浮云导演
1. 世人千万种,浮云莫去求,斯人若彩虹,遇上方知有,是什么意思
释义:世上的人有万千种,天上的浮云不用强求,那特殊的人就好像雨后彩虹,遇到了才知道真的存在。
意思是这个世界的人和事千奇百怪,不用太过惊讶,而那些不属于我们的人和物就如同浮云般,无法强求也不用去强求,顺其自然就很好了。而生命中那个迟早会出现的特殊的人就如同天边的彩虹,在遇到前是无法相信存在的,而在遇到后才恍然明白真的存在着。
原句是
Some of us get dipped in flat, some in satin, some in gloss. But everyonce in a while you find someone who's iridescent, and when you do,nothing will ever compare.
有人住高楼,有人在深沟,有人光万丈,有人一身锈,世人万千种,浮云莫去求,斯人若彩虹,遇上方知有。
出自电影《怦然心动》。
(1)浮云导演扩展阅读:
《怦然心动》讲述了朱莉·贝克(玛德琳·卡罗尔饰)虔诚地相信三件事:树是圣洁的(特别是她最爱的梧桐树)、她在后院里饲养的鸡生出来的鸡蛋是最卫生的、以及总有一天她会和布莱斯·罗斯基(卡兰·麦克奥利菲饰)接吻。
二年级时在看到布莱斯的蓝眼睛那一瞬间,朱莉的心就被他击中了。不幸的是,布莱斯对她从来没有感觉。而且,他认为朱莉有点怪,怎么会有人把养鸡和坐在树下看成乐趣呢。
没想到,到了八年级,布莱斯开始觉得朱莉不同寻常的兴趣和对于家庭的自豪感使她显得很有魅力。而朱莉则开始觉得布莱斯漂亮的蓝眼睛也许和他本人一样其实很空洞,毕竟,怎么会有人不把别人对树和鸡的感情当回事呢?
2. 历届奥斯卡最佳导演奖及作品
2002——罗曼-波兰斯基(Roman Polanski ),《钢琴师》
2001——朗.霍华德 (Ron Howard),《美丽心灵》
2000——斯蒂芬·索德伯格,《角斗士》(《Gladiator》)
1999--萨姆.蒙迪斯 (Sam Mendes),《美国美人》(《American Beauty 》)
1998---Steven Spielberg (史提芬史匹堡),《Saving Private Ryan》(雷霆救兵)
1997---James Cameron(占士金马伦),《Titanic》(铁达尼号)
1996---Anthony Minghella (安东尼明格勒),《The English Patient》(别问我是谁)
1995---Mel Gibson(米路吉逊),《Braveheart》(惊世未了缘)
1994---Robert Zemeckis(罗拔森米基斯),《Forrest Gump》(阿甘正传)
1993---Steven Spielberg(史提芬史匹堡),《Schindler's List》(舒特拉的名单)
1992---Clint Eastwood(奇连伊士活),《Unforgiven》(豪情盖天)
1991---Jonathan Demme,《The Silence of the Lambs》(沉默的羔羊)
1990---Kevin Costner(奇云高士拿),《Dances With Wolves》(与狼共舞)
1989---Oliver Stone(奥利华史东),《Born On the Fourth of July》(生於七月四日)
1988---Barry Levinson,《Rain Man》(手足情未了)1987---Bernardo Bertolucci(贝托鲁奇),《The Last Emperor》(末代皇帝溥仪)
1986---Oliver Stone(奥利华史东),《Platoon》(杀戮战场)
1985---Sydney Pollack(薛尼波勒),《Out of Africa》(非洲之旅)
1984---Milos Forman(米路科曼),《Amadeus》(莫扎特传)
1983---James L.Brooks,《Terms of Endearment》(常在我心间)
1982---Richard Attenborough,《Gandhi》(甘地传)
1981---Warren Beatty(华伦比提),《Reds》(乱世情天)
1980---Robert Redford(罗拔烈福),《Ordinary People》(普通人)
1979---Robert Benton(罗拔宾顿),《Kramer Vs.Kramer》(克蓝玛对克蓝玛)
1978---Michael Cimino(米高斯明奴),《The Deer Hunter》(猎鹿者)
1977---Woody Allen(活地阿伦),《Annie Hall》(安莉荷尔)
1976---John G.Avildsen,《Rocky》(洛奇)
1975---Milos Forman(米路科曼),《One Flew Over the Cuckoo's Nest》(飞越疯人院)
1974---Fracis Ford Coppola(哥普拉),《The Godfather Part II》(教父续集)
1973---George Roy Hill,《The Sting》(老千计状元才)
1972---Bob Fosse,《Cabaret》(歌厅)
1971---William Friedkin,《The French Connection》(密探霹雳火)
1970---Franklin J.Schaffner,《Patton》(铁血将军巴顿)
1969---John Schlesinger,《Midnight Cowboy》(午夜牛郎)
1968---Carol Reed,《Oliver!》(新苦海孤雏)
1967---Mike Nichols,《The Graate》(毕业生)
1966---Fred Zinnemann,《A Man for All Seasons》
1965---Robert Wise(罗拔韦斯),《The Sound of Music》(仙乐飘飘处处闻)
1964---George Cukor,《My Fair Lady》(窈窕淑女)
1963---Tony Richardson,《Tom Jones》
1962---David Lean,《Lawrence of Arabia》(沙漠枭雄)
1961---Robert Wise and Jerome Robbins,《West Side Story》(梦断城西)
1960---Billy Wilder,《The Apartment》(桃色公寓)
1959---William Wyler,《Ben-Hur》(宾墟)
1958---Vicente Minnelli,《Gigi》(金粉世界)
1957---David Lean,《The Bridge On the River Kwai》(桂河桥)
1956---George Stevens,《Giant》(巨人)
1955---Delbert Mann,《Marty》(君子好逑)
1954---Elia Kazan,《On the Waterfront》(码头风云)
1953---Fred Zinnemann,《From Here To Eternity》(红粉忠魂未了缘)
1952---John Ford,《The Quiet Man》(蓬门今始为君开)
1951---George Stevens,《A Place in the Sun》
1950---Joseph L.Mankiewicz,《All About Eve》(彗星美人)
1949---Joseph L.Mankiewicz,《A Letter to Three Wives》
1948---John Huston,《The Treasure of the Sierra Madre》
1947---Elia Kazan,《Gentleman's Agreement》
1946---William Wyler,《The Best Years of Our Lives》
1945---Billy Wilder,《The Lost Weekend》
1944---Leo McCarey,《Going My Way》(与我同行)
1943---Michael Curtiz,《Casablanca》(北非碟影)
1942---William Wyler,《Mrs.Miniver》(忠勇之家)
1941---John Ford,《How Green Was My Valley》
1940---John Ford,《The Grapes of Wrath》
1939---Victor Fleming,《Gone With the Wind》(乱世佳人)
1938---Frank Capra,《You Can't Take It With You》
1937---Leo McCarey,《The Awful Truth》
1936---Frank Capra,《Mr.Deeds Goes To Town》
1935---John Ford,《The Informer》
1934---Frank Capra,《It Happened One Night》(一夜风流)
1932/33---Frank Lloyd,《Cavalcade》
1931/32---Frank Borzage,《Bad Girl》
1930/31---Norman Taurog,《Skippy》
1929/30---Lewis Milestone,《All Quiet On the Western Front》(西线无战事)
1928/29---Frank Lloyd,《The Divine Lady》
1927/28---Lewis Milestone,《Two Arabian Knights
回答:grape2004-08-07 10:16:41 2001-2002---朗-霍华德(Ron Howard)执导《美丽心灵》
2000---斯蒂芬·索德伯格
1999---山姆-曼德斯(《美国丽人》)
1998--- Steven Spielberg (史提芬史匹堡),《Saving Private Ryan》(雷霆救兵)
1997--- James Cameron(占士金马伦) ,《Titanic》(铁达尼号)
1996--- Anthony Minghella (安东尼明格勒),《The English Patient》(别问我是谁)
1995---Mel Gibson(米路吉逊),《Braveheart》(惊世未了缘)
1994---Robert Zemeckis(罗拔森米基斯),《Forrest Gump》(阿甘正传)
1993---Steven Spielberg(史提芬史匹堡),《Schindler's List》(舒特拉的名单)
1992---Clint Eastwood(奇连伊士活) ,《Unforgiven》(豪情盖天)
1991---Jonathan Demme,《The Silence of the Lambs》(沉默的羔羊)
1990---Kevin Costner(奇云高士拿) ,《Dances With Wolves》(与狼共舞)
1989---Oliver Stone(奥利华史东) ,《Born On the Fourth of July》(生於七月四日)
1988---Barry Levinson,《Rain Man》(手足情未了) 1987---Bernardo Bertolucci(贝托鲁奇),《The Last Emperor》(末代皇帝溥仪)
1986---Oliver Stone(奥利华史东) ,《Platoon》(杀戮战场)
1985---Sydney Pollack(薛尼波勒),《Out of Africa》(非洲之旅)
1984---Milos Forman(米路科曼),《Amadeus》(莫扎特传)
1983---James L. Brooks,《Terms of Endearment》(常在我心间)
1982---Richard Attenborough,《Gandhi》(甘地传)
1981---Warren Beatty(华伦比提),《Reds》(乱世情天)
1980---Robert Redford(罗拔烈福),《Ordinary People》(普通人)
1979---Robert Benton(罗拔宾顿),《Kramer Vs. Kramer》(克蓝玛对克蓝玛)
1978---Michael Cimino(米高斯明奴) ,《The Deer Hunter》(猎鹿者)
1977---Woody Allen(活地阿伦),《Annie Hall》(安莉荷尔)
1976---John G. Avildsen,《Rocky》(洛奇)
1975---Milos Forman(米路科曼),《One Flew Over the Cuckoo's Nest》(飞越疯人院)
1974---Fracis Ford Coppola(哥普拉) ,《The Godfather Part II》(教父续集)
1973---George Roy Hill,《The Sting》(老千计状元才)
1972---Bob Fosse,《Cabaret》(歌厅)
1971---William Friedkin,《The French Connection》(密探霹雳火)
1970---Franklin J. Schaffner,《Patton》(铁血将军巴顿)
1969---John Schlesinger,《Midnight Cowboy》(午夜牛郎)
1968---Carol Reed,《Oliver!》(新苦海孤雏)
1967---Mike Nichols,《The Graate》(毕业生)
1966---Fred Zinnemann,《A Man for All Seasons》
1965---Robert Wise(罗拔韦斯),《The Sound of Music》(仙乐飘飘处处闻)
1964---George Cukor,《My Fair Lady》(窈窕淑女)
1963---Tony Richardson,《Tom Jones》
1962---David Lean,《Lawrence of Arabia》(沙漠枭雄)
1961---Robert Wise and Jerome Robbins,《West Side Story》(梦断城西)
1960---Billy Wilder,《The Apartment》(桃色公寓)
1959---William Wyler,《Ben-Hur》(宾墟)
1958---Vicente Minnelli,《Gigi》(金粉世界)
1957---David Lean,《The Bridge On the River Kwai》(桂河桥)
1956---George Stevens,《Giant》(巨人)
1955---Delbert Mann,《Marty》(君子好逑)
1954---Elia Kazan,《On the Waterfront》(码头风云)
1953---Fred Zinnemann,《From Here To Eternity》(红粉忠魂未了缘)
1952---John Ford,《The Quiet Man》(蓬门今始为君开)
1951---George Stevens,《A Place in the Sun》
1950---Joseph L. Mankiewicz,《All About Eve》(彗星美人)
1949---Joseph L. Mankiewicz,《A Letter to Three Wives》
1948---John Huston,《The Treasure of the Sierra Madre》
1947---Elia Kazan,《Gentleman's Agreement》
1946---William Wyler,《The Best Years of Our Lives》
1945---Billy Wilder,《The Lost Weekend》
1944---Leo McCarey,《Going My Way》(与我同行)
1943---Michael Curtiz,《Casablanca》(北非碟影)
1942---William Wyler,《Mrs. Miniver》(忠勇之家)
1941---John Ford,《How Green Was My Valley》
1940---John Ford,《The Grapes of Wrath》
1939---Victor Fleming,《Gone With the Wind》(乱世佳人)
1938---Frank Capra,《You Can't Take It With You》
1937---Leo McCarey,《The Awful Truth》
1936---Frank Capra,《Mr. Deeds Goes To Town》
1935---John Ford,《The Informer》
1934---Frank Capra,《It Happened One Night》(一夜风流)
1932/33---Frank Lloyd,《Cavalcade》
1931/32---Frank Borzage,《Bad Girl》
1930/31---Norman Taurog,《Skippy》
1929/30---Lewis Milestone,《All Quiet On the Western Front》(西线无战事)
1928/29---Frank Lloyd,《The Divine Lady》
1927/28---Lewis Milestone,《Two Arabian Knights》回答:雨天2004-08-07 10:35:02 71.届(1997-1998)
斯蒂芬·斯皮尔伯格Steven Spielberg――《拯救大兵瑞恩》SAVING PRIVATE RYAN
70.(1996-1997)
詹姆斯·卡梅隆James Cameron――《泰坦尼克号》TITANIC
69.(1995-1996)
安东尼·明格拉Anthony Minghella――《英国病人》THE ENGLISH PATIENT
68.(1994-1995)
梅尔·吉布森Mel Gibson――《勇敢的心》BRAVEHEART
67.(1993-1994)
罗伯特·泽梅基斯Robert Zemeckis――《阿甘正传》FORREST GUMP
66.(1992-1993)
斯蒂芬·斯皮尔伯格Steven Spielberg――《辛德勒的名单》SCHINDLER'S LIST
65.(1991-1992)
克林特·伊斯特伍德Clint Eastwood――《不可饶恕》UNFORGIVEN
64(1990-1991)
乔纳森·德米Jonathan Demme――《沉默的羔羊》THE SILENCE OF THE LAMBS
63.(1989-1990)
凯文·科斯特纳Kevin Costner――《与狼共舞》DANCES WITH WOLVES
62.(1988-1989)
奥利佛·斯通Oliver Stone――《生于七月四日》BORN ON THE FOURTH OF JULY
61.(1987-1988)
巴里·莱文森Barry Levinson ――《雨人》RAIN MAN
60.(1986-1987)
伯纳多·伯托鲁西Bernardo Bertolucci――《末代皇帝》THE LAST EMPEROR
59.(1985-1986)
奥利佛·斯通Oliver Stone――《野战排》PLATOON
58.(1984-1985)
西德尼·波拉克Sydney Pollack——《走出非洲》OUT OF AFRICA
57.(1983-1984)
麦洛斯·弗曼Milos Forman――《莫扎特》AMADEUS
56.(1982-1983)
詹姆士· L· 布鲁克斯James L· Brooks――《母女情深》TERMS OF ENDEARMENT
55.(1981-1982)
理查德·阿坦伯洛Richard Attenborough――《甘地》GANDHI
54.(1980-1981)
沃伦·比蒂Warren Beatty――《赤色分子》REDS
53.(1979-1980)
罗伯特·雷德福Robert Redford――《普通人》ORDINARY PEOPLE
52.(1978-1979)
罗伯特·本顿Robert Benton――《克莱默夫妇》KRAMER VS· KRAMER
51.(1977-1978)
迈克尔·西米诺Michael Cimino――《猎鹿人》THE DEER HUNTER
50.(1976-1977)
伍迪·艾伦Woody Allen――《安妮·霍尔》ANNIE HALL
49.(1975-1976)
约翰· G· 阿维尔德森John G· Avildsen――《洛基》ROCKY
48.(1974-1975)
麦洛斯·弗曼Milos Forman――《飞越疯人院》ONE FLEW OVER THE CUCKOO'S NEST
47.(1973-1974)
弗朗西斯·福特·科波拉Francis Ford Coppola――《教父 II》 THE GODFATHER PART II
46.(1972-1973)
乔治·罗伊·希尔George Roy Hill――《骗》THE STING
45.(1971-1972)
鲍勃·弗斯Bob Fosse ――《歌厅》CABARET
44.(1970-1971)
威廉·弗莱德金William Friedkin――《法国贩毒网》THE FRENCH CONNECTION
43.(1969-1970)
弗兰克林· J· 沙夫纳Franklin J· Schaffner――《巴顿将军》PATTON
42.(1968-1969)
约翰·施莱星格John Schlesinger――《午夜牛郎》MIDNIGHT COWBOY
41.(1967-1968)
卡罗尔·里德Carol Reed――《奥利佛! 》OLIVER!
40.(1966-1967)
麦克·尼可尔斯Mike Nichols――《毕业生》THE GRADUATE
39.(1965-1966)
弗莱德·辛尼曼Fred Zinnemann――《四季之人》A MAN FOR ALL SEASONS
38.(1964-1965)
罗伯特·怀斯Robert Wise――《音乐之声》THE SOUND OF MUSIC
37.(1963-1964)
乔治·丘克George Cukor――《窈窕淑女》MY FAIR LADY
36.(1962-1963)
托尼·理查德森Tony Richardson――《汤姆·琼斯》TOM JONES
35.(1961-1962)
大卫·里恩David Lean――《阿拉伯的劳伦斯》LAWRENCE OF ARABIA
34.(1960-1961)
罗伯特·怀斯Robert Wise、杰罗姆·罗宾斯Jerome Robbins――《西区故事》WEST SIDE STORY
33.(1959-1960)
比利·威尔德Billy Wilder――《桃色公寓》THE APARTMENT
32.(1958-1959)
威廉·怀勒William Wyler――《宾虚》BEN-HUR
31.(1957-1958)
文森特·米尼利Vincente Minnelli――《琪琪》GIGI
30.(1956-1957)
大卫·里恩David Lean――《桂河大桥》THE BRIDGE ON THE RIVER KWAI
29.(1955-1956)
乔治·史蒂文斯George Stevens――《巨人》GIANT
28.(1954-1955)
戴尔伯特·曼Delbert Mann――《马蒂》MARTY
27.(1953-1954)
伊利亚·卡赞Elia Kazan――《码头风云》ON THE WATERFRONT
26.(1952-1953)
弗莱德·辛尼曼Fred Zinnemann――《永垂不朽》FROM HERE TO ETERNITY
25.(1951-1952)
约翰·福特John Ford――《默默无语的人》THE QUIET MAN
24.(1950-1951)
乔治·史蒂文斯George Stevens――《美国的悲剧》A PLACE IN THE SUN
23.(1949-1950)
约瑟夫· L· 曼基维兹Joseph L· Mankiewicz――《彗星美人》ALL ABOUT EVE
22.(1948-1949)
约瑟夫· L· 曼基维兹Joseph L· Mankiewicz――《三妻艳史》A LETTER TO THREE WIVES
21.(1947-1948)
约翰·哈斯顿John Huston――《宝石岭》THE TREASURE OF THE SIERRA MADRE
20.(1946-1947)
伊利亚·卡赞Elia Kazan――《君子协定》GENTLEMAN'S AGREEMENT
19.(1945-1946)
威廉·怀勒William Wyler――《黄金时代》THE BEST YEARS OF OUR LIVES
18.(1944-1945)
比利·威尔德Billy Wilder――《失去的周末》THE LOST WEEKEND
17.(1943-1944)
莱奥·麦克卡雷Leo McCarey――《与我同行》GOING MY WAY
16.(1942-1943)
迈克尔·科蒂斯Michael Curtiz――《卡萨布兰卡》CASABLANCA
15.(1941-1942)
威廉·怀勒William Wyler――《忠勇之家》MRS· MINIVER
14.(1940-1941)
约翰·福特John Ford――《青碧山谷》HOW GREEN WAS MY VALLEY
13.(1939-1940)
约翰·福特John Ford――《怒火之花》THE GRAPES OF WRATH
12.(1938-1939)
维克多·弗莱明Victor Fleming――《乱世佳人》GONE WITH THE WIND
11.(1937-1938)
弗兰克·卡普拉Frank Capra――《浮生若梦》YOU CAN'T TAKE IT WITH YOU
10.(1936-1937)
莱奥·麦克卡雷Leo McCarey――《春闺风月》THE AWFUL TRUTH
9.(1935-1936)
弗兰克·卡普拉Frank Capra――《富贵浮云》MR· DEEDS GOES TO TOWN
8.(1934-1935)
约翰·福特John Ford――《告密者》THE INFORMER
7.(1933-1934)
弗兰克·卡普拉Frank Capra――《一夜风流》IT HAPPENED ONE NIGHT
6.(1932-1933)
弗兰克·罗伊德Frank Lloyd――《乱世春秋》CAVALCADE
5.(1931-1932)
弗兰克·波萨奇Frank Borzage――《坏女郎》BAD GIRL
4.(1930-1931)
诺曼·陶洛格Norman Taurog――《淘哥儿》SKIPPY
3.(1929-1930)
路易斯·麦尔斯通Lewis Milestone――《西线无战事》ALL QUIET ON THE WESTERN FRONT
2.(1928-1929)
弗兰克·罗伊德――《薄命花》 THE DIVINE LADY
1.(1927-1928)
路易斯·麦尔斯通Lewis Milestone――《两个阿拉伯骑士》TWO ARABIAN KNIGHTS
3. 易志乐的影视作品
《浮云》导演:许鞍华 饰村长
《呆佬拜寿》导演:谷德昭 饰三公子
《花季·雨季》导演:威健 饰余父
《无言的界碑》导演:王凤奎 饰逃犯
《老港正传》导演:赵良骏 饰二叔
《麻雀飞龙》导演:元奎 饰杨先生 《瑞莲》导演:张有齐 饰郑金旺
《下南洋》导演:沈好放 饰阿根
《烟海沉浮》导演:姜峰 饰区德刚
《澳门档案》导演:郜南 饰张伯
《梅艳芳菲》导演:赵宝刚 饰汪老板
《那个年代》导演:杜云萍 饰贾半仙
《御家厨》导演:胡明凯 饰寿全公公
《绝地苍狼》导演:雷瑞林 饰周鹏
《阿友正传》导演:赵崇基 饰张大夫
《搭莲王爷》导演:李良成 饰胡双
4. 中国最垃圾的导演是谁
朱延平
朱延平,通常是指台湾1980-90年代最重要的喜剧电影导演之一的朱延平,男,生于安徽,毕业于台湾东吴大学英语系,执导作品高达百余部。
作品评价最受评论界反感的是,朱延平的作品通常都有严重重复与抄袭情形;另外,剧情过于老套不求创新,也是作品在近年来逐渐失去台湾观众缘的主因之一。2004年更发生两部电影在台北市票房仅新台币两千元左右,即只有十余位观众购票入场。
2010年朱延平表达愿意提供陈锐(陈凯伦之子,因成立帮派、暴力讨债等羁押)机会进入演艺圈而招致舆论批评。
同时他也在2011年1月24日在台湾录制《沈春华Life Show》节目中的时候承认,“刺陵票房太差,都是自己把周杰伦和林志玲给害了,让他们变成票房毒药”,周杰伦因为《刺陵》这部电影,让他在电影观感上严重受挫。豆瓣观众评分更是低得吓人,只有3.7分[1]
王晶
他是香港电影圈内无人不晓的人物,从影20多年来,出自他手中的电影作品多达160多部,为此他理直气壮地断言,自己是香港电影史上的“数量之王”。但是从近年来看,他的电影毫无新意,剧本无新意,可以说是连爆米花式的电影都算不上。
综上所述,个人觉得以上两位导演,可算是中国目前较差的导演。
5. 高分悬赏电影 浮云 (55年高峰秀子) 观看地址 或者文件
中文名称:浮云
名称:Ukigumo
英文别名:Floating Clouds
上映日期:1955年1月15日 日本
片长:123 min
国家/地区:日本
对白语言:日语
色彩:黑白
混音:Mono
导演: 成濑巳喜男
编剧: Fumiko Hayashi novel 水木洋子
制作:藤本真澄
脚本:水木洋子
摄影:玉井正夫
音乐:斋藤一郎
主演:高峰秀子、森雅之中、北千枝子、冈田茉莉子、山形勋、加东大介
剧情梗概:
《浮云》,由高峰秀子扮演林芙美子悲剧原作中的女主角。故事讲述一个年轻的女人在战争期间(绵延到战后)与一个已婚的男人的爱情故事。
家有妻室的富冈兼吉是农林部的接枝师,战争时期被派往日本侵略下的印度,担任管理森林资源的工作。与一名因遭到表兄强奸而主动要求来这里当打字员的幸田雪子的相恋。战争结束后,富冈向雪子保证回到日本便与妻子离婚后她一起生活。不久,雪子回到日本找到雪冈,富冈惊慌失措,向她解释没有离婚的原因。雪子只好默默离去,借了一间破旧的仓房住下。富冈又来找雪子,俩人缠绵的情感仍然藕断丝连。富冈经营事业失败,带着雪子来到伊香堡温泉,又与温泉酒吧老板的妻子阿势发生了关系,雪子一气之下回到了东京。后来她发现自己怀了孕,又去找富冈。这时的富冈已和阿势同居。雪子又一次陷入困境,她只好借钱将孩子打掉。阿势被她丈夫杀死后,走投无路的富冈又来找雪子,雪子再一次原谅了富冈。此时,富冈的妻子已死,他又回到了农林部并被派往尾久岛工作。雪子和他同行,途中雪子患病,不久便死去。富冈兼吉百感交集,抚尸恸哭……
日本电影旬报评选的100部最佳日本电影第二名
2005年对日本影坛来说可说是不寻常的一年,今年有多位片厂时代叱咤风云的大师级导演迎来百年诞辰,如擅拍武士题材的稻垣浩,描绘市井男女微妙情感的丰田四郎(碟市出过他的《夫妇善哉》),还有以现实主义笔触专营女性内心世界的成濑巳喜男。
本周末(8月20日)是成濑百年诞辰正日,日本各地都举行纪念活动向大师致敬,其中东京国立近代美术馆从本周末起集中展映61部成濑名作,这是自1979年以来日本最大规模的成濑回顾展。华人地区也有相当多的成濑影迷,自7月9日开始,香港国际电影节协会一连12个星期播放成濑的12部代表作,并邀得著名影评人舒琪、汤祯兆及李焯桃等主持讲座。而在台湾,12月桃园县也会举办一次成濑影展,上映他的10部作品。
碟市方面的重头戏是东宝公司分别于7月22日和8月26日分两集精选发行《成濑巳喜男东宝杰作选》DVD,收录10部作品,这是迄今为止最大规模也是最精致的成濑作品数码化,相信不久即可与本地影迷见面。
成濑有多威王家卫侯孝贤都Fan他
成濑巳喜男在日本电影史上与沟口健二、小津安二郎、黑泽明并称“四大巨匠”,王家卫将他的《浮云》列为心目中第一位的电影,《花样年华》里不难看出它的影子;侯孝贤更是坦言,“喜欢成濑更胜过小津”。
与小津的简洁相反,成濑讲究镜头多变,对各种电影技巧亦积极尝试、大胆创新。他被誉为“女性映画”巨匠,擅长刻画女性心理,展现女性如浮云般飘零的命运。在日本《电影旬报》评选的日本百年百部佳片中,共有四部影片出自成濑巳喜男,比小津及沟口健二还要多。
畸零人心事 林芙美子惊鸿一瞥
森田玉在《生命》中说她梦见林芙美子,参加一个马戏团,上演撑着伞走钢丝的节目。钢丝摇摇晃晃,她差点一脚踏空,然后拼命稳住脚回来原来的位置。观众拍手喝彩,她却打了个冷战,“我悲从中来”。
林芙美子是谁?日本的一个女作家,人称“日本的萧红”,时代背景与个人经历正和萧红相同,其生涯命运可想而知。我知道她,当然拜成濑巳喜男的电影所赐。成濑的电影有五部改编自她的作品,部部均是杰作,其中《浮云》《放浪记》《晚菊》更是杰作的高峰。
成濑《放浪记》改编自她的自传性作品,刻画了她自出生后颠沛流离的一生:自小随做货郎的父母过着颠沛流离的流浪生涯,做过很多工作:货郎,店员,女佣,女招待……居无定所,饥一餐饱一餐。因为喜爱写作,结识了不少作家,并先后和两个作家同居,试图以写作来维持生活,当然象萧红的际遇一样悲酸。电影中可以看到了最凄酸的场面是,每当家中穷得揭不开锅,她唯有次次出入欢场,作卖笑生涯,却被丈夫拳打脚踢……她曾数次暗夜徘徊于墓地。萧红说:“我一生最大的痛苦和不幸却是因为我是女人”,林芙美子也说过,男人都不是好东西,并发誓如有来生,绝不会再与作家结婚。
一次偶然机会,林芙美子以自己的经历写成的自传体日记小说《放浪记》出版,一举成名(至今已出版三十五版),获得 昭和期(1925-1988)日本女性文学第一杰作 之美誉。森田玉说,林芙美子有出众的才华,比如两人去看锦纱图案展示会,林芙美子会对其中的一枚大编故事:“啊,怎么看都不像是锦纱花纹,是毛织品。那个琴套是乡下退役陆军大佐家八铺席客厅壁龛里悬挂的。弹琴的小姐是乡间少有的美人儿。年轻的书记官恋上了她,从菊花盛开的庭院前悄悄进来了。蓬松的发辫。碎花和服上的披肩雪白雪白的……”
一直不能明白,林芙美子为何正当盛年的四十八岁时候遽然逝世?读森田玉的文章,原来是这样的:“她就是仰仗着自己才华横溢的一腔热情,一刻也不停息地写啊写啊,最后死于写作之中。当时有种说法,认为将她逼上死路的是新闻媒体的非难,其实不是这样。她自己有着三年的约稿协定,看来她想独占所有杂志和报纸的小说专栏而疲于奔命吧。如果她稍微爱惜点身体,也许还会活得长久些,人们都替她惋惜。不过可以说,她的死很符合她,是一种生命的完成。”
难怪森田玉开头会有那个奇怪的梦。根本,她的写作就是在做危险的踩钢丝表演。电影《放浪记》有这样一个场景,未成名前,有家杂志向林芙美子和她的好友,另一位女作家约稿,规定谁写得好就采用谁的稿,那位女作家先写好,因为没空,便把稿给她叫她代交。林芙美子把那篇稿子压下了,将自己的交了上去,为的是换取几文稿费。她的作品发表了。后来那位作家朋友和她彻底诀裂。
终其一生,贫穷的阴影始终笼罩着她,即便成名以后,也始终摆脱不掉。写作成就了她,也害了她。
日本擅拍女性的电影导演很多,沟口健二,木下惠介,今村昌平,筱田正浩是其中表表者,但影评人唐纳德.里奇却认为惟有成濑巳喜男最能明白日本女性状况,最能尊重而细腻刻画其生存实境。成濑的成功其实不是偶然,除了其悲天悯人的心怀,寄有情于无情的静观自省,卓越的电影语言和风格表现,也包括高峰秀子等女演员的优秀演技,水木洋子等女编剧的创作,最重要的,还是得益于林芙美子的原著对女性命运刻划的巨大成功(成濑的最高杰作均改编自林芙美子作品绝非偶然)。成濑几乎是依靠全女班的协作,才拍出最好的女性电影。
只有连接 要的企鹅!!
6. 万能的百度-谁能给我<浮云>-阿基·考里斯马基的电影下载地址
链接:
《浮云世事》是阿基·考里斯马基执导的喜剧片,卡蒂·奥廷宁和卡里·瓦纳宁出演。
该片讲述了经济危机的到来让爱娜和凯瑞的家庭也陷入了危机的故事。
爱娜和凯瑞是一对感情十分要好的夫妻,他们一个是餐厅经理,一个是电车司机,尽管经济并不宽裕,甚至有些“紧巴巴”,但很显然,照此发展,两人的未来充满了光明和希望。
经济危机的到来让爱娜和凯瑞的家庭也陷入了危机,爱娜所在的餐厅破产倒闭,凯瑞在公司的“裁员抓阄”中不幸中彩,夫妻两人同时失去了工作,家里的贷款还未还完,生活露出了真实而残酷的面孔,爱娜和凯瑞不知该如何是好。虽然丢掉了工作,但夫妻两并没有丢掉斗志和尊严,为了生存,他们做出了种种努力,不幸的是,这些努力均以失败告终。在此走投无路之际,爱娜曾经的老板出现在了爱娜的面前,他带来了一个机会,它有可能坏的,但也有可能是好的。
7. 她是国家一级演员,曾为生子拒绝治病,离世后丈夫至今仍未娶,为什么
她就是李媛媛。
在中国还是有着许多令人敬佩的老一艺术家们,她们对戏份的追求可不是为了赚取报酬那么简单,而是到了一种融入戏份,甚至可以称为疯狂的地步。
男人并非都花心,关键看你遇到的是谁。总得来说,对于杨诚,遇到李媛媛这样好的女人后,他对婚姻有了更大的敬畏心,也有更想守护的柔软的心理!
8. 日本电影《浮云》的社会背景
日本电影《浮云》摄制于1955年的,被认为是成濑的颠峰之作,各种电影元素调配得所,而无任何修饰痕迹,境界高远,而又引人入胜,已臻化境。影片获第一届(1955)《电影旬报》最佳导演奖、最佳女演员奖(高峰秀子)、最佳男演员奖(森雅之)。在《电影旬报》评选的日本百年十部最佳电影中位居第二。
电影《浮云》是一部单声道黑白电影,由成濑已喜男导演,冈田茉莉子、森雅之、高峰秀子主演,于1955年1月15日上映。
小津安二郎曾说,他拍不出来的电影只有两部,那就是沟口健二的《祗园姐妹》和成濑的《浮云》。影片获第一届(1955)《电影旬报》最佳导演奖、最佳女演员奖(高峰秀子)、最佳男演员奖(森雅之)。在《电影旬报》评选的日本百年十部最佳电影中位居第二。深受后辈导演的推崇,是徐克、关锦鹏、许鞍华等最喜爱的十部电影之一。有人曾对《浮云》有这样的一句话点评“纠缠不清的男女爱恋;无助漂泊的世间命运。成濑巳喜男无法复制的经典。”
9. 求一份威力导演18破解版,和谐最主要,其他的都是浮云。
威力导演18破解版
亲测可用,详细的安装教程可参考下文操作
安装说明:
1如果你的电脑之前安装过威力导演系列软件,请先正常卸载,并清理注册表。
2安装前先编辑HOSTS文件,添加规则禁止联网,用记事本打开【C:】编写如下代码,保存;
127.0.0.1 cap.cyberlink.com
127.0.0.1 activation.cyberlink.com
3安装软件,按默认安装即可
4成功安装软件后,先不要运行软件,直接双击Reg Patch.reg添加注册表;
5以上就是威力导演18的详细安装教程。
10. 我国已故的喜剧演员叫什么之
【程之】影视演员,出生于书香门第,1928年随祖父举家迁至上海定居。少时受家庭影响,酷爱京剧,能拉会唱。从中学起,又迷上话剧,故在复旦大学经济系读完一年后,毅然辍学,投身舞台。从1944年起,先后在新联谊剧社、苦干剧团、中国演剧社、群力剧社等表演团体,参加了《北京人》、《名优之死》、《文天祥》、《林冲》、《俄罗斯问题》等剧的演出。1947年进文华影片公司,在《假凤虚凰》中饰演5号理发员,后又参加了《夜店》、《艳阳天》、《哀乐中年》、《腐蚀》、《我这一辈子》等影片的拍摄。?? 原名会春、春荪,祖籍湖南宁乡,1926年2月3日出生于湖北武昌,1928年随祖父举家迁至上海定居。程之出生于书香门第,祖父程颂万,号十发居士,精通诗词、书画、篆刻,清末曾任湖南岳麓书院学堂监督(院长),父亲程君谋,是著名京剧票友,曾灌制、出版唱片十余张,并整理、出版潭派代表剧目多出,五十年代末受聘为上海文史研究馆馆员。程之自幼喜爱京剧,六岁便无师自通学回了拉京胡,八岁到电台播音,唱京剧,十一岁时就灌制了京剧唱片《御果园》,从此便得到了“小大花脸”的雅号。1944年程之高中毕业后,考进复旦经济系。因他酷爱演剧,在复旦念书期间参加了由当时《申报》主办的筹募助学金的义演活动。义演的剧目是《富贵浮云》,导演是黄佐临先生。1945年1月1日,程之辍学,正式下海演话剧,加入了由黄佐临先生创导的苦干剧团,从此走上了他毕生为之奋斗的演艺生涯。1947年,程之进入文华影业公司。他参加拍摄的第一部影片是《假凤虚凰》,他在影片中扮演“五号理发师”,影片中五号理发师一段自拉自唱流行歌曲的戏,给观众留下了深刻的印象。接着程之又拍摄了《夜店》、《腐蚀》等十几部影片。1952年,上海八家私营电影公司合并,成立了上海联合电影制片厂。1953年“联影”并入了上海电影制片厂。在此期间,程之又先后参加了《我这一辈子》、《关连长》等影片的拍摄。其中程之在《我这一辈子》中扮演警察局长一角的出色演技,使他荣获了1956年中华人民共和国文化部第一次颁发的优秀表演奖银质奖章。从1953年到1966年文化大革命开始前的这十四年中,程之又参加拍摄了《鸡毛信》、《家》、《红日》、《魔术师的奇遇》、《铁窗烈火》、《飞刀华》、《沙漠追匪记》等二十余部影片。在五十年代中期,程之曾为捐献飞机大炮义演京剧《空城计》、《捉放曹》等,并为上海人民广播电台、福建人民广播电台录制了对台广播节目京剧清唱、相声等,为使台湾人民了解祖国、为增进海峡两岸的交流作出了贡献。1966年文化大革命开始,程之未能幸免,一夜之间由革命群众变成了“革命的对象”。1967年7月,他被勒令留厂察看,参加所谓的“学习班”,即变相的“隔离审查”,一关就是十个月。1968年5月,学习班结束。969年,电影系统大批人员下放到奉贤的“五七”干校劳动,程之仍作为“审查对象”,在“干校”劳动了四年。1973年,程之被列为第一批回厂参加工作的人员之一。回厂后,他即参加了影片《难忘的战斗》的拍摄。1975年1月1日,他又参加了上影演员剧团对外公演的话剧《春苗》,扮演重要角色“杜院长”,这是他从艺三十周年的纪念日。1978年程之参加了上影厂“文革”后第一部影片《特殊任务》的拍摄工作。随后,又拍摄了《儿子、孙子和种子》、《苦恼人的笑》、《他俩和她俩》等影片。与此同时,他还导演了话剧《甜蜜的事业》。1980年,程之参加了上影演员剧团的话剧《镀金》的演出;参加了影片《爱情啊,你姓什么》的拍摄。除了参加《笔中情》、《御马外传》等影片的拍摄外,还为影片《曙光》中的“贺龙”一角配音。1994年底,拍摄了《子夜》、《邮缘》、《开枪,为他送行》、《愁眉笑脸》、《风流局长》、《神猫与铁蜘蛛》等八十余部影片。导演了电视片《蠡湖烟绿》、《天下第一关》、《吃白》、《隐患》等;参加拍摄的电视剧有《电视塔下》小品系列、《西游记》(第六集)、《春蚕、秋收、残冬》、《立体交叉桥》、《阿Q和他的子孙》、《牡丹亭》、《哀乐江湖》、《咸菜街轶事》、《小绍兴传奇》等等;并改编、导演、主演了两集电视剧《名优之死》;导演了京剧电视艺术片《李逵探母》等。同时,程之还主持了上海电视台国际部《上海滩》栏目。程之从五十年代起,就为译制片配音。不少著名影片中,如《三剑客》、《王子复仇记》、《奥赛罗》、《牛虻》、《雾都孤儿》等,都留下了他极富魅力的声音。同时,他还为不少国产美术片配音、作曲、配唱,如《济公斗蟋蟀》、《茅山道士》、《三只狼》等,其中《三只狼》一片还获得国际大奖。程之的相声,不仅能说,而且会编,深受广大观众的喜爱。1961年,程之和于飞一起为周总理和陈毅副总理表演程之自己创作的相声《化妆、火葬》,赢得两位总理的开怀大笑。
178年程之参加了上影厂“文革”后第一部影片《特殊任务》的拍摄工作。随后,又拍摄了《儿子、孙子和种子》、《苦恼人的笑》、《他俩和她俩》等影片。与此同时,他还导演了话剧《甜蜜的事业》,在大众、徐汇、曹阳等剧院演出了近百场。1980年,程之参加了上影演员剧团的话剧《镀金》的演出,约四十余场;随后又参加了影片《爱情啊,你姓什么》的拍摄。拍摄过程中,与颜碧丽导演配合默契,为颜导演出了不少点子,使影片达到了理想的喜剧效果,被颜导誉称为“真正的电影演员”。当颜导接了下一部影片《笔中情》时,她亲自带着文学本来找程之,要求程之能对剧本作一全面整理、修改,以加强喜剧色彩。对颜导的信任和委托,程之欣然接受,并认真对待。后来,颜导就是根据程之的修改稿分的镜头。影片完成后,得到了厂领导的肯定。这期间,程之除了参加《笔中情》、《御马外传》等影片的拍摄外,还为影片《曙光》中的“贺龙”一角配音。对于程之不计名利,热忱工作等突出表现,他被上影厂评为“先进工作者”(1981年)。程之1995年在上海逝世。
以上内容来自:http://blog.sina.com.cn/s/blog_532c7e900102dy5w.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