糕等。另春节糍类方面,南雄客家糍有十多种,但春节期间几乎家家都要做油糍。
春节腊味乃传统的冬春时令佳肴,每年冬至前后,家家必做腊味,品种有腊鸭、腊肉、腊肠、腊鸡、腊鹅、腊狗,山区还有腊野味。
南雄乡村客家最有名的腊味当数腊鸭。据清代《南雄州志》记载:“雄鸭,鸭嫩而肥,脆之,渍以茶油,日久鲜红而味美,广城甚贵之。” 南雄腊鸭又称板鸭,具有造型美观、鸭皮白中透黄、油尾丰满、
皮薄肉嫩、肉红味鲜、骨脆可嚼、风味独特、质量上乘的特点,是人们馈赠亲友的美味佳肴。南雄板鸭,
又以珠玑巷腊巷的出名。腊巷,是珠玑巷中的行业作坊街巷之一,以精制腊味而闻名遐迩。
(四)春节禁忌
“简单地说,‘禁忌’就是心理上以为忌讳的和言行上规定为不能说和不能做的。”[5]南雄地区春节禁忌挺多的,例如在言语上要求检点,崇尚说吉祥语,若有人不小心摔碎了碗碟,马上念“岁岁(碎)平安”,即利用谐音化凶为吉;行为上也需要多加注意,尤其是调皮的小孩不能打架斗殴。。
在南雄乡村客家地区,从初一到初五都有很多的禁忌。朋友,当你走到一片菜园前,想进去摘采花玩,你可千万要谨慎,小心种菜阿姨给你上“培训课”。有“一鸡、二鹅、三猪、四羊、五牛”,听了这句话兴许会一头雾水。意思是从初一到初五每日各代表一种家禽或家畜的诞生。“大年初一不能进去菜园,会把鸡带进去;初二可以进去菜园,因为鹅是跑不进去的;初三禁止进入菜园,会把猪带进去;初四可以进菜园,因为羊是不会撞篱笆的;初五不能进菜园,会把牛带进去的。”看来只有当地人才会明白这么高深莫测的道理。
大年初一的禁忌是最多的,如:白天不能睡懒觉,否则自家的田地就会发生滑坡的可能;大年初一至初二一般不扫地,地面脏了则用手拣起,年初三称为“送穷日”,再把垃圾倒出去;早上吃早餐只能吃素,不然这一年就会吃不到蔬菜;不能洗头,山有山神、水有水神,在那天洗头则会把所有的水源弄脏,水神便会惩罚洗头者,令其事事不如意。初一到初五日,为过年时间。除初三以外,都可探亲访友,初五日,称为“出平”日。初六日以后,农村准备春耕。

(四)春节娱乐
春节是个举国同庆的日子,各地娱乐活动自然很多,南雄客家乡村地区也不例外,比较典型的是采茶戏演出。
采茶戏曲调优美,清新悦耳,是南雄人民喜闻乐见的传统曲目。采茶戏约在清乾隆年间,由南康、信丰和龙南等地传入南雄。音乐唱腔由赣南采茶灯及南雄民间音乐组成。初期戏中角色较少,生、旦、丑三行当任演员,配上胡琴一把,锣鼓一面,五人即可表
演。采茶戏在表演艺术上运用打扇花,即男女的右手均拿彩绸扇,作为道具,应用扇子高、低、左、右、前、后、正、反等不同位置来表演造型。舞台表演应用矮步步法。矮步是根据劳动群众在劳动中的上山、下山及摘茶动作演变应用于舞台表演。在老艺人中,流传着“相公背伞”、“懒人担扇”、“乌鸦下翼”、“乌云盖月”、“美人照镜”、“凤凰装美”、“狮子滚球”、“乌鸦戏水”等传统动作。表演以地方语言为主。唱腔穿插三字腔:“哎咳哟”、“哪呵咳”、“咳嘟(呀嘟)喂”、“咳(呀咳)子哟”、“嘿”等,一般出现在末句或唱腔的结尾处,前面带有下滑音。 1953年,城关镇宣传队的《妹子》一剧参加省业余文艺会演,获优秀奖。1958年7月1日,南雄采茶剧团成立,先后整理、移植、创作上演了《赛龙舟》、《打鸟》、《补皮鞋》、《白蛇传》、《梁山伯与祝英台》、《山乡风云》、《社长的女儿》、《田老汉卖牛》、《称心花》、《越看越爱看》等200多个古代和现代剧目。《越看越爱看》(作者朱淑贞)1976年参加省业余文艺会演,获优秀奖;《称心花》(作者华运杰、刘卫东、衷玉华)1981年参加省文艺专业会演,获创作、演出二等奖。春节期间,坪田镇为中心的“谢神”活动上演的是赣南采茶戏,演出方式与上述采茶戏大相径庭。
南雄乡村客家,春节期间还有很多人把赌博当作一种娱乐活动,尽管平时从来不赌博的人,大年初一至初三那几天也会干几场,不过很少有人会赌大的,因为他们有“输了钱不吉利,新年难发财”的说法。

四、结语
春节是一个举国欢庆的节日,它作为我国最大的传统节日,深受人民的重视和青睐。春节在南雄乡村客家中更是一个举足轻重的日子,一直以来,每到年关远在他乡的游子都会想方设法回家欢度这个节日,他们庆祝春节方式富有特色,有很多的风俗,例如祭灶、压灶、赴浪荡圩等等;也有着丰富多彩的饮食文化,例如乡村酒、特色小吃、年果及腊味等,枚不胜举;此外,粤北南雄乡村客家更有许多禁忌,就如农历初一至初五都有很多的禁忌,数大年初一的禁忌最多;春节娱乐活动方面令人耳目一新的是赣南采茶戏的演出,采茶戏曲调优美,清新悦耳,是南雄人民喜闻乐见的传统曲目。采茶戏约在清乾隆年间,由南康、信丰和龙南等地传入南雄。音乐唱腔由赣南采茶灯及南雄民间音乐组成。南雄诸多乡镇中风俗迥异,最有特色的当数以坪田镇为中心的“游神”活动,寄托了南雄乡村客家乡民对叶都统的虔诚崇拜及幸福期盼。
南雄乡村客家春节习俗中,无论是我们已深知的,还是还尚未发掘的,都在有效地传承着传统春节习俗的历史文化,但这种习俗文化的可持续发展面临着许多困境;例如,很多人外出到大城市务工或是求学,春节习俗面临着同化现象,原有的一些春节习俗被在内外力双重作用下逐步消失,逐渐向异地的民俗风情演进。又如某些乡村村民们喜闻乐见的采茶戏面临着后继无人的危险等等。
著名作家、文学家、艺术家、民间艺术抢救工作者冯骥才先生认为“上个世纪五六十年代,先进的发达国家都开始对自己的民间文化进行抢救,但目前,我们整个知识界的自觉还不够,加之我国民间文化始终处于自生自灭状态,没有人关心,不抢救就真的会消失。”的确如此,就如南雄乡村客家春节某些民俗,面临着严峻的发展形势,人们应该采取一些有效的措施使之亘古流传。作为一个土生土长的南雄人,也希望能尽本人的微薄之力呼吁现代人能在享受着丰富的物质文化的同时,多关注类似南雄乡村客家春节习俗之类的带有浓郁乡土气息的节日文化,促使岁时节令、传统习俗等祖国非物质文化遗产合理地传承。

㈤ 请各位朋友帮我查一查,赣州聚中环保科技有限公司财务和老总的电话谢谢

拖欠货款得这个公司,正无赖一个。

㈥ 江西石城名人、名水、名篇有哪些呢刚注册,钱不多,大家请多帮帮呀

江西石城境内,人类活动历史悠久。早在新石器时期,就有人类活动。先秦时是古越人生息繁衍之地。两汉时先后隶属于都、揭阳、陂阳、虔化等县。三国吴嘉禾五年(公元236年),拆雩都地置揭阳县,先后属庐陵郡、南康郡。晋太康五年(公元284 年),改名陂阳县,属南康郡。隋开皇十三年(公元593年)设场,以境内“四面环山,耸峙如城”得名石城场。南唐保大 十一年(公元953年),升石城场为石城县。宋太平兴国元年(公元976年),属虔州。宋绍兴二十三年(1153年),属赣州。元元贞元年(1295年)属赣州路。明洪武二年(1369年)属赣州府。清乾隆十九年(公元1754年),划石城县为宁都直隶州辖。1914年属赣南道。1926年废道属江西省。1932年属江西省第十一行政区。第二次国内革命战争时期,石城为中央苏区之地。1932年12月石城县划归福建省苏维埃政府辖,1933年3月复归江西省政府辖。1933年7月22日将木兰、高田及小松的罗溪划属赤水县,岩岭划属福建彭湃县。1933年8月16日,苏维埃中央政府划石城之南的横江、龙岗、大由、珠坑、洋地、罗家及瑞金的日东、湖陂,宁化的淮阳(淮土)等地增设太雷县为中央直属县,县委驻横江墟。1949年9月30日解放,属瑞金专区,县政府驻琴江镇。1950年属宁都专区。1952年9月以后,先后属赣州专区、赣南行政区、赣州地区,1999年撤区改市,属赣州市至今。

赣江源漂流号称“千里赣江第一漂”,为亚洲最刺激的漂流!位于江西赣江源自然保护区。
赣江源漂流刺激、惊险、安全,野趣横生。漂流景区负氧离子含量达每立方厘米10万个单位,全国罕见,有天然氧吧之称!
赣江源漂流全长5公里,落差320米,共有河湾80几个,险滩56个,水潭22个。漂流河段两岸绿影婆娑、层峦叠嶂、怪石嶙峋、飞瀑流泉;河滩水流湍急,浪花飞溅;深潭水色清碧,波光悠悠,倒影如画。
赣江源仙人谷漂流途径“仙人谷”、“鲤鱼跃龙门”、“三叠泉”、“金龙潭”、“七里荷塘”等40多个天然景点,令您叹为观止、流连忘返。

通天寨位于距县城东南6公里处的大畲村境内,素有“石怪、洞幽、泉美、茶香、佛盛之美誉,自然景观与人文古迹交相辉映。通天寨属亚热带季风气候,历年平均气温在15.5—17.9℃左右,中国丹霞地貌旅游开发研究会会长、中山大学教授黄进同志考察后认为:全国只有通天寨见到如此典型的岩面龟裂地貌,是一处最为典型的丹霞地貌风景名胜区。

石城白莲、烟叶享誉全国,是著名的通心白莲和优质烤烟基地县,1996年被国务院命名为“中国白莲之乡”和“中国烟叶之乡”。以脐橙、牛心柿为主的果业已初具产业化规模。动植物种类繁多,已查明有野生动物118种,中药材138种。全县森林覆盖率达66.8%,活立木蓄积量262万立方米,尤其以毛竹丰产林、油茶林、松脂林等发展较快。
石城物产充裕,资源独厚,已探明有钽、铌、钨、锡、铁、稀土、花岗岩、高岭土等10多种矿产。龙岗砚石享誉中外,所制“龙砚”历为贡品,深受历代文人墨客所喜爱。工业方面有化工、广播电子、轴瓦、矿山设备制造、纺织器材、南金纸、重纸、印刷等。食品工业发展迅速,先后开发了白莲系列绿色食品(通心白莲、莲子奶糊、白莲慧仁糊、白莲速溶粉、维他莲子奶、营养莲子片、蜂蜜莲心茶等)、客家酒娘、藕粉、茵陈茶、淮山、保健粉等系列食品。其中,茵陈茶、客家酒娘荣获’98江西市场食品质量优胜奖。
石城是中央苏区全红县,毛泽东、周恩来、朱德、林彪、罗荣桓、彭德怀等老一辈无产阶级革命家在此进行过长期的革命实践活动。第二次革命战争时期,石城有数万人参军参战,为革命事业作出过巨大贡献和牺牲,解放后经上级批准的烈士达4000余名。经历过红军攻克红石寨、石城阻击战、红军秋溪整编等许多重要革命事件,革命文物和遗址非常丰富。现保存完好的有毛泽东朱德观下旧居、红家垄红四军军部旧址,虎尾坑红十三军军部旧址、红军秋溪整编旧址、第五次反围剿时李猎石石城阻击战遗址、红军攻克红石寨旧址。
石城是中华客家文化发源地之一,有“客家摇篮”、“闽粤通衢”之称;历史上是客家民系的中转站。客家文化研究权威学者廖成普为石城题词“祖根中原地,摇篮客石城”。石城又是“灯彩之乡”,民间灯彩历史悠久,灯彩道具、舞蹈、音乐皆极优美,是别具一格的表演艺术形式,特别是大型神话灯彩戏“花灯仙子”普晋京中南海演出,“灯彩之乡”美誉蜚声省内外。
石城远自秦汉就有少量的中原汉人迁入,唐宋时期,南迁的中原汉人大量徙居石城,与当地土著一道共同开发了闭塞而荒寞的石城,创造了早期的石城客家文化,在石城这块土地上促使了早期客家民系的形成,使石城成了客家人的摇篮地。

石城最早土著居民

秦统一中国以前,南国并无汉人居住,而生活在闽、粤、赣、湘等南部中国广大土地的是些什么人呢?明邝露著《赤雅》云:“徭名輋客,古八蛮之种。五溪之南,穷极岭海,逶遇巴蜀,蓝胡盘候四姓盘居多。”《天下郡国利病书》云:“輋当作畲,实录谓之畲蛮。”李调元《斋琐录》云:“輋音斜,耕山岳之地曰輋”。民国卅八年吴宗慈主编的《江西通志考》“江西輋族考”中云:“夫輋即苗即徭也。”又云:“畲徭当以广东东部为最多,其先世民族实为山越。”近人徐松石著《粤江流域人民史》广东畲人节载云:“畲徭即古代所谓山越,在广东东部散处最广,……现仍有许多輋字地名。……所以在广东区域内所谓旧越人或先来之土著当系輋徭部族。”闽顺昌县志云:“徭人以盘篮雷为姓,楚粤为盛,闽中山溪高深处有之,俗曰畲客,此足证明广东之畲民向东移徙而入闽。”广东畲民入闽且同时入赣。《王文成公全书》请立崇义县治疏云:“其初畲贼原系广东流来,先年奉巡抚都御史金泽行令安插于址。”此足证明粤境畲民由东北迁徙而入赣。輋民来赣之原由,《江西通志稿》中又云:“明以前难为确定之论断,在明代则为自广东移徙而来。輋徭即古代山越,在广东东部散处最广。”通志稿又云:“輋人之主要目的在求得耕地以遂其生耳,不得平原之地则但求山地,以施其刀耕火种之勤,其情殊可悯焉。”守仁和邢绚韵诗云:“处处山田尽入輋,可怜黎庶半无家”。輋民与当地居民争地矛盾日趋尖锐,不时发生角斗,多有死伤。至明正德十二年丁丑(1517年)巡抚南赣都御史王守仁派重兵 “痛剿”后“其势大衰”,此“畲徭之患”始得解除。幸存畲民只能紧缩深山,并往闽粤山区迁徙,赣境内畲民几乎绝迹。
石城地处武夷山区,与福建省仅一山这隔,山那面的长汀、宁化自古以来均有畲民居住,睦邻地区相互迁徙也是常事。在石城大山中亦曾居住过季节性的“广东畲客”。所以石城虽不是古代畲民的主要活动区域,但也有过闽、粤畲民迁入相土而居。石城许多古地名中都有带畲字的,如温家畲、杨畲、下畲、大畲等等,这些带“畲”字的地点有一个共同之处,就是一律毗连着高山大邻,畲民真乃山民也。

有资料证明,现石城境内亦有蓝、雷两姓畲族居民,但这两姓畲民并非原石邑土著畲民,均为南迁之畲民。据横江桃溪《汝南蓝氏五修族谱》载:“畲族起自太昊,居巴州蓝田,遂以国为氏。”裔孙宦籍江南,分徙临川、安福、吉州、虔州、泉州、邵武、建宁、上杭、宁化、清流等地,宋代迁石城张坊。明末,六五裔孙从清流次第迁居石城乌石头,陶溪、丹阳、大埠等处。现有蓝姓畲民近百户600余人。又据小姑秋树《冯翊雷氏家谱》载:雷氏得姓予以古诸侯之国为氏,始祖宪公为陕西同州刺史而世居陕西冯翊郡。唐德宗建中四年(783年),浮州刺史阎公因避朱泚乱徙迁豫章。孙甫公任洪州刺史,移居抚州白水障,再迁宁化。裔孙显吾讳承朝于清康熙丙子岁(1696年)迁石邑礼上里之溪子口。今雷姓畲民80多户500余人。石城蓝、雷两姓都是1985年才批准为畲族族属的。他们均不是邑境的土著先民,而是古代南迁的中原人。其语言、衣饰与风俗均与当地人无异。
早在秦汉前,石城这块远离官府治所的寂寞封闭式山区可谓待开发的处女地、人迹罕至,林木葱郁,溪河交错,真乃山清水秀之地。
公元前221年,秦始皇统一中国,天下置三十六郡,江西境内属九江郡。据北宋《太平环宇记》称:秦始皇为了修阿房宫,把原六国一些降卒派往南方伐木,最近定居于兴国的上洛山区,这就是世称的“木客”。还有秦始皇派尉屠睢率领的镇守岭南的五十万大军(谪徒),任嚣、赵佗率领的增援秦军的四五万楼船水师都是最早进入南国的中原汉人。后来赵佗被派作龙川令(今江西遂川)。还有为了使戌卒安心南国,“使人上书求女无夫家者三万人,以为士卒衣补”(见史记·淮南衡山列传)。这些新组合的秦官兵小家庭大部分留籍赣南。汉时,朝廷曾两次派官兵出守梅岭,筑寨修城,秦汉两代的官兵成了开发和留籍赣南的最早中原汉人。而最早进入石城的中原汉人是些什么人呢?惜尚未发现文字记载,仅有清乾隆乙丑《石城县志》一小段文字云:“秦末刘瑶英,随父华家其上(指城东五里琉璃山,今名仙姑岭)”。此刘氏父女是有名有姓的最早见于文传的石邑居民。当然此刘氏父女究竟是属中原避乱而来的百姓、抑是属上述官员眷属,时越二千余年,确乎无以稽考。
石城历代移民概况
西晋末年,政治腐败,且民族矛盾上升,招致“五湖乱华”,史称“永嘉之乱”。晋室南迁。举国上下一片慌乱。导致大批士族和百姓随文南迁。这次中原汉人南迁是历史上第一次大规模的人口迁徙,前后历时几个世纪。进入江、浙后,继续南移。其中很大一部分进入江西,而后溯赣江而上,有的沿途滞留,部分进入赣南,小部分又往闽粤继续迁徙。如《包氏续修宗谱》载:“宗远公事西晋为郎中,怀帝永嘉末,中原浊乱,五湖杂霸,闻元帝即位于金陵,遂挈妻帑家于江右丹阳。”《温氏族谱》载:“五湖乱华之际,温氏族人随中原士族南迁。”龙岗《巫氏房谱》载:“东晋末始,暹公由平阳避乱兖州,转徙入闽。”《石城井溪村郑氏六修谱》载: “晋怀帝五年(311年),海内大乱,独江东差安,中国士民避乱者多南迁奔县,避居豫章西山龙园梅井坪”,“晋义熙八年壬子(412年),兄弟迁徙南康郡揭阳县石鼓逯速。今本邑长上里磜脑。与吴恭葆同居,后移居南桥岭(磜脑与南桥岭均在现石城小松镇辖区内,笔者注)。”此郑、吴两家均应属晋代第一批人口大迁移之中原汉人。
自晋历南北朝随唐五代前后五个多世纪,中原大江南北,或举族、或分散、或长驱、或近徙、移民们断断续续,自北而南,四处播迁。特别是唐僖宗朝北方发生了王仙芝、黄巢农民起义,起义军众至百万,席卷大江南北,导致发生了历史上第二次人口大迁移。这次延续一百多年的大迁徙直至五代末北宋初。在现存的谱牒碑记中均留有文字记载:“唐僖宗时,温钢宝避黄巢之乱自石城移居福建省宁化县石壁乡”(《温氏族谱》)“唐博士十五郎,公因黄巢之乱,唐乾符乙未由洪洲避居石城乌都陀。”(蜀口《许氏十修族谱》)。“因避黄巢乱率男而来(唐十五郎杜氏墓志)”,“乾符甲午(874年)避黄巢之乱移宁化石壁葛藤村)《罗氏闽赣联修族谱》)。”“值南唐之乱,瑗自宁都万田背村徙居石邑下之温坊(《耸冈石田温氏八修》)。”这些避乱南迁的中原汉人进入江西境内者多数逆赣江而上,沿途滞留,部分进入赣南,少数进入闽、粤。据石城郑、胡、温、徐、赖、许、廖、罗、高、熊、毕、巫等姓氏族谱所载,唐五代时期,先后进入石城境内居住过的姓氏计有温、郑、吴、黄、陈、刘、赖、李、王、张、廖、许、邓、何、罗、谢、曾、周、杨、朱、连、白、钱、袁、方、赵、蔡、黎、官、巫、康、卢、冯、彭、邹、宋、江、余、程、范、崔、傅、徐、胡、高、熊、毕、钟等四十八姓。
八十年代初全县地名普查中还发现了杜、花、鄢、洪、汤、金、联、雷、蓝等姓居民开建的村落。诚然还有不少其他外迁的姓氏已难以考证清楚了。在上述五十多种姓氏中留下后裔在石城的只有郑、赖、胡、温、许、廖、徐、罗、高、熊、毕、巫十二种姓氏,其余几十种姓氏的居民均已外迁他乡。
这些进入石城境内的移民们依山傍水、择地建房,据县地名谱查资料,现有居民点中,属晋代建者仍保留5处,随代建者1处,唐代建者40处,五代建者8处,计54处。一千三百多年来,社会已历沦桑之变,人口迁徙又何其频繁,作为居民点不断新建、扩建、迁建,或者废弃荒败而至堙没是常理之中的事,不难推断,当时实际的居民点远远要超过这个统计数字。
据族谱载,宋代迁入石城境内居住的姓氏计有温、黄、陈、刘、赖、李、王、张、廖、许、邓、何、罗、吴、谢、曾、周、杨、朱、康、邱、胡、宋、郑、熊、徐、伊、巫、池、毛、了、孟、江、应、段、聂、郡、吕、向奚、汉、曹、余、叶、官、孙、邹、金、钟、肖、崔、魏、管、沈、赵、雷、姜、章、潘、卢、钱、田、秦、孔、白、戚、容、郭、童、蔡、龚,过等70余姓,其中多数姓氏的居民陆续外迁,留下裔孙至今天只有其中的30个姓氏,即:温、黄、陈、刘、赖、宋、郭、杨、朱、邓、熊、邱、吴、童、龚、魏、何、张、郑、胡、许、廖、徐、罗、高、毕、巫、潘、蔡等姓。

元代迁入邑境的新增姓氏有:周、范、曾等姓。

现存的居民点中属宋代建的有95处,元代建的65处。

明代,特别是明季江南很不太平。明末清初战事频繁,人口迁徙幅度很大,导致了历史上的第四次人口大迁移。明代新迁入的姓氏有:蓝、严、吉、尹、雷、董、饶、谢、阮、伊、傅、孔、巫、姜、程、施、危、白、肖、容、汪、宁、连、池、蒋、任、上官、顾、沈、伍、包、聂、柯、过、赵、夏等30余种姓氏。这些移民中有半数以上是由福建宁化、清流和江西宁都等地迁入的,现存的居民点中属明代的有505处。

清政权巩固以后,采取了一些奖励农业生产和人口发展的政策,也促使了人口的大量流迁。清道光《石城县志》载:“康熙五十二年丁册定为常额,续生人丁永不加赋”“自康熙五十五年起至乾隆三十六年载滋生人丁 2279丁,女姓554人,遵恩诏永不加赋(其妇女于乾隆十一年,人丁于乾隆三十七年先后奉文停止编审)。”又载:“自乾隆三十六年编审后见在人丁不啻数十倍。”这些奖励政策的实行,促使了人们往宜于农业开发之地迁移,石城地处山区,宜垦地多,故一时人口骤增。顺治十三年(1656年)石城县总人口为 3420人,至道光元年(1820年),总人口上升为184959人,净增了50多倍。咸丰元年辛亥(1851年),洪秀全领导的太平天国在广西金田起义,定都天京(南京)后不久,又举兵西征北伐。短短几年时间,几乎大半个中国闹得沸沸扬扬,大江南北战争纷起。为避兵乱,寻求安全之处,江南地区开始人口大迁徙。石城为闽赣交界处的边远山区,对省、府、州治所来说均属边远山区,相对来说有如一座避风港湾,属可藏可进之地,故四方移民再次云集此地,人口迅速膨胀。咸丰同治年间,石城县在籍人口达22万余人,比一百多年以后的1985年的人口数还多出一千多人。清代新增姓氏有翁、游、武、夏等姓。清代新建的居民点达1091处,占现今居民点总数的一半以上。

清末至新中国成立的近四十年间,战火连年,民不聊生,社会很不安宁,县际间人口迁移频繁不已,期间新增姓氏有:洪、丰、龙、宗、皮、俞、喻、梅、文、韩、官、鄢、曹、毛、章、方、匡、阎、管、左、慕、向、况、阴等20余姓,新建居民点100余处。

从晋至清末的十五个世纪一千五百余年间,中国历史上发生过五次规模较大的延续时间长的人口大迁移。纵观中国历史,古代战场主要在北方,在中原地区,在河洛地区。相对来说,南方较为安定,人口密度较小,可开垦地之多,对移民的可容量大,故历次移民总是自北向南,而其中部分移民是从中原地区入江西、再往福建、南下广东、再往湖南、广西、四川、云南、贵州,有的径往海外。流迁方式多以举家群体为主,逐段南移,有的沿途滞留,真正抵南疆者总在少数。这些长途跋涉的迁徙者们在长达数百数千公里的道路上留下了断断续续的足迹。他们带来了中原地区和沿途学到的先进工具和技术,带来了有数千年悠久的历史和中原河洛文化,和当地的“土著”一道,用辛勤的汗水和共同的智慧,用披荆斩棘和勇于开拓的精神,创造了客家区域和整个南国的光辉灿烂的文化,孕育了中华民族的一枝最优秀的民系——客家民系。

石城客家民系的摇篮

唐末至宋末的两次大规模的北民南迁,使闽赣交界处的宁都,石城、宁化等地成为移民们的集结地中转站,大量移民的迁入加速了这些地区的经济开发。就石城来说,宋代是一个比较安定的朝代,社会中兴,人才辈出。石城的主要姓氏均已迁入定居,居民点的主要格局已经形成。在几个世纪的共同经济生活,特殊的山区地理环境,在当时特定的历史条件下,与过去的中原汉人比较自然地产生了“变异”,一个新的民系开始产生。当然在当时土客斗争十分尖锐的历史条件下,还没有明显的“客家”意识,其实,在唐末至宋末期间,闽赣交界山区以宁都、石城、宁化为中心的周围数十个县份的广阔地区是早期客家民系的形成地和发祥地。当然,客家民系的最后完成应是明清时期,是在粤东以梅州为中心的大片土地上。客家民系是在漫长的历史过程中形成的,是在特定的历史条件和地理环境中形成的。

从历史的角度讲,北民南迁的确是造成客家民系形成的先决条件,客家民系仅属其中之一。就闽、粤、赣之省交界的山区中形成的客家人来说也是有时限和地域的差别。从移民的先后次序来说,自晋末至唐宋,移民们是在赣州北部结集,尤其以宁都石城为中心,而后翻过武夷山在福建省长汀、建宁、宁化一带结集,尤其以宁化石壁为中心。几个世纪之后,宋末至元明时期又大量往粤东迁徙,形成以梅州为中心的客家区域。从明代起,客家人又往广西、云南、四川等省迁移,并向赣东南部倒流,以致形成今天大陆的客家人的分布格局。从清代起,闽粤客家人出海谋生,开始向海外诸国发展。
唐末,大量南下北民进入石城境内居住,形成众多的村落。由于石城的地理环境造成了当地居民的保守性,在某种意义上来说具有一种自卫的排外性,故新来的流寓们只得所辟基址,建房造田,形成新的居民点。历史的沉积使石城的居民点大都以同姓宗族为核心聚族而居,数姓混居的少,有的数百上千人的大村庄几无杂姓,久为一姓之地。圩镇另外,号称“百家姓”。从已查谱牒资料可知石城在唐代当有48种姓氏以上,而民间自古流传至今的汤、花、鄢、洪等古姓,空剩开基肇建的地名,而肇基者的后裔已不知何处去了。可以推断唐代石邑居民最少有50余种。唐代的石城仅是“汤”的建置,为虔化县辖境,史无人口记载。宋代,大量的移民继续往石邑境内迁入,据《赣石城县志》载:南宋宝庆年间石城总户数为16214户,男丁36746丁,总人口数当在8万以上,已当于石城县1948年的人口水平。当时,全县有主户13879户,客户2335户,至客户之比约为6:1。从至客户比例看,主户已占绝大多数,说明先来的移民已成土著,绝大多数已有田产,这样石邑居民就有了相当程度的稳定性,长住户已占绝对优势、宋末以前所建村落至今还存在150多处,可以说条件较好的地方都已经得到开发,建立了居民点。
移民的迁入加速了石城的农业经济的发展,据考证,唐末在石城已有圩场之设。手工业也开始发展,闻名中外的横江造纸起源于南宋,在洋地七岭等地已建有不少纸槽。80年代初,在丰山发现晚唐五代古窑址,发掘多件古陶器。县内还出土多件唐五代陶盂、陶壶、陶罐等文物,这些都是中原文化早期传入的史证。
石城地避人稀,是个穷小县,统治力量相对来说比较薄弱,而且据县志载,自宋及清,还出现过一些关心民间疾苦的“清正廉明”的县官。与通都大邑比较,石城县较为平静安定,故历代移民在石城中转的多。
石城既为纯客住县,素有移民定居之传统,争平排外性较弱,易于客寓。
石城,毕竟是边远山区,战乱年代可作“避风港湾”而安全栖身,战乱过后的和平时期,迁移者们就嫌石城闭塞和狭小了,甚至感到英雄无用武之地,又得举家继续迁徙。客家人的迁移真是漫长而无止境。

㈦ 赣州市宁都哪里是中心区、商业区从县政府出发怎么走

目前来说应该是宁都州人社区 如果在网络输入宁都二字,排名第一的社区就是这个了。我顺便找了一下这个网站的一些介绍,不知道是否能帮到楼主! NDZR(宁都州人)是一个全方面服务于宁都的综合性地方门户,是江西省宁都县迄今为止最大的web2.0网络平台。宁都州人通过多年的积累与发展,2009年注册用户16000多人、访问量(日IP3000,PV60000)以及影响力方面在全县稳居第一,辐射赣州地区,甚至江西省内声名鹊起。 旗下的宁都州人社区是宁都最活跃的民间论坛,目前已融合了时下最先进的社区门户网站技术。网站2005年9月8日在广东省深圳市注册成立,2007年在宁都本地成立宁都州人会员俱乐部,目前分别在深圳、上海、东莞、顺德、温州、等多个城市设有异地群组织。成为了解宁都、联系宁都人最多的宁都网站,被网民评为“最具竞争力的宁都网站”。 以人文关怀为服务宗旨,以便民服务为手段,通过网上的交流互动,现实的户外活动,发挥互联网超时空、不限地域的优势,宣传宁都的人文地貌、物产精华,使各地乡友通过平台获得一个交流的机会。同时以宁都州人俱乐部为纽带,将网络团队精神实践于宁都社会,努力构建新时代下的宁都精神,努力改善政府与民生之间的沟通,协力宁都的城市建设与发展。 2008年,宁都州人网站进一步升级,增加了首页,并推出:房地产、宁都黄页、宁都网上商城、交友、人才招聘,等几大项目,使网站功能方面更加完善,更好的满足各种需求的会员,给宁都本土企业及其他用户提供网络推广服务。 2009年,宁都州人网站进一步增加了生活、家园、商城、社区、娱乐以及网站导航五大频道,是宁都第一大门户网站。 宁都州人网大事件: 2005年9月8日,在带电、恐龙秦的策划下,在诸多深圳宁都老乡帮助下,宁都州人网在深圳注册并成功上线。网站设计总监、骨灰级会员易面湖水为网站设计出第一个形象logo,“宁都州人”的站名,寓意着我们向宁都古人看起,激励青年一代为宁都的发展多做贡献。 2006年4月8日,“文乡诗国”板块在版主依堑的申请下正式上线,他的成立意味着拥有“文乡诗国”之称的宁都文学进入互联网互动时代,为宁都民间诗刊《翠微峰诗刊》的发展开拓了新思路。 2006年年末,网站提出发展的第一个五年计划,并将人文关怀精神作为网站第一个五年的主要服务宗旨。李新平成为宁都州人网第一个通过网络力量捐款的受益者。开创了宁都网络义捐的先河。同时,网络新增注册会员1675位。 2007年6月,网站重新规划板块设置,定位客户需求,开辟大板块下的诸多子栏目。同时,网站第二款logo隆重登场。 2007年10月,宁都州人开展“看望留守儿童”慈善活动,得到网民会员以及当地网友诸多支持。网站已成为稳居人气第一,搜索前三的大型地方社区网站。12月,宁都州人俱乐部在宁都成立,并开展系列活动,加深了与当地会员的联系。在这一年,网站在宁都举行了首届年会,成为本地首个举行大型年会的网站。注册人数新增2100位。 2008年,网站全面升级,成为集论坛,商城,个人空间,游戏,娱乐为一体的综合性社区。进一步强化网站便民服务功能。在5.12汶川地震发生后,宁都州人俱乐部积极与新世界店联合举行义卖献爱心活动。并逐渐承接广告业务,与当地羽毛球协会以及逐风户外建立合作联盟关系。宁都电视台多次报道宁都州人网在宁都举办的各项活动。 2008年年底,网站在宁都举行了第二届年会,参加人数近两百人。注册人数新增3500多位。 2009年,网站购买独立服务器,解决了因租借空间而存在不便的难题。各社区板块斑竹积极策划推出社区坛花坛草评选,站内拍卖,网络摄影大赛,音影评论等活动,进一步加强了论坛内部互动性。同时,上海、顺德、温州等异地群老乡活动开展踊跃,成为网站之外一道不可忽视的力量。 2009年,因网友呼吁,网站举行了为期两周的网络捐款活动,共筹集捐款7400余元。同年,网站在搭建百姓与政府之间的沟通桥梁上初见成效。注册人数新增7800多位。 宁都州人网如今拥有约1.6万的注册会员,潜在用户占到宁都网民的85%,页面的日PV量超过6万,平均每日的发帖量超过一千篇!所有的一切都离不开每一位会员的努力与支持,让我们用最最热烈的掌声庆祝我们的宁都州人。 对了忘记了告诉你网址,好像是这个:

㈧ 江西赣州的人文地理有谁能帮我详细说明下

赣州简称虔(qian),赣州是全国面积较大的地级市之一,也是江西省人口最多、区域面积最大的地级市,赣南中心城市,赣州瑞金是中华苏维埃共和国临时中央政府所在地。赣州市同时为江西南部地区区域的中心城市,赣粤闽湘四省通衢区域性现代化中心城市框架已经形成,以土地出让主导的城市建设风生水起。地产、稀土、脐橙三大产业成为赣州崛起新的增长点。

赣州先后被评为国家历史文化名城、全国卫生城市、中国优秀旅游城市、国家园林城市、中部最佳投资城市、江西省加工贸易梯度转移重点承接地。

赣州具有2200多年的历史,1994年经国务院批准为首批国家历史文化名城。

赣州素有有江南宋城、客家摇篮、共和国摇篮、红色故都、世界钨都、世界橙乡、稀土王国、千里赣江第一城、生态王国等美誉。被誉为适宜居住的城市。

赣州境内主要有三条江河,一条章江,一条贡江,一条赣江,章、贡两江在赣州老城区的北端汇合成为赣江。赣江作为江西的母亲河,从江西南部的赣州出发,由南向北纵贯江西全省,江西省的简称“赣”字由此而来,作为“千里赣江第一城”的赣州也因这两江汇合而得名。
新规划,新赣州
赣州市章江新区风貌
2003年,赣州市委、市政府提出了“对接长珠闽,建设新赣州”的发展战略,提出了把赣州中心城区建设成为赣闽粤湘四省边际区域性现代化中心“特大城市”(人口100万以上)的目标,计划用20——25年左右的时间,把赣州中心城区建设成为人口200-300万,建成区面积200-300平方公里的大城市。赣州市于2004年投入2500万元对城市规划进行国际招标。2005年,一个集国内外规划设计专家智慧的,高起点、高标准、高品位的城市规划方案正式出台。新规划,拉开了“新赣州,大赣州”建设的序幕。2009年,赣州又被正式纳入国家级的海西发展支援区,该市响亮提出,努力把赣州建设成为海西经济区的核心城市、江西融入海西经济区的示范城市、内地入闽台的重要交通枢纽,赣州还是泛珠三角区域的重点城市,加快建设成为世界知名的稀土磁性材料及永磁电机生产基地、钨硬质合金及刀钻具生产基地、国内知名的氟盐化工等工业生产基地。

赣州——现代化山水新城:
章江大桥——跨越历史与未来
章江、贡江汇合成赣江,赣州正处于两江汇合处,是三面环水,一面环山的城市,环境相当优越。

为建设现代化山水新城,赣州市委、市政府投入巨资编制了《三江六岸城市设计》方案,以期打造一幅现代化山水新城。
章江新区——赣州未来的CBD:
一江两岸四通八达
根据新城市规划,赣州城区将分成六大片区(河套老城区、章江新区、开发区片区、水东片区、峰山片区、赣南大道片区)。其中,章江新区是赣州城市未来发展的核心区,将规划建设成为集行政、商务、文化、博览、居住等多功能高档综合区,成为新赣州的行政、文化、体育、娱乐、商业、金融、贸易和居住中心,成为赣州未来的CBD(中央商务区)。

地形赣州地处南岭、武夷山、诸广三大山脉交接地区,地势四周高,中间低。地貌以丘陵、山地为主,占全市土地面积的83%。
气候赣州市地处中亚热带南缘,属亚热带丘陵山区湿润季风气候,具有冬夏季风盛行,春夏降水集中,四季分明,气候温和,热量丰富,雨量充沛,酷暑和严寒流时间短,无霜期长等气候特征。

2009年度全市年平均气温偏高、降水偏少、日照正常。冬季气温偏高且变幅较大,降水特少,光照充足;春季回暖早,无“春分”寒和“清明”寒;夏季高温持续、台风纷扰、暴雨严重。7月3日本市遭受了一场历史罕见的暴雨、局部特大暴雨袭击,其范围广,强度大,致灾重,为建国以来有气象记录最严重;秋季高温少雨,秋旱明显。根据各气象要素和气候灾害情况综合评价,2009年度气候属“一般”年景。
水文赣州市位于赣江上游,是以暴雨洪水为主要自然灾害的地区。每年4~9月为汛期,5~6月为洪水的多发季节,早汛和秋汛也是有发生。2009年,全市平均降水量1329.2毫米,与多年平均值(1580.2毫米)比较减少15.9%。年径流量194.46亿立方米,全市径流量年内分配不均衡,汛期(4~9月)实测径流量为138.48亿立方米,占年径流量的71.2%,非汛期径流量为55.98亿立方米,占全年径流量的28.8%
四季气候特征春季:
阴雨连绵灾害。3-5月,冷暖气流在赣南频繁交汇,天气变化无常,时冷时热,阴雨常现。一旦冷暖
美丽的赣州——上犹江
气流对抗剧烈,雷雨大风、冰雹、强降水等灾害性天气均可发生。据资料统计,3-5月全市平均雨日为55天,总降雨量为628毫米。大风、冰雹、暴雨等灾害性天气为40站次。雨日、暴雨之多,灾害天气频率之大,皆为全年各季之冠,此外,在春播期还经常出现连续低温阴雨,危害早稻播种育秧。

夏季:
先涝后旱少酷暑。初夏全市正处于副热带高压边缘西南气流中,水汽充足,一遇到冷空气,降雨大且易集中。6月全市平均雨量为254.3毫米,最多的1968年6月高达534.2毫米,是全年月雨量之冠。该月平均暴雨17站次,是全市最易发生洪涝灾害的主汛期。盛夏7—8月,中部盆地白天最高气温一般都在36℃以上,但早晚气温一般均在30℃以下,虽然白天较炎热,但少酷暑。

秋季:
风和日丽天气爽。10-11月中旬约一周时间,常受北方南下的高压控制,大气层结稳定,天气晴好。月平均雨日只有6-8天,月平均气温14-21℃,月平均相对湿度70-80%,是全年阴雨日数最少、温和气爽最宜人的季节。

冬季:
冷而不寒少雨雪。赣南纬度较低,北面有高山阻拦冷空气直驱南下,入冬较迟,冻害较轻;又常受北方干冷空气团控制,少有云雨形成。白天太阳照射,气温较高;晚上辐射冷却,气温可降至零下,形成霜冰浇冻。受强寒潮袭击时,可产生固体降水或冰凌天气,但机率很小,平均每年降雪日数只有1-2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