地雷战剧情介绍
❶ 地雷战的剧情简介
1943年抗日战争期间,胶东半岛海阳地区人民配合八路军展开敌后作战。村民赵化龙阴差阳错地毁掉了日军少佐小泉设计的阴谋,救出了根据地派来发展敌后游击队的李国强。赵化龙优异的表现使他被派到军区专门学习造雷技术。学习归来的赵化龙如虎添翼,根据每一次的战斗总结经验,在不同的战斗中研究发明不同的地雷,制造出一个个神出鬼没的地雷战场,炸得敌人胆战心惊,赵化龙也在战争的磨砺中成长和强大。小泉煞费苦心地请来排雷专家井上和赵化龙斗法;军区派来了化学专家汪霞协助赵化龙对付井上。日军几次击退游击队,赵化龙总结教训,在汪霞的帮助下,不断改进地雷技术,使井上无计可施。解放海阳城的战斗终于打响了,赵化龙带领游击队为攻城的八路军主力扫清障碍,小泉守城部队战败,被炸死在地雷阵中。赵化龙和他的部队又开赴新的战场 。
❷ 地雷战的主角
1、赵化龙(演员吴樾)
海阳村民,阴差阳错下毁掉日军少佐小泉设计的阴谋,救出了根据地派来发展敌后游击队的李国强。后因自身优异突出的表现被派到军区专门学习造雷技术。学成归来后的他从各种战斗中总结经验,制造出一个个叫敌人胆战心惊的地雷战场。
2、汪缜(演员董姝)汪缜,指导员,受军区指派,协助赵化龙对付日军的化学专家。后被日本鬼子抓住,严刑拷打下仍是不屈服。
(2)地雷战剧情介绍扩展阅读:
相关延伸:地雷战剧情简介:
1943年抗日战争期间,胶东半岛海阳地区人民配合八路军展开敌后作战。村民赵化龙阴差阳错地毁掉了日军少佐小泉设计的阴谋,救出了根据地派来发展敌后游击队的李国强。赵化龙优异的表现使他被派到军区专门学习造雷技术。
学习归来的赵化龙如虎添翼,根据每一次的战斗总结经验,在不同的战斗中研究发明不同的地雷,制造出一个个神出鬼没的地雷战场,炸得敌人胆战心惊,赵化龙也在战争的磨砺中成长和强大。小泉煞费苦心地请来排雷专家井上和赵化龙斗法;军区派来了化学专家汪霞协助赵化龙对付井上。
日军几次击退游击队,赵化龙总结教训,在汪霞的帮助下,不断改进地雷技术,使井上无计可施。解放海阳城的战斗终于打响了,赵化龙带领游击队为攻城的八路军主力扫清障碍,小泉守城部队战败,被炸死在地雷阵中。赵化龙和他的部队又开赴新的战场。
❸ 地雷战、地道战、抗日小八路的相关故事,简短的!
《地雷战》简介:
抗日战斗时期,胶东抗日根据地边缘赵家庄和附近几个村庄,经常遭受日寇的袭击和扫荡。
为打击日寇,武区委、雷主任领导赵家庄等村庄组成民兵联防。赵家庄民兵队长赵虎,发动群众制造了各种土地雷,布下雷阵,使日寇受到沉重打击。日军中队长中野特地从青岛搬来工兵,破坏了民兵的地雷阵,攻人赵家庄烧杀抢掠。赵总结失败的教训,改进地雷技术,制造了土化学雷,使日寇再一次遭到重创。
麦收时节,日军乘民兵收麦偷袭了赵家庄,掳走一些村民,又让这些村民在前面趟地雷,迫使民兵放下武器。赵虎将计就计,巧设雷阵,在八路军支援下经过激烈战术,解救了群众,粉碎了敌人的扫荡。
影片剧情的组织生动、感人,导演以胶东地区民兵在威震敌胆的地雷战中大显身手的史实为素材,处理得质朴而灵活。民兵英雄的勇敢、智慧、不屈不挠与日寇的狡诈、凶险和残酷形成尖锐的对峙,并在反复较量中展现出各自的形象特征。
该片还较好地烘托了胶东农村的地方风貌,不仅带来了一定的审美价值,同时也对体现人民战争的思急起到了积极的作用……
本片于1974年获第十四届维也纳电影节纪念奖
《地道战》简介:
1942年,日军对冀中抗日根据地发动大扫荡。当地高家庄群众在党支部书记高老忠、民兵队长高传宝的领导下,及时应变,把土洞、地窖改造成几家相通的多口地道。某夜,黑风口据点的日军偷袭高家庄,高老忠为敲钟报警献出了生命,地道遭到破坏,幸亏区长赵平原带领游击队和民兵及时赶到,群众始免于难。此后,高传宝和新支书林霞认真学习毛大大的《论持久战》,总结了地道斗争的经验教训,带领高家庄人民把原来只能藏身的地道,改造成能藏又能打的地道。次年初夏,日伪特务冒充武工队混进庄内刺探情报。高传宝看出破绽,便将计就计,利用战斗地道的翻口,将他们一网打尽。日军队长山田纠集几个据点的兵力进行报复。高家庄人民利用战斗地道,沉着应战,狠煞了敌人的嚣张气焰。通过实战,他们进一步把地道由村内扩展到野外,形成地下网络,变单纯防御性地道为能守能攻的地道。为了全歼黑风口据点的敌人,赵平原决定采用“围点打援”的战术。但山田狡诈善变,他集中兵力偷袭高家庄,企图解救西平之围。高传宝领导高家庄民兵,配合八路军主力部队和游击队,一举拔掉了黑风口的敌人据点,又回戈全歼了进犯高家庄的敌人。 《地道战》是1960年代中国战争电影的经典之作。在文化大革命期间,这部电影曾被作为“人民战争”教学片,从1966年至1970年,全国只放三部电影:《地道战》、《南征北战》、《地雷战》。 该片以冀中抗日根据地军民开展的地道战,显示人民战争的无穷威力。它将丰富多彩的战争史实、形象鲜明的英雄人物和军事教育的内容巧妙地融合为一体,生动地描述了由隐蔽地遭到战斗地道再到联防地道这一特殊战场中的发展过程,展现了抗日军民的革命英雄主义精神和人民游击战争恢宏瑰丽的场景。充满机趣的细节构思和昂扬。乐观的音乐基调,为影片增添了艺术感染力。
❹ 关于地雷战梗概作文600
抗日战争时期,胶东抗日根据地边缘村庄赵家庄和附近几个村庄,经常遭日伪军的袭击和“扫荡”,损失惨重。为此,区武委会雷主任和赵家庄民兵队长赵虎依靠群众,想出了对策。他们一方面把几个村庄的民兵组成联防,壮大了武装力量;一方面用土造的地雷封锁了附近的日伪据点,从而有力地打击了日军的嚣张气焰。为对付地雷阵,日军中队长中野特地从青岛搬来了工兵,攻入赵家庄,大肆烧杀抢掠。赵家庄的民兵总结了教训,不断改进地雷技术,使敌人的工兵无法起雷。麦收季节,日伪军乘联防民兵抢收麦子的机会,又一次偷袭了赵家庄,掳走一部分村民。他们让被俘村民在队伍前踩地雷,再次进攻赵家庄。赵虎领导民兵巧摆地雷阵,用子母雷、连环雷、钉子雷、碎石雷、铁夹子雷、头发丝雷等各种各样的土造地雷打根据电影改编的连环画击敌人。在八路军主力部队的配合下,经过一场激烈的战斗,终于解救了被俘的群众,全歼进犯之敌。 本片采取了教学与叙事双重叙事的技巧,现在看来很是有些先锋意味。1942年,是抗日战争期间最艰苦的年月。本片所描写的,是当时在胶东抗日根据地发生的事情。那时候,日本强盗不断地向我抗日根据地进行蚕食、扫荡。军区为了粉碎敌人的蚕食政策,加强边沿地区的对敌斗争,特地从主力部队抽调一批干部,来组织和领导各地的民兵武装;同时,还集训了一批民兵骨干,学习使用地雷的本领,号召人们对日本强盗展开地雷战。影片剧情的组织生动、感人,导演以黄村民兵在威震敌胆的地雷战中大显身手的史实为素材,处理得质朴而灵活。民兵英雄的勇敢、智慧、不屈不挠与日寇的狡诈、凶险和残酷形成尖锐的对峙,并在反复较量中展现出各自的形象特征。该片还较好地烘托了胶东农村的地方风貌,不仅带来了一定的审美价值,同时也对体现人民战争的思想起到了积极的作用。
❺ 地雷战传奇的剧情简介
赵小栋、邢登科、纪山豹,三个师出同门,又性格迥异的汉子,大敌当前,为公为己各自走向了不同的抗日战场。温柔多情的女孩文惠妮让赵小栋和邢登科陷入了感情纠葛,虽然为情所困,但是他们在国家大义面前仍能抛弃儿女私情,联手抗敌。生死考验间,惠妮踩响地雷,用生命挽救了乡亲和爱人。
反扫荡、反抢粮、救劳工、除汉奸,斗争越来越激烈,地雷、水雷、蝎子雷、连环雷,敌人的海陆运输线在爆炸中瘫痪,随着解放海阳县城的一声炮响,赵小栋一马当先,用地雷炸开守备森严的城门,为八路军扫平障碍,攻下了海阳城 。
❻ 地雷战的主要内容80字的
地雷战是抗日战争时期中国民兵最重要的作战方法之一,抗日战争时期,各村民兵联防运用地雷战术,歼灭了进犯的日军,取得反扫荡胜利。
故事剧情——
1942年,是抗日战争期间最艰苦的年月。当时在胶东抗日根据地发生的事情。那时候,日本强盗不断地向我抗日根据地进行蚕食、扫荡。军区为了粉碎敌人的蚕食政策,加强边沿地区的对敌斗争,特地从主力部队抽调一批干部,来组织和领导各地的民兵武装;同时,还集训了一批民兵骨干,学习使用地雷的本领,号召人们对日本强盗展开地雷战。
地雷,是民兵最喜欢的武器之一,人们亲切地把它叫做“铁西瓜”。“铁西瓜”不断地给人们带来胜利和信心。“鬼子少了咱就干,鬼子多了咱就转,躲在暗地打冷枪,埋好地雷远远看,叫鬼子挨打又挨炸,一个人影也看不见。”“步枪加地雷”,这在当时是很成功的战斗经验。“就地取材,自力更生”,民兵们充分发挥现有武器的作用,又自己动手造出了石雷,使地雷战广泛地开展起来,成为群众性的杀敌运动。
根据不同的敌情、地形、时机和敌人行动规律,灵活巧妙地使地雷“活”起来,是地雷战的基本经验。人们把这个经验归纳为四句话:“虚虚实实,真真假假,死雷活用,到处开花。”敌人是不甘心失败的,吃了几次亏以后,特地从青岛搬来了工兵,破坏了民兵的地雷阵,首次进入赵家庄。
敌人大肆烧杀抢掠,使群众受到惨重损失。可是民兵们没有灰心,他们进一步研究,改进了地雷技术。在另一次战斗中,粉碎了敌人的起雷阴谋,接着又用土化学雷,取得反起雷的胜利。
(6)地雷战剧情介绍扩展阅读:
人物介绍——
1、赵守福
赵家庄民兵队长赵守福,为使敌人不容易发现地雷,正反复试验改进造地雷的技术。为了研制“头发丝雷”,生拉硬扯地从女民兵玉兰的头上偷窃了几根头发,“造成了玉兰的极大误会”。
2、赵同伦
民兵队长,她为八路军纺纱织布、做军鞋、运给养、站岗放哨、抬担架、照料伤员,又负责给八路军送情报和带领青妇队队员埋地雷。
3、于化虎
民兵副队长。在村口、大道等设踏雷,在沟口、田边等设下绊雷,在树上悬挂天雷,用碎石雷堵塞路口、海滩、河道等险要地段,用头发丝雷阻止敌人挖雷,天罗地网般的地雷阵。
4、赵疃
赵疃是一位民兵,创造了10多种地雷和30多种埋雷方法,对日伪军展开了地雷战,从铁雷、石雷、拉雷、缮雷发展到飞行雷、马尾雷、防潮雷、子母连环雷、慢性自然雷等,从单一的沿路埋雷,发展到村内的地雷宴。
1942年,赵疃民兵赵守福等在山枣埠、月牙桥、丁字街胡同、村内东西大街等雷区摆下地雷阵,先后炸死炸伤日伪军180多人,在抗日战争中,赵疃民兵与日伪军共作战500多次,炸(打)死、炸(打)伤日伪军600多人,俘敌20多人,荣获“特等模范爆炸村”称号。
❼ 《地雷战》全集电视剧(1-46集)地雷战大结局剧情...
赵化龙等人将车上的地雷先搬进仓库,再把毒气弹装箱上车。吉田专与新娘的一支舞属也刚好跳完。赵化龙将毒气弹完全装车,带着一行人迅速离开。
吉田邀请新娘子再跳一支舞,新娘答应,起身走向台下,吉田突然掏枪指着新娘,说她是八路指导员汪缜,潘老七被人抬着来到,大声说在场的都是八路,众人看出已经掩盖不住,便向吉田开枪。
婚场大乱,赵化龙带人赶到,与日军展开较量。一声号角,八路军从城门外向海阳城进攻,炸开了城门。
吉田通过地道逃出司令部,赵化龙顺着地道追去。行天顺打扮成农村大妈,想要逃跑,半路碰上吉田,被几枪打死。
吉田跑到镇妖石下,砍倒了旁边的十字牌,拉动地雷爆炸,吉田死,追来的赵化龙等人一起欢呼,海阳城宣布解放。【电视剧地雷战大结局】
❽ 地雷战讲的是什么故事
抗日战争较为艰苦的1942年,胶东抗日根据地边缘村庄赵家庄等经常遭受日军的突袭,为了减少损失,区武委会雷主任和赵家庄民兵队长赵虎集合群众的智慧,想出应对日军的策略:他们联合附近几个村庄组成民兵联防壮大武装力量的同时,用土制地雷组成各式各样的地雷阵,将日军沉重打击。
日军为对付地雷阵,搬来工兵攻入赵家庄大肆烧杀抢掠,民兵们及时总结经验、吸取教训,不断改进制雷技术和布雷方法,使得日军防不胜防。进入麦收季节,日军本想趁民兵抢收麦子时一举拿下赵家庄,不想民兵早已设下了布局更为精妙的地雷阵。
地雷战(1963)
导演:唐英奇/徐达/吴健海
编剧:柳琪辉/屈鸿超/陈广生
主演:白大钧/吴健海/张长瑞/张杰/张汉荫
类型:剧情/战争
制片国家/地区:中国大陆
语言:汉语普通话
上映日期:1963-05
片长:97分钟
又名:Landmine Warfare
❾ 地雷战 剧情介绍 急!!!
抗日战争时期,胶东抗日根据地边缘村庄赵家庄和附近几个村庄,经常遭日伪军的袭击和“扫荡”,损失惨重。为此,区武委会雷主任和赵家庄民兵队长赵虎依靠群众,想出了对策。他们一方面把几个村庄的民兵组成联防,壮大了武装力量;一方面用土造的地雷封锁了附近的日伪据点,从而有力地打击了日军的嚣张气焰。为对付地雷阵,日军中队长中野特地从青岛搬来了工兵,攻入赵家庄,大肆烧杀抢掠。赵家庄的民兵总结了教训,不断改进地雷技术,使敌人的工兵无法起雷。麦收季节,日伪军乘联防民兵抢收麦子的机会,又一次偷袭了赵家庄,掳走一部分村民。他们让被俘村民在队伍前踩地雷,再次进攻赵家庄。赵虎领导民兵巧摆地雷阵,用子母雷、连环雷、钉子雷、碎石雷、铁夹子雷、头发丝雷等各种各样的土造地雷打击敌人。在八路军主力部队的配合下,经过一场激烈的战斗,终于解救了被俘的群众,全歼进犯之敌。
1942年,是抗日战争期间最艰苦的年月。本片所描写的,是当时在胶东抗日根据地发生的事情。那时候,日本强盗不断地向我抗日根据地进行蚕食、扫荡。军区为了粉碎敌人的蚕食政策,加强边沿地区的对敌斗争,特地从主力部队抽调一批干部,来组织和领导各地的民兵武装;同时,还集训了一批民兵骨干,学习使用地雷的本领,号召人们对日本强盗展开地雷战。影片剧情的组织生动、感人,导演以黄村民兵在威震敌胆的地雷战中大显身手的史实为素材,处理得质朴而灵活。民兵英雄的勇敢、智慧、不屈不挠与日寇的狡诈、凶险和残酷形成尖锐的对峙,并在反复较量中展现出各自的形象特征。该片还较好地烘托了胶东农村的地方风貌,不仅带来了一定的审美价值,同时也对体现人民战争的思想起到了积极的作用。
就这些了...
❿ 电视剧地雷战的剧情是不是杜撰的
"地雷战"真相
因为我们这里是抗日根据地,所以有机会听到许多教科书上没有的"非革命故事"。其中之一就是地雷战。现在教科书还会提到抗日军民在C.P的领导下展开地道战、地雷战的英勇事迹,以此证明C.P是积极抗日的,而且还是抗日的"中流砥柱"。
然而,在抗日战争时亲手玩过地雷的老乡们一提起"地雷战"就急了,并深恶痛绝地说:"谁也不待见那个物件!"("不待见"是当地方言"讨厌"的意思。)从没有听到村里任何一个老乡对地雷战表示过好感。为什么?只因为"地雷净害老百姓"。
获得1997年诺贝尔和平奖的国际禁雷运动组织曾用数字向世人证明:地雷杀死的平民远远多于军人。其实太行山的农民们早在半个多世纪前就知道这个事实了,只是他们没有机会向国际社会表达而已。
老乡们说:"地雷总要埋在人走的道上吧,那条道咱们男女老少骡马牛羊天天要走好几趟,鬼子们十天半月也不定来一回,你说它炸谁?埋雷得罪乡亲,没人愿意干。但八路军就要你干,村里的party员干部只好干。八路让埋雷,并不是为了保护老百姓,而是为了保他们自己。地雷响等于报警,八路马上就转移。鬼子可凶了,要是炸了鬼子的人,他们就把周围几个村子都给点火烧了。每到这个时候八路又躲没影了。抗日那会儿,咱这一带地区没听说几个鬼子被地雷消灭,倒是老百姓被伤了不少。"
埋雷的干部自己的命也时常悬在半空。那时的地雷不少来自美国苏联。当时能看懂洋文的人极少,而村里的干部甚至连汉字也识不了几个,还没有经过训练。那些地雷需要经常埋下又挖出来,一不当心就会送了命。一到晚上,干部就得挨家挨户问,弄清村民都回来了或者出去的人今晚不回来了,才敢埋雷。天亮前为了赶在乡亲们出去干活儿前把雷挖出来,睡觉都不敢睡死。有个长辈记得他负责埋雷的一天,睡醒一看天都亮了,吓得连鞋也没穿就往村外猛跑,脚被扎得满是血。幸亏那天下雨,没有早起出村的人,才没有出事。别的村就发生过把早起晚归的农民炸死的事。
这些真实的情景与我们在电影《地雷战》中"革命群众"不愁吃穿,不思种地打柴,英勇机智抗敌的故事情节大相迳庭。哪一个才是"抗日根据地"的真实写照呢?主要战场上到底是谁在和日军作战呢?看了下面抗日战争国共两方参战和伤亡情况对比的图表也许您自己就能找到答案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