㈠ 脱口秀剧本的创作过程是怎样的

脱口秀的剧本创作是有区别的,姑且咱们将这里的脱口秀暂定为stanp comedy(单口喜剧表演)。

通常好的脱口秀剧本在创作之前,必须选好一条主线,制定一个格局。就像讲故事一样,首先要选定一个完整的故事,或者是多个故事相呼应,前后有衔接最好。如果是将各种段子拼凑起来,没有故事主线的脱口秀剧本,不是不行,但讲起来没那么紧凑有节奏感,恐怕效果不太好。

有了故事的主线,再有了互相衔接紧凑的梗,还有频频笑点,这就是一篇好的脱口秀稿子了,也就是创作已经完成,接下来就需要精简磨练了,反复讲,反复改,越精炼越好,直到可以拿上台表演,这时候的脱口秀创作搞一段落了。

剩下的步骤就不用多讲,当然是表演功力的发挥了。口条要顺,表情动作也要经过仔细加工,甚至还有与观众的互动,一切的一切都要让自己完全把控。好的脱口秀剧本,加上好的表演和舞台把控,那结果不用多说,肯定是一场精彩的脱口秀表演。

㈡ 很想知道写这部电影的灵感是什么,还是说编剧曾有类似的经历

你好,我是一名准编剧。编剧的创作灵感有很多,有的是自身经历的,也有回的是听人说的。但是答你要明白,所有的灵感并非故事本身,是经过编剧的充实、加工,通过编剧技巧而成的,如果说一部电影是一部海洋,灵感就是万里之外汇入海洋的小溪。当然,不能说灵感就不重要。创作的灵感来自两种,一种是走出去,一种是读进去。

㈢ 风流寡妇的编剧经历

刘别谦生于柏林,是一位犹太裁缝的儿子。中学时代在Sophien Gymnasium剧院的经历让刘别谦十六岁时就决定离开学校投身舞台。不过他不得不与父亲妥协同时掌管家族裁缝生意的账本。1911年,他作为配角演员加入了著名导演、制片人和剧院经理人Max Reinhardt的Deutsches剧院,在短期内他就获得升迁,在剧院中扮演主要角色。同时他也在柏林Bioscope电影制片公司做兼职并学习默片表演。
1914年,刘别谦首次出演一部讲述犹太人生活的电影。这个角色是个心不在焉、常出意外的服装店助手,树立了他作为犹太喜剧角色的形象。在1914年到1918年之间他出演了大约20部这类喜剧,其中一部分也由他编剧和导演,比如《Schuhpalast Pinkus》(1916年)和《Der Fall Rosentopf》(1918年)等。
刘别谦是德国在一战期间最重要的电影天才,他的展现肢体语言和着重于视觉效果的喜剧,从战前就逐渐为观众所熟悉。但他的作品拘于特殊的种族背景下——德国犹太人中低阶级,其中大多数则专注于早期德国电影的主题:社会提升。他的作品中集中了性别倒错,女性易装等性喜剧元素。1918年以一部由Pola Negri出演的悲剧《Die Augen der Mumie Ma 》(The Eyes of the Mummy),树立了刘别谦作为严肃导演的名声。同年,他再次与Negri合作拍摄了《Carmen》,这部影片获得了世界范围内的商业成功。
刘别谦的天赋不仅表现在喜剧上,同时也表现在宏大的历史剧上,二者都使他获得了国际性的成功。1919年,刘别谦导演了七部影片,其中较为卓越的两部是场面华丽的《Madame DuBarry》及诙谐的讽刺美国上层社会礼仪的作品《Die Austernprinzessin》 (The Oyster Princess)。后者初步展现了后来被称为“刘别谦笔触”的风格特色。在发行了《Madame Du Barry》 (Passion, 1919年) 和《Anna Boleyn》 (Deception, 1920年)之后,刘别谦作为国际电影大师的声誉到达了一个新的高峰。 1922年,刘别谦带着他的作品《Das Weib des Pharao》 (The Loves of Pharaoh)去美国做宣传,这次备瞩目的旅行使刘别的名字更为家喻户晓,并使他结识了影星Mary Pickford。
Mary Pickford这位美国甜姐想在角色上转型为“致命美女(Femme Fatale)”,便邀请刘别谦前往好莱坞拍片。1922年刘别谦离开德国前往好莱坞,导演了《Rosita》。这部作品获得了好莱坞的认可,但在Pickford来并不成功,这便成为两人合作的唯一一部作品。 刘别谦1924年的作品《The Marriage Circle》开创了前所未有的世俗喜剧。作品机智的讽刺了美国社会状况,同时也刻画了人类处境。1925年的作品《Lady Windermere's Fan》和1926年的《So This Is Paris》等风格化影片为刘别谦在好莱坞树立了声誉。
刘别谦的默片大多是为华纳公司拍摄的,1928年他 加入了派拉蒙公司,在那里,他开始了有声片的拍摄。刘别谦平稳的度过了无声向有声的转变期。声音的到来不仅使刘别谦的喜剧锦上添花,让他的喜剧片中增加了 机智幽默的、喜剧情境下的对白,更提供给他尝试新创作的机会。30年代,刘别谦开始导演音乐片,成为享有世界声誉的音乐喜剧片作者。他的《The Love Parade 》(1929年),、《Monte Carlo》 (1930年)和 《The Smiling Lieutenant 》(1931年) 被评论界认为是新诞生的音乐类型作品中的杰作。
1932年,他导演了由Samson Raphaelson编写的浪漫喜剧《Trouble in Paradise》 。这部作品在评论家和观众那里都受到好评,但作品完成之后,美国开始执行的《海斯法典》(Proction Code)使得这部电影在1935年被撤销放映,直到1968年才重新与观众见面。刘别谦素来被认为是喜剧片导演,而他在1932年出人意表的导演了一部反战情节剧《Man I Killed》(或名为Broken Lullaby。一些列电影的成功使得派拉蒙在1935年任命刘别谦为成为制片经理,从此他可以监制其他一些导演的作品。
1939年,刘别谦在米高梅公司执导了由Billy Wilder编剧、Greta Garbo演出的讽刺喜剧《Ninotchka》。这部节奏轻快的作品描写了颓废的西方人遇到俄国共产党所引发的一系列故事,片中,Garbo展现了她极富魅力的“Garbo的笑”(Garbo's Laugh)。1942年,刘别谦导演了颇受争议的作品《To Be or Not to Be》,这部讽刺纳粹政治的影片保持着他一贯特有的锋利机智的笔调、精彩而精确的对话、简洁的故事与场景。1943年,刘别谦签约20世纪福克斯公司。但因为严重的心脏病,他不得不削减工作量。他最后一部带有明显个人风格的作品是《Heaven Can Wait》 (1943年),一部精致的讽刺性喜剧。1944年底,他不得不将A Royal Scandal交交给Otto Preminger拍摄。他的最后一部作品是《That Lady in Ermine》,这部作品最终由Otto Preminger完成,并于他逝世后在1948年发行。1947年,刘别谦因“25年来对电影的贡献”获奥斯卡特别奖,同年去世。在他的葬礼上,两位他的合作者留下了简洁的墓志铭,Billy Wilder 说“再没有刘别谦了”(No more Lubitsch),而William Wyler答到,“比这更糟的是,再没有刘别谦的电影了”(Worse than that. No more Lubitsch pictures)。

㈣ 如何成为编剧

因为编剧和一般作家最大的区别是作家不需要考虑影片制作成本和当今可以点赞的拍摄和制作技术,但一个专业编剧是要考虑的,虽然强大的制片公司或者制片人可以用资金弥补,优秀的摄影师和剪辑师可以用镜头和切换掩饰,但他们也期望一个可以“拿来主义”的剧本。因此,你必须做好充分的准备。
1. 电视、电影、广播、漫画、游戏都需要编剧。
2.成为一名编剧最重要的特质:生活触觉敏锐。
3. 学编剧可直接报考设有编剧专业的艺术院校,但这是最下策!艺术院校的本科编剧专业毕业生多半不成气候。刻板的教学令学生忽略生活,失去自我。大陆的教育永远以《雷雨》为典范,香港编剧则数十年如一日地研究韦家辉的《义不容情》,以两套截然不同的方式制造一批又一批的写字工匠。
4. 生活阅历对一个编剧来说是非常重要的,因此入行不宜过早。先在生活里浸泡几年,或先拿个其他专业的大学文凭,再转编剧专业最划算。编剧是可以自学成才的,资讯爆炸的年代,看电影看电视就是最好的学习途径。也可以从写小说入手,但要注意小说与可改编小说的区别。

5.香港台湾的影视制作已经向大陆转移,编剧专业是最奇缺的人才。他们最喜欢的是在欧美及港台影视作品中浸泡的新一代很多有成就的编剧和导演放眼大陆寻找接班人,希望把自己的成功经验传播出去。对有天分的人才,他们并不计较你拿什么文凭,最重要有热诚和有"料" 。

6.教材可以自己学习。但一个故事必须由你自己完成,在对生活的描述方面,最大的困难无疑是对生活的体验,而不是自己看书没人指导。
7.很重要的一点,你的段落(或者叫场景,幕)必须在你的描述下有镜头感,这和文字作家不同,他们的最终产品靠读者自己的想象完成,而电影的最终产品是一个个镜头。所以对画面,构图的美术要求一个专业的编剧是要有所积累的。
8.当然就故事本身,很大的方面还是文学那一套。除了编剧技巧的书以外,还是广泛阅读文学作品比较有效,最好还能找到与之对应的影片,去对比对故事的选择和改编。此处推荐可比较的几个作品“马语者”,“冷山”,“看得见风景的房间”,“教父”。
9.你要想办法进入那个圈。现实的问题,有很多编剧,但是被改编或应用成电影的还是少数。很多人没有渠道。
最后推荐几本相关著作(迅雷上有下载):《作为文学的电影剧本》(美,温斯顿),《电视与银幕创作:从创意到签约》(美,布鲁姆),《电影语言》(法,马尔丹)。
最后衷心祝你成功。
另外,我记得《看电影》杂志以前有个小栏目《21天写剧本》,比较早了,但是很实用,不妨找找看。

㈤ 编剧是干什么的是写自己的剧本还是改别人的小说

都可以,不过有时修改他人作品需要获得授权。
编剧,主要以文字表述的形式版完成节目的整体权设计,既可原创故事,也可对已有的故事进行改编(个别须获得授权),一般创作好剧本后,编剧会将剧本交付导演审核,若未通过审核,则可与导演一同进行二次创作(剧本的修改权归编剧所有)。因为各种编剧所从事的职业领域不同,编剧一般分为:电影编剧、电视编剧、话剧编剧等。
编剧的大概能力是:
1、影视、戏剧、广告及专题片剧本的前期内容策划:题材选择,表现手法及方式创意。
2、编写剧本,即创作出故事、台词,主戏以及过场戏,突出故事中心,塑造人物性格。
3、把一定内容以剧本或稿本形式表现出来,掌握电视特性及创作规律,善于运用视听造型来表达事情。和导演一起研究剧本,做出修改,使其更加适合电视表现。

㈥ 关于剧本创作概述

觉得你说的概述可能是所谓的大纲吧!我不知道是否有正确的方法(说实话,我还没有做过一个“剧本”先写概述)。 虽然我认为我曾经努力这样做过。 我假设我的故事开始于一个想法。然后,我将把它分解为四个主要的节拍,突发事件,第1幕高潮,高潮第2幕,法3的高潮。 一旦我知道我的行为3的高潮,我可以把它作为重点.但是又违背了我的概述...我的第一个(真正的)脚本是我写了一大堆室内场景。 一个男人和一个女孩走过一座桥。两个家伙在营火边,一位...。等等,我发现这一帮我创作的角色,仍然自己向最终目标前进。 我写了这些场景,我研究了,开始退出研究故事大纲,我认为由故事角色来主导故事的发展可能更适合。 我写了这一幕形式,把它放进大纲。有时很合适,有时又不适合。 我知道很多人喜欢在创作钱做详细概述,可是我没有这样做。 我尝试过,这是一个教训,在徒劳,因为我认为是故事角色在推动故事的发展而不是我们编剧本人。 我们总是想要改变这个问题。 我不认为这是个大问题,因为我努力坚持我的观点,那就是角色推动故事发展,而不是编剧在主导故事的发展!

㈦ 王愿坚的创作经历

王愿坚自1952年开始发表短篇小说,其中《党费》、《粮食的故事》、《支队政委》等描写了老革命根据地人民的斗争;《七根火柴》、《三人行》、《赶队》等歌颂了红军二万五千里长征的英雄事迹;《普通劳动者》、《妈妈》、《休息》等塑造了老一辈革命家的形象。其它还有《早晨》《征途》和改编的电影文学剧本《闪闪的红星》等。1978年全国优秀短篇小说奖。王愿坚的成名作和代表作是《党费》,多次被选入中学语文课本,影响深远。
解放战争时先在部队文工团担任分队长,后担任感慨报社编辑和记者。这期间,写过一些小戏、演唱材料和新闻通讯。1947年加入中国共产党。1952年任《解放军文艺》编辑。次年,到福建东山岛采访时,访问了老革命根据地,见到了一些红军老战士、老游击队员和在白色恐怖下坚持斗争的地下工作者,听到了许多壮丽动人的故事,激发了创作热情。
1954年3月发表了报告文学《东山岛》,不久又写了他的第一篇小说《党费》。这篇小说描写女共产党员黄新在丈夫随红军长征去后,在极端困难的条件下组织群众坚持斗争,并千方百计腌制咸菜作为党费,支援山上的游击队,最后为保护同志和组织而献出了生命。此后又陆续写了《珍贵的纪念品》、《粮食的故事》等作品,1956年出版了短篇集《珍贵的纪念品》和《党费》。1956年至1966年,参加“解放军三十年征文”革命回忆录《星火燎原》的编辑工作,这期间,写了《后代》、《亲人》、《七根火柴》和《普通劳动者》等十多个短篇,后出版有短篇集《后代》和《亲人》。1959年,出版了十年作品选《普通劳动者》。1972年以后,曾多次去长征路上采访。
1974年,与陆柱国合作,将李心田的小说《闪闪的红星》改编成同名电影文学剧本,拍成电影后获全国少年儿童文艺创作二等奖。粉碎“江青反革命集团”后,写作了《路标》《足迹》《标准》等十多个短篇,描写了毛泽东、朱德、周恩来等老一辈无产阶级革命家在长征途中的一些感人事迹,其中的《足迹》获1978年全国优秀短篇小说奖。他是解放后成长起来的优秀短篇小说作家,他的作品多取材于第二次国内革命战争时期红军和老革命根据地人民的斗争生活,构思巧妙、主题鲜明、富有故事性,并善于抓住和捕捉典型的人物以及在其性格中闪光的优点来表现英雄人物的崇高精神,写得真切感人。他是中国作家协会和电影家协会的理事,“八一”电影制片厂的编剧。
王愿坚是解放后成长起来的作家。虽然他没有亲历第二次国内革命战争时期的斗争生活,但是他在做记者、编辑期间,接触了老一代革命者。1953年还访问过江西老革命根据地,到当年红军长征路上采访。这使他有可能表现第二次国内革命战争时期的史诗般的生活。从1954年起,他开始发表作品,有短篇小说集:《党费》、《后代》、《亲人》、《珍贵的纪念品》等。建国十周年时,出版了选集:《普通劳动者》。
解放战争期间,在华东野战军一个纵队的报社任编辑和记者。1947年入党,1952年调《解放军文艺》任编辑。1956年至1966年,参加革命回忆录《星火燎原》的编辑工作。1972年和1975年先后两次到长征路上采访。主要作品有短篇小说《党费》《粮食的故事》《七根火柴》《普通劳动者》《足迹》《路标》以及电影文学剧本《闪闪的红星》(与陆柱国合写)。《灯光》,被选入北师大版五年级下册语文课本第七单元第3课(略读课文),人教版义务教育六年级下册语文课本第三单元:灯光,第11课(略读课文) ,第52页到54页。九年义务教育五年级下册语文课本第19课,第86到88页。《三人行》被选入冀教版语文六年级下册第八课(略读课文),第46页到51页。

㈧ 白衣剑少的编剧创作心得

编剧罗陵【摘自编剧blog】:
魔剑道少子‧白衣剑少:
白衣剑少算是我写少年天才的开始,当初受命写他时,出场就是要铲除魔界最强高手,其实我知道写了这个一定会被骂,所以那时思考,以这样的少年,到底要如何才能赢魔魁?
内力、掌功,完全是不可能的,白衣会只有惨死的份,所以当时讲求速度,白衣唯有以最快的方式,且唯有那招三式连环才有赌胜的机会,这里,也是日後带出风之痕的剑法超快之原因。
而白衣剑少,原来剧本上我写是异端之子。
所谓异端,即是特立在一个区域,却非出身於此,格格不入又无法或缺的异端,他就是个矛头,所以白衣的个性沉默认真,不多求也不争夺,就因为「异端」,所以他是少子,而非太子。
即因他非诛天之子,但因感念诛天的养育提拔,所以忠诚於魔剑道,从无二心。白衣剑少也因身著白衣以其对自己的要求严苛,特别帮他加诸一个特色,洁癖。
白衣性好洁,曾经在一集剑理陪同出门执行任务时,白衣在河边梳发净身的场次,强调他的洁癖,也隐喻他不容许自己失败,以及洁身自爱的个性。
而白衣为出生就被弃街头的孤儿,诛天意外捡回白衣,并让好友风之痕授他武学,让左护法教其知识礼仪,所以白衣对风之痕与诛天是当做生父来看待,记得好像是龙图3X集了,有一幕写到风之痕与白衣分别的戏,在讲述人生,那一幕白衣看著风之痕,明明是咫尺近,却已是天涯海角,很喜欢那一段。
PS:我最自责的一件事,就是没将打魔魁那场说清楚,可是,有时碍於惯例,以及考虑到气氛,所以新角登场,有时实无法写如此详细……(泣)魔魁大人蒙受秒杀冤屈,是我那时还拿捏不好T_T。
第二後悔的是,当初白衣断後,让左护法带他走时,我有写到白衣举刀自刎的画面,我应该让他砍下去喷血的XD这样效果更好XD(误)

㈨ 白峰溪的戏剧创作历程是怎样的

1976年以后转入戏剧创作。1977年发表、演出了方言诗剧《窑洞灯火照千家》,由中国青年艺京剧院首演,后被改编为其他剧种,还被移植为歌剧、地方戏。1978年创作电视剧《哪个仙女下凡来》,由中央电视台少儿部播出。1979年与王景愚合作创作了话别《撩开你的面纱》,后在庆祝建国三十周年全国语剧观摩演出中获剧本创作二等奖。从1981年起,连续创作出被社会上称之为“女性三部曲”的话剧《明月初照人》、《风雨故人来》、《不知秋思在谁家》,三部话剧都采用古诗句为名,富有诗意。后来这三部以女性为题材的作品连续获得第一届、第二届、第三届《十月》文学奖。《不知秋思在谁家》还被选为1987年举行的首届中国艺术节的上演剧目。1985年应邀参加在美国康涅狄格州新伦敦市举行的奥尼尔戏剧中心年会,会上曾演出了她的剧作的片断。1988年再次赴美国出席在纽约州布法罗市举行的“第一届世界女剧作家会议”,同年又应纽约州府阿尔巴尼大学邀请讲学。现为中国戏剧家协会理事、北京市青少年教育协会理事、中国婚姻家庭研究会会员、中国青年艺术剧院一级编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