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 区人大代表的职责是什么

1、要牢固树立主体意识

《代表法》规定,“地方各级人民代表大会代表,代表人民的利益和意志,依照宪法和法律赋予本级人民代表大会的各项职权,参加行使国家权力”。 代表不仅仅是一种荣誉,更是一种职务,一种责任,肩负着代表人民行使当家作主权利的神圣职责。

2、要真正做到为民代言

作为一名人大代表,要常怀亲民之心,时刻想群众之所想、急群众之所急,不使广大群众产生“陌生感”和“距离感”,切实做到“从群众中来、到群众中去”,营造代表和群众的和谐互动局面。

3、要模范带头服务发展

代表的履职是多方面、多层次的,除了要做好为民代言外,还应在服务本地经济社会发展,服从改革发展稳定大局中发挥好表率作用。

4、要切实提高履职能力

人大代表必须切实加强学习,通过学习不断提升自身整体素质,以适应形势的变化;不但要掌握本行业、本专业的知识,还应熟练掌握党的路线、方针和法律、法规;要根据自身实际,按需“进补”,努力使自身知识结构更加完善。



人大代表权利

1、本级人大常委会和“一府两院”的工作报告。本行政区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计划、财政预算执行情况的报告。本行政区政治、经济、教育、科学、文化、卫生、环境和资源保护、民政、民族工作的重大事项。

2、审议、选举国家机关领导人员和组成人员。审议被列入会议议程的各项议案,包括法律案。人大代表行使审议权,一般采取出席大会全体会议、参加代表团全体会议、参加小组会议等方式。

以上内容参考 人民网-人大代表应从四个方面履行好职责

B. 2021年新闻热点摘抄及点评怎么写

包含了三个层次;

一是内容新,它总是把第一次出现的新鲜事物呈现给观众。

二是认识新,它反映的思想,说明的问题具有新意;角度新,能从司空见惯的事物中发掘出新闻的东西。

消息之快,指消息凭借着一定的传播技术和手段,能迅速地与受众见面。消息之短,指消息篇幅简短。消息之实,指消息的主要任务是报道事实,是要依靠事实说话。消息写作结构:标题,消息头,导语,背景,主题,结尾。


(2)为民代言扩展阅读

1、论题的新闻性

先有新闻,再有评论,若议论不以新闻为依托、为由头就无所谓新闻评论,讲究时效性和价值性。

2、论理的新闻性

(1)贵在说理、怎样说理和说什么道理。

(2)新闻评论是有的放矢、就事论理的一种文体,就实论虚、析事明理是它的根本目的。

3、论说的公众性

(1)提出和解决的问题,是有现实意义,当前实际工作和日常生活中迫切的问题,人们最关心和最感兴趣的。

(2)立论客观、为民代言、为民立言,真正成为公民利益的代表者,正确舆论的传播者和引导者。

(3)论述方式和语言表达上也应当符合广大民众的特点和需要。

C. 甘鹏云的作品成果

熟谙湖北地方史志,热心搜求书籍,构“息园”藏书楼,藏书20万卷。和王葆心等人主纂《湖北文征》,其中元、明两代湖北文献由王、甘二人辑编。在京搜集抄选元明二朝湖北文士之文250余卷。总计《湖北文征》共550卷。晚年思想守旧,专以著述考证为业,所校刻、编定古籍几百卷,纂述数十种。刊行有《鲁文恪公集》、《竟陵先贤传》、《花影老人遗著》、《素风集拾遗》、《大隐楼集》、《潜庐类稿》、《经学源流考》、《潜江旧闻》、《崇雅堂书录》、《崇雅堂碑录》、《楚师儒传》、《潜江书征》、《随笔》等。
甘鹏云幼年时潜心学习,博览群书,在书法上下过苦功。他有正义感,青年时代曾揭露《中俄密约》的阴谋,为官后清正廉洁,力除弊端。晚年“为民代言”的幻想破灭,闭门著述,从事考据,在北京辟有“息园”藏书,成为全国著名的方志学家、藏书家。 熟谙湖北地方史志,热心搜求书籍,构“息园”、“潜庐”、“崇雅堂”等藏书楼,藏书20万卷。编辑有《崇雅堂书录》15卷。1923年,潜江发大水,“潜庐”10万卷藏书,付诸东流。搜集珍藏了从秦到清各代的碑拓4 110种,多写有跋识。和王葆心等人主纂《湖北文征》,其中元、明两代的湖北文献,由王、甘二人编辑。在京搜集抄选元、明二朝湖北文士之文250余卷,辑录湖北地区元、明、清三代文献,总计《湖北文征》共550卷。晚年思想逐渐守旧,专以著述考证为业,所校刻、编定古籍几百卷,纂述数十种。纂辑《崇雅堂丛书》2编28册24种,皆为地方先哲文献,刻印精美。
著作
民国二十一年(1932年)曾被聘为湖北省通志馆筹备处副主任,完成《方志商》一书,并主修《湖北文征》。著作甚多,藏书20万卷,搜集碑拓4110余种。

D. 直接引语和间接引语的作用 我说的是语文

直接引语在新闻中的作用

直接引语是新闻的重要组成部分,在新闻报道中到底有何重要作用?

1、增强新闻人情味、感染力。言为心声,在新闻中,直接引语最能传达出说话者的心情感受,感染读者。新闻中人物怎样说的,说了什么,有无隐含意思,恰当的直接引语完全能够表达出说话者的情感心态,即使这种情感比较复杂。可是,现在,随便翻开我国一份主流媒体报纸,便可发现越是重大的时政新闻,越是重要讲话,越是重要的外事报道,越是缺乏直接引语,越没有人情味、感染力。政治新闻难道写不出人情味吗?请看《人民日报》1988年4月17日报道邓小平会见菲律宾总统科·阿基诺的消息:

“欢迎你!你的两个女儿呢?”邓小平一见到阿基诺夫人,就亲切地问到。当姐妹俩走上前来时,邓小平慈爱地说:“可不可以叫我一声邓爷爷?”看到她们含羞点头答应,邓小平发出爽朗的笑声,说:“好,那我们就认亲了!”步入人民大会堂福建厅后,邓小平特地同阿基诺夫人和她的两个女儿照了张合影像。姐妹俩兴奋地说:“谢谢爷爷!”

中菲两位领导人的会见,就是在这种亲如家人的气氛中开始的。

……

会见过程中,邓小平拿起一支烟,对阿基诺夫人说:“我能抽烟吗?”阿基诺夫人含笑回答:“我不能对您说不可以抽,因为我不是这个国家的领导人。”“但是在菲律宾,我们内阁开会是不允许吸烟的。”

听到这番话,邓小平笑着向客人们透露:“这次开七届人大会议时我违反了一个规则。我习惯地拿起一支烟来,结果就有一个代表递条子提出批评,我只好马上接受。”

他的话引起了满场的笑声。

……③

相比“某日,某某在某地会见来访的某某,双方展开友好交谈。某某说,某某指出,某某强调,此外某某也指出。某某、某某等出席了会见”的外事宣传模式,上面的新闻报道怎能不吸引读者?
2、增强新闻真实性、现场感。哥伦比亚大学新闻学院的梅尔文·门彻(旧译:麦尔文·曼切尔)教授认为:“报道新闻应该进行‘展示’而非‘陈述’的定律就是:必须把直接引语写入新闻的重要部分。……此外,它还是一种帮助记者做到真实报道的手段,能使读者直接感受到新闻事件是否真实。总之,如果新闻中使用了直接引语,读者就可以这样推断:既然新闻事件的参与者在直接说话,那么这件事必定真实无疑。” ④

3、展示人物个性色彩。路透社曾有篇报道前南斯拉夫总统斯洛鲍丹·米洛舍维奇在海牙国际法庭受审的新闻,其中有一部分是这样写的:米洛舍维奇说,“就请您按照您接到的指示宣读判词吧,您不必让我把一份用7岁孩子的智力写成的判决从头听到尾。”

这位60岁的前南被黜总统还说:“请允许我自我纠正一下:那个7岁孩子是个7岁弱智孩子。”⑤

4、深化新闻主旨。有经验的记者在报道新闻时,往往引用一两句直接引语来回答读者强烈欲知而未知的事情原委和展示人的心路历程、情感,来弥补陈述事实的不足。记者能通过深入采访,用直接引语来阐释当事人的一些内心想法和行为背后的深层原因。重要、著名人物说的重要著名的话必须用直接引语凸显,这样不仅增强新闻报道的权威性,还给读者留下深刻的印象和无尽的思考空间。阿姆斯特朗(第一个登上月球的人)登上月球后说的话(报纸用直接引语报道):“这对一个人来说是走了一小步,但对人类来说是迈出了一大步”已成经典。“9·11”发生后3个月,布什总统在白宫发表讲话纪念遇难者,“每一个生命的消逝都熄灭了一个世界”的直接引语回荡在耳旁,发人深思。⑥美国新闻学者弗莱德·费德勒在《报纸新闻写作》一书中说:“引语能为新闻增添深度和细节。你可以先扼要地陈述一个观点,然后引用有关人士的话予以具体说明。”⑦一些记者在报道新闻尤其是突发性新闻的过程中,往往引用一些专家或者当事人的话来直接点明新闻的主旨,如此,直接引语在保证客观报道的情况下又能起到画龙点睛的作用。

5、借口说话,涵化立场。在新闻中,媒体利用直接引语可以表达出希望表达但又不便直接表达的立场和观点。列夫·托尔斯泰在形容其名著《战争与和平》的力量时,他说:“我不讲述,我不解释,我只是展现,让我的角色替我说话。”⑧海湾战争爆发后,美联社作出报道,其中有两句雷·戴维斯上校的直接引语:“这是一段正在谱写中的历史”和“我们已经在这里等了5个月,现在我们终于能做派我们来做的事情了”。⑨这两句直接引语不仅说出了战争的意义,而且表达了美军官兵的喜悦心情。

6、活泼版面,美化新闻。恰当使用直接引语能够美化新闻的篇章结构,在一大堆黑压压的陈述文字中穿插几句直接引语或对话能使新闻错落有致、活泼多姿,适当缓解读者的阅读压力,提高新闻的传播效果。直接引语能改变新闻的节奏和韵律,使板着的面孔骤然“多云转晴”。在内容方面,个性化的群众语言闪烁着或智慧或幽默的光芒,能使新闻事件更具戏剧化色彩,极大丰富新闻内涵。新闻老前辈穆青曾说:“我们的新闻报道如果充满了群众生动活泼的语言,文章就像加了味精一样,立即透出美味来。”人民群众是历史的创造者,自然也是语言的创造者,新闻中大量引用群众的带有生活气息的活泼语言不仅可以彻底改变新闻的八股文风,而且有利于汉语言的创新发展。活泼、睿智、幽默、生动语言的巧妙使用增强了新闻的动感、美感,使报道读起来齿颊留香。“把报道和引言的关系想成巧克力小甜饼或许有帮助:面饼是给予报道躯体的信息和转述,而引言则是你的采访对象的观点、深入看法、幽默或伤感所形成的美味的巧克力粒儿,星星点点散布在各处。”⑩

注释:

①李希光:《转型中的新闻学》,广州,南方日报出版社,2005

②④刘其中:《诤语良言》,北京,新华出版社,2003

③⑦孙世凯:《新闻写作系列谈》,北京,北京出版社,1993

⑤⑥⑨刘志宣:《新闻写作技艺》,上海,复旦大学出版社,2005

⑧(美)梅尔文·门彻:《新闻报道与写作》,展江主译,北京,华夏出版社,2003

⑩(美)谢丽尔·吉布斯、汤姆·瓦霍沃:《新闻采写教程》,姚清江、刘肇熙译,北京,新华出版社,2004

(作者单位:齐鲁晚报;大众日报)

来源:青年记者2007年第2期

下文的重点就是来分析受众对新闻语言提出的另一要求——“诚”。

新闻语言为何要“诚”

我们前面说过“诚”是一个具有明显情感色彩的道德概念。那么我们就从“情感”和“道德”的方向入手分析吧。

第一,情感在新闻中有着重要作用。有两家报纸报道了同一则消息,关于建筑队施工的质量问题。一家报纸的消息说:建筑队没有工程师,不按设计要求施工,出现严重质量问题,有关部门应给予查处。另一家报纸结尾处加了这样一段话:“这样的房屋搬进居民,总有一天要房倒屋塌,使住户死于非命,这样的建筑队,为了捞钱,不顾群众死活,真到了为非作歹的地步了。”前一家报纸出版后,没有引起太大的反响,而后一家的消息一见报,立即惊动有关方面,读者也纷纷写来尖锐的批评信件。[15] 一段话何以引起这样大的区别呢?这正是情感因素的作用。

受众,作为社会的主角,接受新闻的主体,因时间、对象而异,会对不同的新闻表现出不同的情绪反应,从而使新闻价值在他们那里形成不同程度的现实性。这样,新闻价值的大小也就和新闻的情感因素直接联系起来。就其本质而言,情感表明主体和客体之间的价值关系,使人们获得某种内心的满足,一定程度上说情感是人们生存的一种需要。新闻借助于情感会使受众更快地形成态度,实现新闻传播的一系列社会功能。所以,凡是富于情感因素的新闻都能在传播者和接受者之间产生心灵的交感,把受众的思考力调动起来,由“情动于衷”到“言导于行”,新闻通过充沛的情绪作用,达到了与受众进行思想的交流和行为的指导。

一篇好的新闻,应该由两部分组成,一是新闻事实,一是真心实意的情感,而这种“情感”就是我们所说的“诚”的一种外化形式。

第二,从新闻传播者的职业道德来看,需要对受众“以诚相待”。我们中华民族历来重视道德,古人云:太上立德,其次立功,其次立言。《左传》的作者左丘明提出一个著名论点,认为“德”是国家之基。可见“德”在我国的重要地位。每个新闻工作者也应当用新闻职业道德来规范自己的行为。在长期的实践中,我们的新闻工作已经形成优良的道德传统,比如全心全意为人民服务的宗旨;坚持真实性原则;深入实际,尊重实践;还有反映群众的愿望和呼声等等道德准则,必然要求我们的新闻工作者“以诚相待”他们的受众,这种“诚”主要表现的新闻传播本身上,而新闻语言是连接传播者和受众的纽带,自然非“诚”不可。

“诚”中介入的主观因素是否违背了新闻的客观性原则

新闻必须是“真实”“客观”的,“诚”的要求包含着“情感因素”,情感是主观的,提倡新闻语言要“诚”岂不是把新闻语言和文学语言混为一谈,而削弱新闻的客观性吗?其实新闻事实的客观性并不排斥感情倾向,两者处理得好,是相得益彰的。

第一、纯客观的新闻报道是不存在的,任何新闻传播都介入了主观因素。传播者总是有一定阶级立场,有一定是非、爱憎观念,有不同的观察问题的角度,所以在新闻报道中,如何选择事实?选择哪些事实?怎样报道这些事实?一千个记者会有一千种方法,这就是主观性在起作用。美国学着艾尔弗雷德·A·克罗威尔说:“客观性在事实的新闻里是神话而已,是不存在的,得不到的。” [16] 由此看来,任何新闻都是主观和客观的统一,不过主观性要来源并服从于客观性。

第二,情感因素的主观性和新闻的客观性在客观报道的方法中必然能够,而且也应该统一起来。我们这里讲的“情感”是不知不觉渗入客观事实之中的。情感流露得自然得体,使受众在接受新闻信息的过程中潜移默化地被感染。比如记者在报道我国奥运健儿夺冠时措辞兴奋,能传递扬眉吐气之感,从而振奋民心;在报道贪官污吏时言语严厉,是为民代言,而感化民气。事和情总是相随而生,相易而变,受众在接受事实信息的时候也在接受情感信息。关键是这情感是否能沿着事实“自然流露”。

如何让新闻语言“诚”起来

第一,从新闻传播效果的角度来看,新闻语言要努力追求与受众的理解上的一致性,从而使受众对新闻的接收转变为正确的接受。这既是实现传播效果的需要,也是传播者道德内省的需要。

黄旦教授把新闻接收的过程分为三个阶段:接触新闻阶段、意义转换阶段和接受阶段。[17]新闻传播效果产生于传播过程的终端,因而接收是产生效果的首要条件.但有了接收并不等于产生影响,只有那些过关斩将、被大脑接受的新闻,才称得上是有效果的。意义转换阶段连接着接收和接受,而新闻语言在其中起着重要作用。只有尽力做到表达上和理解上的一致性,至少是相似性,才能使传收双方真正的得以沟通,产生共鸣;相反,表达上的笨拙,词义本身的多义性,就为理解的不一致提供了客观条件。

上面所提到的目前对新闻语言的研究,如“通俗”、“简洁”等等要求,就是符合“一致性”要求的。作为大众传播的新闻载体,面对千百万的读者、观众、听众,唯有使用深入浅出、明白易懂的语言来传播信息,才能为广大受众正确理解和接受,从而使新闻传播更好的为受众服务。

我们说是“道德内省的需要”,又为何意呢?有些传播者为了某种利益有意模糊歪曲事实,或者避重就轻,或者用些歧义的语言。比如 最近某家娱乐报纸有篇报道的标题是《陆毅透露将娶鲍蕾》,而报道中几乎全部的篇幅是讲,演员陆毅在广州为其首本个人写真举行签售会,直到最后一行字,陆毅回答记者问题时提了:和鲍蕾感情稳定,可能30岁之后会考虑结婚。这样的误导受众的语言和“问心无愧”“明明白白”的新闻语言之间就成了道德问题了。

所以,“通俗易懂”、“简洁明白”是新闻语言“诚”起来的第一个要求。

第二,从新闻价值的角度来看,新闻语言要包含尽可能多的信息量,以消除受众认识上的不确定性。这既是新闻本身提高质量的需要,同样也是传播者职业道德的要求。

所谓新闻价值,就是新闻能在多大程度上满足社会对之需要。[18] 它是新闻事实对社会的作用和意义,体现着新闻本身与社会需要之间的关系,也是我们在新闻传播过程中不断追求的东西。这种“需要”的满足只有通过“信息分享”过程中“知”与“不知”矛盾的解决来实现。而新闻的信息量就是消除受众不确定性内容的数量,新闻信息量是新闻价值总体水平高低的标志之一。

信息量体现在内容和表现形式两方面.如果一篇新闻价值很高的报道,语言冗长拖沓,显然会在节奏上影响原有的信息量。如果本就是一篇娱乐受众的花边新闻,用了凝固在一个情节上的细致描写,比如有篇报道杀人案的消息,原本只要将事情来龙去脉讲清楚就可以了,但报道中却“浓墨重彩”地描述案发现场,死者如何的惨相。这样的新闻语言就毫无新闻信息量可言了。

唐朝的刘知己说:“文约而事丰,此述作之尤美者也。”(《史通·叙事》)新闻作品,特别是消息往往只有几百字,既短又要给人以尽可能多的信息量,在语言的运用上只能精练。语言精练了,如果枯燥乏味也不行,这就要求语言丰富而精练。毛泽东同志的《我三十万大军胜利南度长江》就是这样一篇脍炙人口的名篇。

介于这样的认识,我们提出新闻语言要有“精练”和“丰富明快”,这是让新闻语言“诚”起来的第二个要求。

第三,从新闻社会功能的角度来看,新闻语言要努力达到与受众情感上的共融性,这不仅是实现新闻社会功能的需要,也是人性情感的需要。

新闻的社会功能就是新闻对社会的作用,新闻事业的社会功能概括起来有: 1、沟通情况、提供信息,2、进行宣传、整合社会,3、舆论监督,4、知识教育,等等。传播者要使受众明之以事,晓之以理,更要动之以情,要使传播者和受众在感情上产生共鸣.这种情感的共融不仅仅是一种感受力量,更重要的是可以成为一种动力,推动新闻传播的社会功能的实现,特别是以宣传力量唤起人们行动,以情的感化达到宣传、教育和整合社会的目的。相反如果缺乏情感和亲和力,受众可能就不会太买帐了。

比如,20世纪90年代以来,随着我国媒介市场竞争的加剧,不少党报发行量呈逐年下滑趋势。究其原因,作为主流媒体的党报在发挥指导、宣传作用的时候,缺乏情感上的共融性,亲和力不足是重要因素之一。所以现在许多同志都认识到党报改革的一条重要的路子就是要增强硬新闻的可读性及亲和力,实现硬新闻语言的“软化”。

新闻语言如何实现与受众情感上的共融呢?李白有句诗:“清水出芙蓉,天然去雕饰。” 我们所追求这种情感上的共融也要流露得自然得体,使受众在接受新闻信息的过程中潜移默化地被感染。新闻的语言不一定要有华丽的词藻,不刻意摆着华而不实的花架子,也不用做作的情感来骗得受众的同情,我们要的新闻语言是朴素、实在,就要是“有真意,去粉饰,勿卖弄”的。

因而,“朴实无华”又“真心实意”的语言是让新闻语言“诚”起来的第三个要求。

新闻语言要“诚”起来,要努力追求与受众的理解上的一致性,要追求包含尽可能多的信息量,要努力达到与受众情感上的共融性,新闻语言要“真心实意”地对待受众,真正体现一个“诚”字。有人可能会提出疑义了:如今是竞争的社会,新闻事业即便不完全为了赚钱,也是有双重属性,即上层建筑属性和信息产业属性的,是“事业性质,企业管理” ,[19] 如此“真心实意”地为受众着想,如何参与竞争呢?

新闻语言的“诚”增加了竞争中的“筹码”

《孟子·离娄上》中有组著名命题:“桀纣之失天下也,失其民也;失其民者,失其心也。得天下有道:得其民,斯得天下矣;得其民有道:得其心,斯得民矣。” 孟子“得民心得天下”,翻译成现代语言,就是争取公众是赢得胜利的关键,赢得了公众支持就赢得了绝对的竞争优势。孟子是首次提出“三维竞争”这个概念的。

在人类生活中存在两种不同类型的竞争:一类,胜负取决于双方实力的较量,衡量的标准是客观的;比如体育比赛。另一类,胜负取决于第三方的裁定,衡量的标准是主观的。比如竞选时的公众选票。

我们的新闻事业的竞争事实上是一种“三维竞争”,增加了对受众的吸引力就增加了对同行的竞争力。或者干脆说,竞争力就来源于对受众的吸引力,因为双方的胜负最终得由新闻传播的对象——受众来裁定的。当传播者以“真心实意”的方式为受众着想,像对待自己一样对待受众的时候,相信有思维、有判断的活生生的人们,不会没有感知的。

所以,我们相信对新闻语言“诚”的要求不仅仅是一个理想化的标准,或者只是傻傻地去“赔钱”,它应当是可以成为一个现实的衡量标准和在竞争中的“筹码”的。

1、4、8、13《新闻写作方法论》第228页,第231页,第20页,第235页,艾丰著,北京人民日报出版社,1993出版

2、14《新闻采访写作》第344页,第347页,张默主编,武汉大学出版社,2000年1月版

3《新闻语言分析》 第8页 ,蓝鸿文 马向伍著,中国物资出版社,1989年出版

5《语言学教程》 26页 王振昆 谢文庆著 ,北京外语教学与研究出版社 1998年2月

6、7、17、18 《新闻传播学》 第140页,第205页,第231页,第159页,黄旦著,杭州大学出版社,1997年9月第二版)

9《辞海》 第159页,上海辞书出版社,1989年版

10《略论中国哲学范畴的演变》,见《中国哲学范畴集》,张岱年著,人民出版社1985年版

11、12 转引自《中日儒学史上“诚”范畴之比较》,王家骅 ,《南开学报》1992年第6期

15 转引自《新闻写作中的情感因素》 刘建明,《新闻学论集》第十二辑 第116页,中国人民大学新闻系编,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1987年出版

16 转引自《新闻写作教程》 第390页,邝云妙著

19《新闻学导论》 第92页,李良荣著,高等教育出版社,1999年10月第一版

E. 如何做一个优秀的人大代表

要做一名合格而且优秀的人大代表,就必须牢记重托,认真学习,依法履职,深入了解社情民意,了解当前人民群众关注的热点、难点问题,广泛征集议案、建议,向国家机关部门反映人民呼声,履行作为一名人大代表应尽的职责与义务。
一、内强素质,外树形象 。强化学习意识,奠定履职基础。为了能够正确行使人大代表权力,不辜负人民的重托,坚持自我加压,潜心学习,在参加各级人大常委会组织的人大代表活动之前,事先学习相关知识,了解相关部门的工作职能与职责范围,从而使建言献策更有针对性、实效性和准确性,进而提高人大代表工作的能力和水准。 不断增强人大代表意识,努力提高执行人大代表职务的自觉性和主动性。作为人大代表,要想提出质量高的建议,就要积极参加代表活动,掌握第一手资料,做好广泛而深入的调查研究,使建议有情况、有分析、有具体可操作性。
二、牢记重托,为民代言 。坚持做到对每一次代表工作都心怀敬意,积极参与各级人大常委会组织的视察、调研、执法评议等活动,恪尽职守,正确处理好“代表谁、为了谁”的问题。 积极将下情上述,在力所能及的范围内,尽职尽责地把人民群众托付的事办好。
三、围绕中心,建言献策 。人大代表作为国家权力机关的组成人员,其作用应体现在参与决策、协助监督、反映民意等诸多方面。要珍惜法律赋予人大代表的权利与义务,一如既往地履行好人民赋予的职责,牢记重托,不辱使命,做人民的光荣使者,为党和人民做出新的更大的贡献。

F. 甘鹏云的人物生平

甘鹏云(1862—1941),字翼父,号药憔或月樵,湖北省潜江市城关镇人。
6岁起先后就读于潜江史公书院、传经书院。小时候因家庭贫困常借书抄读。喜读经史,酷爱书法。每日晨起,悬腕临碑,七年不间断,后形成自己的书法风格。1884年他参加县试名列前茅,其后在潜江设“深柳读书堂”授徒,一时弟子云集,从学者众。
1888年4月,入武昌经心书院、两湖书院学习,完成《两汉说易征存》、《公羊学述》、《菱湖日记》等著作。《中俄密约》签定后,他撰文揭露密约的阴谋,并责问:“荡荡神州,拱手让人,谁为厉阶,祸我中国?”
1903年中进士。此后废除科举,遂有“末科进士”之称。始授工部主事衔,入进士馆学政治法律三年。1906年留学日本早稻田大学,1908年回国后入度支部(财政部),旋以监理身份赴黑龙江吉林理事。民国成立后,历任杀虎关税务官监督、吉林国税厅厅长、财政部佥事、山西烟酒公卖局局长兼山西清理官产处处长等职。无论是在清廷还是民国为官,皆能恪尽职守,廉洁奉公,严于律己,剔除弊端。
1917年6月,张勋复辟,晋督阎锡山独立,甘鹏云对变幻莫测的政局深感失望,遂辞了所兼各职,亲老归养,定居北京。1919年至1921年曾三次致书湖北当局,所提建议未被点赞。至此,“为民代言”的幻想彻底破灭,此后闭门专事著述。
1932年4月被聘为湖北省通志馆筹备处副主任,此期间写完了《方志商》一书。同时主修《湖北文征》,辑录湖北地区元、明、清三代文献,成书550卷。甘鹏云一生的著作可分为校刻、编订、纂述、著述、诗歌等多种形式,不少于50种。此外搜集珍藏了从秦到清各代的碑拓4110余种,多写有跋识。在北京的书舍“息园”,搜集藏书达20万卷。
1941年12月在北京病逝,终年79岁。
一生描述
甘鹏云幼时家贫,读书不辍,喜好经史、书法。先后在潜江史公书院、传经书院就读。中式县试后,入武昌经心书院、两湖书院。光绪二十九年(1903年)中进士,授工部主事,入进士馆学习政法。光绪三十二年(1906年)赴日本早稻田大学留学。两年后回国,入度支部,不久以监理身份赴黑龙江、吉林任职。
民国成立,历任杀虎关税务官监督、吉林国税厅厅长、财政部佥事等职,又改山西省烟酒公卖局局长,兼任山西清理官产处处长。民国六年(1917年)张勋复辟后,阎锡山在山西宣布独立,甘鹏云对政局失望,辞职归养,在北京定居,闭门著述。民国三十年(1941年)12月在北京病逝,享年79岁。

G. "挖坑"代表背后还有多少"坑

于李宝俊而言,“人大代表”这个身份是不是成了他的护身符,成了他耍赖的资本?如果不是私挖地下室挖塌了大街,这样的“老赖”是不是还会继续赖在人大代表的位置上?
如果不是私挖地下室导致道路坍塌引发的围观,徐州人大代表李宝俊身上到底有多少“坑”,外人恐怕还不会得知。1月31日,徐州市人大常委会确认“人大代表李宝俊的辞职报告合法有效”,这意味着李的人大代表资格已自行终止。但后续的调查发现,过去的十年间,李宝俊曾卷入徐州官场腐败窝案,因行贿徐州市泉山区落马区委书记被调查,名字被写入公诉文书,最终却全身而退;就在去年11月,李甚至因债务纠纷被徐州市中院“限制高消费”。
轰动京城的“挖坑”事件败露后,李宝俊“诚恳道歉、闪电辞职、卸责内弟”,这一系列动作流畅完美。不过,公众更关心的是人大代表李宝俊身上那些刚刚见光的“暗疮”:身陷官场腐败窝案,为何能全身而退?拖欠货款等致诉讼缠身,人大代表为何还能一直当下去?
剥离人大代表的“光环”后,李宝俊的“底色”布满瑕疵。除了之前谜一般从腐败窝案中全身而退之外,在徐州市两级法院公开的判决文书中,仅2014年,涉及李宝俊和其下属公司的判决多达20起。李宝俊还因公司欠款涉诉,败诉后拒不履行生效判决被限制高消费,位列“老赖”名单之中?
“人民代表必须模范地遵守宪法和法律;在自己参加的生产、工作和社会活动中,协助宪法和法律的实施。”这是《代表法》第三条中的明确规定。人大代表要带头学法、懂法、守法。如此劣迹斑斑,到底是如何成为人大代表的?
于李宝俊而言,“人大代表”这个身份是不是成了他的护身符,成了他耍赖的资本?如果不是私挖地下室挖塌了大街,这样的老赖是不是还会继续赖在人大代表的位置上?这样水准的人大代表,又如何为民代言?
就算没有这些个说不清道不明的诉讼官司,李宝俊也不能算作是个称职的人大代表。他常年在北京和徐州间穿梭,忙于自己的生意,根本无暇履职。徐州市泉山区人大常委会人民代表工作委员会主任在接受采访时曾表示,“对李宝俊的议案没有印象”。很少履行人大代表的职责,又身负老赖标签,这样的人大代表,当地人大机构为何不对其劝辞?其中缘由,更值得反思。
一切的一切似乎都始于人大代表李宝俊在京城挖了一个“坑”,但是细究之下,李宝俊的背后似乎还有很多见不得光的“坑”,北京德胜门内大街的那个坑可以填平了事,而其他“坑”里藏着什么真相,必须继续挖一挖。

H. 《突围——国门初开的岁月》读后感

《突围》——读后感
作为首个中国企业案例系列,《突围》一书引以前车之鉴如何教你(企业)在国际化进程日益加快的今天可以长盛不衰。该书出于郎咸平教授,而书中案例大部分由香港中文大学的学生在其指导下完成,重点针对企业经营与战略管理和股市操控等课题的探讨。在我的感官世界里,郎教授是个直言不讳的人,而为民代言,披露现实的风格更加吸引我。
《突围》这本书大概写于2005年,反映上个世纪到本世纪初(2004年)国内外企业如何在经济发展的潮流中经历荣辱兴衰。概括的讲就是引用案例,通过理论和数据相结合的方式,并且站在客观一面分析各个企业为何在经济全球化过程中胜出或是淘汰的原因。本书共有四大部分,依次是战略分析、战略转型、战略整合和战略控制,而每一部分都有两章组成。9
第一部分“战略分析—我们在哪里?什么是企业应有的战略?”
郎咸平从目前国内的标杆性企业入手,寻找问题的症结所在,并放眼中国经济的大环境,论述“我们在哪里”和“未来的财富规律是什么”等问题。文章一开始就提起联想,联想在国际化进展裹足不前、主营的PC业务也无法继续提升的压力下,想到了多元化战略。但其结果依然遭遇瓶颈,时至目前(05年左右)尚未摆脱。在这里,郎教授告诉我们并非企业有资金就可以随意投资某个行业(IT),也不能高估自身的实力而盲目的制定计划(联想打入世界500强,几年内营业额从200亿增长到600亿)。由于联想在进入新业务时并没有详细的发展蓝图,未能加以善用和融合该资产导致其资产回报率从2001年的19%下降到2003年的12%。究其根本是因为联想始终抱着那个“哪个行业有潜力。就进入哪个行业”的惯体位性思维。别外一点,在谈到企业是“先做大再做强”还是”先做强再做大”的问题。联想试图通过收购而扩展义务,但结果是一周内联想的CAR由10%下跌至-6%,原因在于联想根基未深,电脑品牌的知名度也仅限于中国大陆,很难开拓海外市场。对此,他认为正确的思维是先做强,然后做大。联想作为一个向高科技迈进的企业,如果没有强大的技术支持而盲目扩大企业规模,其结果必然失败。
联想如果想进入世界500强,必须在一下几方面有所突围:
1、 认清事情的本质,选择正确的途径,而非盲目推崇和陷于僵化的思维——自主创新。
2、 对市场需求的变化的快速反应,控制成本,同时拥有一套完善的工序流程制度。
3、 拥有整体发展战略,引进海外专业人才,建立与战略想匹配的文化。
4、 解决多元化经营对企业主营业务的影响。
我们要认清中国企业的经营环境:金融政策尚未稳定;美国对于中国企业的态度捉摸不定;企业家对做大、做强的理念领悟不深。
现阶段国企是经济主流,如果把国企做好卖给大众然后让职业经理人介入,这就类似于英国的藏富于民,直接把财富由国有转给每个百姓。个人觉得这样做更好的杜绝贪污腐败的现象,在产权国有的前提下是很好的。这些年来,企业私有化进程不断推进,符合中国产权改革的现实情况。但是,问题在于法律缺位下的合法性和买卖双方自定价格的交易,致使国有财产流入私人口袋。因此,完善法律体质相当的重要和紧迫。
当金融政策掌握企业家的财富,国家该如何应对?对于这个问题,我很想知道答案。本书认为,不能通过加息解决物价指数居高不下的问题,调整利率在以控制经济过热为目的的宏观调控中没有什么效果。而提高利率会使对利息调整敏感度高的企业(私企)带来打击,从而导致经济衰退。最好的保护措施就是固定汇率制,这个“动作”企业办不到唯有国家能办到。
相对于联想,韩国的三星、LG、现代将对我们有所启示。就三星而论,它作为电子产业的后来者,完全认清企业与其花费大量的资金和时间去开发若干年后未必领先的产品和技术,不如花较少的资金直接购买目前最先进的技术和产品—IT技术是不可能被隐藏的。

I. 齐光瑞的《中华读书报》剧评:乡野的盛筵

阅读一本书,便是与另一个生命进行心灵的对话。这样的交流,有时很艰涩、有时很从容,有时更不免生出厌倦。从《风流村》、《万紫千红总是春》到《挥斥方遒》,我所获得的,是某种妙然心会的感觉。我的愉悦在于,透过这些跳动的文字,能够清晰捕捉到作者内心的体验,以及他所关注的来自于现实生活的丰富信息。这些生 动、诱人的话语借助小说、戏曲、电视剧本的形式传达出来,有如七盘八碗的农家盛筵,在腹内咕咕作响的黄昏,吊足了人的食欲和胃口。
以前曾零散地读过齐光瑞的一些作品,然而管中窥豹,难免片面。此次,他将上百万字的作品结集《齐光瑞文集》付梓,使我得以更全面地了解其人其文。单就他的写作方式而言,他是恪守传统的,笔端所流露的情致,俗中见雅,自有品相风骨。不求曲高难和,自写人生况味。作者的写作冲动,来源于活生生的现实。对于昔日的乡村生活,他极熟悉,因而写人状物,能够摄住要害。他所着力营构的乡野“浮世绘”,见情见性、有血有肉,均属于从自己皮肉里煎熬出来的东西,让人看了亲切。他对于沉浮于乡野人物的命运,更是给予充分关注。这种对乡野的审视,由于与城市生活的相互参照,在让他产生距离的同时,获得了认识上的突破。于是作品的内涵深化了,叙述的方式变得更客观、冷静,也更具审美效果。 在剧本《风流村中》,他率性展示着农村中人性的矛盾与冲突。在短篇小说《傲骨》中,他将那个有个性、有才华而又郁郁不得志的乡村教师写得生动传神,与其说是小说,还不如说是一篇极佳的人物散文。就题材言,光瑞的小说的视野是开阔的,他在《大金公主》中,由家乡的花园酒的传说落笔,讲述了一个动人的爱情的故事。在中篇小说《万紫千红总是春》、《我们的宿舍中》,他平静地讲述着几个年轻人的故事,在那些感情的悲欢离合后面,我们倒也不难看出,作者对于人生的理解。作者所认同的人物,其心性是纯净的,体现着某种传统。更值得注意的是,作者坚持一种为民代言的立场,将其对于美善的追求,融会于文字,在寄寓自身理想的同时,对于现实环境对人性的侵蚀又保持着深刻的反省。集中的数十篇微型小说更不乏精彩之处,篇幅短小,其中的所包容的信息却十分丰富。如果仔细阅读,你会发现作者很娴熟地运用各种叙述方式,用心地讲述着一个又一个的故事。 当更多的写手热衷于表现私人独白,光瑞则表现出了相当的定力。他觉得,将写作视同一种处事姿态,无论如何是有悖良知的。尽管随着时间的推移,有许多人渐渐疏远了文学,但是写作者本身,应当有独立的人格。他的写作,无形中具有了从容和大器。光瑞就职于光明日报社黑龙江记者站,为人诚恳、磊落,而顽强的、有根底的生命,总会将坚韧的根系深植于土地。透过这三本厚实的文集,不免让人心中有所感应。(肖冬)

J. 形势与政策 论文

写的少了点,希望能给你一点提示

假如我是人大代表,选举前,面对选民,我会发表一篇热情洋溢的演说,向他们倾诉在我当选后该如何为民代言。我不愿让选民只是记住了我的姓名,在选票上随意画上一个圈,我要让选民面对一个真实的我投下神圣的一票。我希望其他和我同台竞争的对手也一样在此发表演讲,而不是稀里糊涂地当选。这样,生活才更富有挑战,当选才更富有意义,履职才更有责任。
假如我是人大代表,在正式当选后我会加倍履行我演讲时的诺言。调查民意,搜集信息,认真加以整理,写成议案、建议、批评和意见,及时把选民的心声反映上去。哪怕我是一个最内向、最不爱说话的人,我也会在一年一次的人代会上慷慨陈词,畅所欲言,因为我知道,老百姓既然信任我,我岂能一言不发?
假如我是人大代表,每年我会向选民述职一次,向他们汇报我在当选期间的工作情况。因为我知道,选我为代表的选民们,他们信任我、关注我,他们太需要知道我在这一年里究竟做了什么。我也很挂念他们,我也想把许多话告诉这些选民。在我们相互交心后,选民们会告诉我在新的一年里该做什么,该怎样做,这之后,我会成熟许多。
假如我是人大代表,我会十分慎重地对待我的每一次举手表决。因为我知道,许多重大事项的决定,人事的任免,都和我这神圣的一票有关。我投票时所代表的不仅是自己,更多的是我身后千千万万的选民。
假如我是人大代表,我会像珍惜生命一样珍惜“人大代表”这个神圣的称谓。工作中兢兢业业,生活中遵纪守法。面对邪恶,仗义执言,宁为玉碎,不为瓦全;而对诱惑,洁身自好,头脑清醒。
假如我是人大代表,我一定同所有的人大代表一道,尽职尽责,为地方经济发展和民主法制建设贡献自己的光和热,用无愧于时代的不懈努力,迎接伟大祖国美好的明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