安纳苏斯代言
『壹』 青铜龙 vs死亡之翼 谁厉害死亡之翼的势力 和 基尔加丹的燃烧军团势力 谁更加厉害
LS 根据魔兽历史讲,是基丹强
虽说5只龙的级别和基尔加丹是同级别的,都是泰坦制造的
但是,5龙的实力是以各自的优点突出的,很明显,在《末日的回响》中 ,是龙结合了艾泽拉斯的保卫者,才把基尔加丹打回去。
基尔加丹想杀了死亡之翼不难
但是死亡之翼杀基丹,绝对不可能
萨格拉斯可以秒基丹,但是感觉基丹没那么容易死
在历史讲来,基尔加丹的实力还有层神秘的面纱
当年伊利丹逃避基尔加丹追杀,关闭了所有传送门,但是基尔加丹强行进入了外域,直接出现在伊利丹面前。伊利丹当时吓坏了,而曾经凯尔萨斯也感觉伊利丹这个办法逃避基尔加丹太过愚蠢
还有基尔加丹冲出太阳之井时,说的话,可以看出基尔加丹还有后台,野心也不会服从萨格拉斯的
目前到底欺诈者拥有多大的力量还是个谜,从他对伊利丹的最后通牒和出现在古尔丹面前的例子我们可以看出他是个幻术大师。如果认为那就是他力量的极限的话将是非常错误的。当然,他确切的力量水平和精确的能力有些什么都仍然是未知之数。
暴雪也可能把第一个资料片的BOSS,最后弄成最后资料片的BOSS
『贰』 安娜苏丝
你说的是这个品牌吗?安纳苏丝 ANNASUSI
很遗憾,它跟安娜苏(ANNASUI)一点关联都没有,完全是两个牌子。
安纳苏斯是一家国际服装时尚机构,品牌主设计师叫苏安娜,
『叁』 亚历山大东征时的著名战役
伊苏斯之战、高加米拉战役、吉达斯普河战役,
伊苏斯之战是波斯国王大流士与马其顿大帝亚历山大之间的一场决定性战役。伊苏斯自古以来就是兵家必争之地,自安纳托利亚到叙利亚和埃及的主要干道今天仍要走这里过。大流士在战前曾经听说说亚历山大已经病入膏肓,而这却是亚历山大的瞒天过海,当波 斯人以为马其顿军队将士气低落时,而亚历山大却带着几万大军出现在波斯人面前,这着实给波斯人精神上的打击。
高加米拉战役(The battle of Gaugamela),又译高加麦拉战役、高加美拉战役,或称高加米拉会战,指的是公元前三百三十一年十月一日马其顿帝国与波斯帝国在今巴比伦以北的高加米拉地区进行的一场战役。双方于此次战役皆投入巨大兵力,马其顿帝国尽倾麾下四万余部队,波斯帝国更是倾尽全国近百万兵力。虽然波斯帝国在战前做好了充足准备,但因时命不与与军心涣散,更加之马其顿军队的英勇善战和亚历山大大帝的正确指挥,波斯帝国终以十万余人的惨重伤亡败北,君主大流士三世也于战后被杀。马其顿帝国进占波斯帝国全部领土,波斯帝国灭亡。
吉达斯普河战役是公元前326年,在亚历山大东征中,马其顿王亚历山大的军队和印度王波罗斯的军队在吉达斯普河左岸进行的一场交战。
『肆』 伊苏斯战役的战役背景
公元前333年8月底,亚力山大征服小亚细亚腹地以后,立刻南下进军波斯帝国在小亚细亚最后的据点西里西亚(Cilicia)。波斯西里西亚总督阿萨姆(Arsames)继续诱敌深入,弃守金牛山脉上的险要山口,使得马其顿大军轻易进占首府塔苏斯(Tarsus)。与此同时,波斯王大流士亲率数十万大军从巴比伦出发,于9月初到达阿曼山脉东侧的索克依(Sochoi)严阵以待,打算利用这里的平原地形同亚力山大决战。波斯行省西里西亚位于安纳托利亚半岛东南角,是小亚细亚进入两河平原的门户,这里有金牛山脉(Taurus Mountains)环绕西、北两面,东面是南北走向的阿曼山脉(Amanus Ranges),山脉以东就是广袤的两河平原。阿曼山脉阻断了东西方向的交通,只有两个山口能够通行,一个是阿曼山口(Amanic Gate),位于山脉北部的伊苏斯河谷(Issus Valley)附近,另一个是叙利亚山口(Syrian Gate),在阿曼山口南面约100公里处。亚力山大到达西里西亚以后感染风寒卧床不起,修养了一个多月才复元。他派帕马尼奥率部南进,控制叙利亚山口,并打探波斯军队的动向。帕马尼奥军团在叙利亚山口西侧扎营,派出探马越过叙利亚山口向东侦查,很快发现驻扎在索克依的波斯大军。
亚力山大一向有料敌之先的能力,他接到帕马尼奥的探报,断定大流士将从南边的叙利亚山口通过。10月底,亚力山大将伤病员留在依苏斯的营地里,率领大部队向南行军60公里来到叙利亚山口,准备在这里利用地形阻击大流士的大军。正当亚力山大向叙利亚山口进军时,大流士却从索克依挥师北上,从阿曼山口顺利通过,占领了亚力山大留在伊苏斯的大营,俘虏了所有的伤兵员和物资,截断了亚力山大的后路。大流士将马其顿的伤病员全部剁去双手,放他们前去给亚力山大报信,然后从伊苏斯南进20公里,到皮纳罗河畔(Pinarus River)安营扎寨,严阵以待。伊苏斯战役就这样以亚力山大陷入绝境拉开序幕。
『伍』 罗马:全面战争的游戏设定
在看过那些战史之后,只怕任谁都会热血沸腾起来罢,现在,你便有了一个好机会——本作的历史从公元前270 年一直跨越到公元14 年,这一阶段正是罗马不断扩张,最终建立欧洲历史上最辉煌的庞大帝国的时期,罗马史上那些最著名的战役也都集中于此时——三次布匿战争、高卢战争、罗马内战等等——在游戏中玩家将亲身领略那段传奇的战争历史。
在游戏的大部分时间里——或者说是罗马的前期——那时罗马还是一个共和国,而作为将领的玩家则需要服从元老院派下的命令,完成扩大疆域、建造城市等各种各样的任务。游戏中会有迦太基人、希腊人、埃及人、高卢人等等超过 15 个不同的民族(国家)来阻挡罗马征服的脚步。
为了能全面地调控从行政管理一直到指挥作战的各个方面,游戏使用了宏观与微观结合的方法,在回合制的类《文明》战略模式里管理你庞大的帝国,修建城市与道路、管理政务、招募军队。而在罗马军队与敌人相遇作战时,则变成纯粹的即时战略游戏,指挥成千上万(这回可不是技术性地那么一说了,你便真的会有成千上万的军队去指挥)的士兵去粉碎帝国的敌人。
《罗马:全面战争》最令人惊异的地方便是其强劲的 3D 引擎, Creative Assembly 便号称可以支持一万个单位同时战斗,从今年 5 月 E3 上的展示来看——虽然我没真的去数罗马的方阵究竟有多少人——不过那战斗规模绝对可用空前来形容,场面之大足以让如今所有的即时战略游戏都相形见绌。而且游戏中的单位也并不乏细节,很难想象引擎是如何驱动数千个如此精细的士兵在同一个战场上来往厮杀的。
不止是如此,《罗马:全面战争》的引擎还能让地形在游戏的战略和战役模式中保持一致。你在战略模式的大地图中看到的山脉、丘陵、湖泊等等便都会原样出现在战役模式中。玩家可在战略模式里安排自己的军队守住那些重要的隘口,或是让他们潜伏在森林里以袭击途经的敌军。
另外一方面,引擎中引入的一些物理特性也使得战斗显得更加地真实激烈,游戏里的骑兵、战象之类的兵种将对步兵造成真实的冲击,你将看到披着铠甲的巨象像利斧一样势不可挡地劈开步兵的阵线,而非像寻常的游戏那样兵种的之间只是属性数字上的差别,不论怎么打都会变成一团混战。
事实上,今次《罗马:全面战争》便通过模拟真实的效果再现了那种最基本的兵种间互克的关系——就如同石头剪刀布那样,骑兵可以轻易地冲开弓箭手和轻步兵的队伍,让士兵陷入混乱。装备长枪和盾牌的步兵又能很好地阻止骑兵的进攻,而弓箭手则可以轻松地消灭移动缓慢的长枪兵。
俗话说,罗马不是一天建成的,某种角度来看《罗马:全面战争》便很好地印证了这句话,为了能完美再现这个庞大帝国的发家史, Creative Assembly 已经搞了四个年头了。眼下看来他们干得还不错,现在唯一的美中不足恐怕就是不能进行多人战略模式的对战了——不过据制作组的技术指导麦克·辛普森所说,真要那样还得再花上两年的时间才能完成。 罗马全面战争历史战役列表
原版:
The Battle of Lake Trasimene 特拉西梅诺湖战役,前217年,迦太基——罗马The Battle of Raphia拉菲亚战役,公元前217年,埃及——塞琉古The Battle of Lake Telamon 泰拉蒙战役,前225年,罗马——高卢Siege of Gergovia 日尔戈维亚围城战,前52年,高卢——罗马Battle of the River Trebia特雷比亚河战役,前218年,迦太基——罗马 游戏中设计了七大奇迹。当玩家占领奇迹所在地时会获得种种益处。
1:巴比伦空中花园
地点:塞琉西亚(美索不达米亚平原)
公元前604年-公元前562年间,美索不达米亚平原上有一个强盛的国家巴比伦,国王是尼布甲尼撒。国王有一位美丽的王妃叫阿密斯提,她来自一个多山的国家——米底,那里有着郁郁葱葱的原始森林。干燥的美索不达米亚平原上连树都少见,更没有森林。于是王妃“思乡成灾”,闷闷不乐。为治愈心上人的“思乡病”,尼布甲尼撒下令建造空中花园。
空中花园的遗址位于今天伊拉克首都巴格达西南方90公里。它不是真的悬在空中,而是建在120多平方米的石地基上,高度约为24米,比6层楼还高。花园就像多层生日蛋糕,由一层层面积逐次减小的平台组成。上面种满鲜花、树木,还建有溪流、瀑布、长廊和亭阁。
植物离不开水,必须有完善的供水系统。据推测,应该是由奴隶不停地推动某种齿轮系统,把水抽到花园最高层的储水池中,再经过人工河流逐层流下的。
如不采取措施,高层花园土壤中的水分会很快渗透光,整个花园的地基也会被水泡塌,所以还要有防渗漏的措施。科学家认为玄机就在花园的底部构造上。有人认为其中加入了芦苇、沥青等防水材料;有的则认为是包了一层铅板.
功用:增加所有城市农场的收入20%。
2:罗得岛巨人像
地点:罗德斯(罗得岛)
希腊的罗得岛是爱琴海通往地中海的门户。2000多年前,岛上有一个繁华的港口——罗德斯港。这里的商业十分发达,穿梭往来的商船每天都挤满了航道,一派热闹兴隆的景象。独特的地理位置和巨大的商业利益使罗得岛成了兵家必争之地,著名的罗得岛保卫战就发生在这里。
公元前305年,马其顿帝国出动4万大军(这已超过了当时岛上的人口总数)包围了罗德斯港。岛上居民联合起来共同抵抗侵略,经过艰苦战斗,罗得岛联邦赶跑了入侵者,缴获了敌人大量的兵器。为庆祝胜利,岛上居民决定用缴获的青铜兵器为自己的守护神——太阳神西里奥斯建一座雕像。
雕像大约于公元前282年完工,整体用大理石建成,表面用青铜包裹,内部用石头和铁柱加固,高约33米,与10层楼高的纽约自由女神像差不多。传说中雕像两腿分开站在港口入口处,过往船只都从雕像腿中间经过,从船上仰望宏伟的雕像,场面一定壮观吧。
公元前226年的大地震使这幢伟大的雕像从膝盖处折断,从此倒在了罗德斯港的岸边。“沉睡”了800多年后,公元654年,罗得岛被阿拉伯人入侵,残存的雕像被侵略者运到了叙利亚,从此便“杳无音讯”。
罗得岛太阳神像是七大奇迹中最神秘的一个,在短短56年间便倒下了。不过仅从这幅想像图中我们就能看出,它被称为七大奇迹之一应该是当之无愧的。
功能:增加海洋贸易收入40%
3:摩索拉斯陵墓
地点:哈斯卡拉苏斯(小亚细亚半岛西南端)
公元前4世纪,在今天的安纳托利亚高原西南部有一个卡里亚帝国,在摩索拉斯国王统治下,卡里亚盛极一时,罗德斯港就曾是卡里亚帝国的一部分。摩索拉斯还在世的时候,就开始为他和他的王后——阿尔特米西娅二世(同时也是他的妹妹)修建陵墓了。如今,强大的卡里亚帝国已不复存在,只有王陵的遗迹向世人讲述着帝国的传说。
规模浩大的陵墓于公元前353年建造完成。根据拉丁史学家大普林尼描述,这座建筑由三部分组成:地基是高19米,长39米,宽33米的平台;地基上是由36根柱子组成的爱奥尼亚式连拱廊,高11米;拱廊上是金字塔形屋顶,由24级台阶构成,象征着摩索拉斯的执政年限。陵墓顶端是摩索拉斯和王后驾驶四马战车的雕像。整座建筑高达45米!
除了宏伟的建筑外,摩索拉斯陵墓地基四周还有精美的雕塑。据记载,在其中的三处浮雕中,第一处表现的是马车,第二处是希腊人和亚马逊人作战的场景,第三处是拉皮提人和半人马怪兽之间的战斗。今天,在伦敦大英博物馆里,还保存着第二处雕像的残片。
公元12世纪,一场地震使陵墓受到重创。1402年,汪达尔骑兵攻占哈利卡纳苏斯,并在那里建起了圣·彼得要塞。16世纪初,为加固要塞,骑兵们把这座陵墓当成了采石场,摩索拉斯陵墓就这样渐渐被拆毁了。
功用:减少20%建筑时间,但是对所需时间5回合以下的建筑无效(也就是说把原来需6回合建成的建筑减少为5回合)。
4:阿尔忒弥斯神殿
地点:萨狄斯(小亚细亚半岛西端)
对古代的人们来说,狩猎可不是休闲娱乐项目,而是养家糊口的主要手段之一。因此,作为古希腊神话中的狩猎女神,阿尔忒弥斯深受希腊人民爱戴。为了表示对她的虔诚,大约在公元前550年,古希腊人修建了举世闻名的阿尔忒弥斯神殿。神殿坐落在古希腊城邦埃斐索斯境内,就在今天的土耳其西海岸。
阿尔忒弥斯神殿是当时世界上最大的大理石建筑,占地面积达6050平方米,比一个足球场还要大。整个神殿最著名的是内部的两排大理石立柱,至少106根,每根大约12至18米高。神殿内外均由当时著名的艺术家以铜、银、黄金及象牙等浮雕装饰,在华美奇丽的神殿中央有一个″U″形祭坛,摆放着阿尔忒弥斯女神的雕像,供人膜拜。
阿尔忒弥斯神殿曾经历过7次重建。公元前356年,神殿被大火烧毁,重建的时候,大理石立柱长度增加到了21.7米,并增添了13级阶梯围绕在旁边。公元5世纪前期,东罗马帝国占领了埃斐索斯,它的皇帝奥德修斯二世是个狂热的基督教信徒,根本不信什么狩猎女神。在奥德修斯的命令下,阿尔忒弥斯神殿被彻底摧毁,从此永远在世界上消失了。
功能:减少所有神庙的建筑费用30%
5:宙斯神像
地点:科林斯(巴尔干半岛南端)
公元前457年,在第1届奥林匹克运动会(公元前776年)的举办地——希腊奥林匹亚城,完工了一座巨大的雕像,这就是宙斯神像。宙斯是古希腊神话中的众神之神(差不多跟如来佛平级),为表示对他的崇拜而兴建的宙斯神像也是当时世界上最大的室内雕像。
宙斯神像是古希雕塑家菲迪亚斯的杰作。他用象牙制作宙斯神像的躯体,用黄金制成宙斯神像的长袍。神像头戴橄榄叶编织的环,右手握着由象牙和黄金制成的胜利女神像,左手拿着一把光彩夺目的权杖,权杖上停着一只威风凛凛的雄鹰。神像宝座的四周围绕着狮身人面像、胜利女神等神话人物。不包括宝座,仅神像就相当于4层楼的高度。
有一个有趣的传说,说在修建雕像的过程中,菲迪亚斯曾专程到奥林匹斯山,问宙斯对他的塑像是否满意。作为回答,天神降下了霹雳闪电,劈裂了神殿的走廊。
公元5年,宙斯神殿被一场大火摧毁。出于安全的考虑,幸免于难的宙斯神像被运到了君士坦丁堡。可终归是厄运难逃,公元462年又一场大火,将宙斯神像彻底焚毁。今天,我们能看到的就只有奥林匹亚城宙斯神殿的断壁残垣了。
功用:增加所有城市的治安度
6:亚历山大灯塔(法洛斯灯塔)
地点:亚历山大(尼罗河出海口)
在世界七大奇迹中,有一处奇迹最“高尚”,它既不是国王的陵墓,也不是神仙的塑像,更不是爱情的信物,而是完完全全为人民服务的。为感谢它“无私”的帮助,人们便用英雄亚历山大的名字来称呼它——亚历山大灯塔。
话说公元前290年前后,亚历山大港是当时古埃及的首都。但亚历山大港附近的海道十分危险,往来船只常因迷航而触礁沉没,人们叫苦连天。于是统治者便下令,在港口附近的法洛斯岛上兴建了这座灯塔。
亚历山大灯塔整体用白色大理石建造,共分为3层:最低的一层为四角柱,高55.9米;第二层为八角柱,高18.30米;而最高一层为圆柱,高7.30米。加上塔顶的海神波赛冬雕像,整座灯塔高达117米,是当时世上最高的建筑物。即使在今天,这个高度也相当于40层楼!
灯塔内部是螺旋形斜坡,通过这些斜坡,骡子把成桶的燃油运往塔顶。塔顶的房间内有一面能360度旋转的巨大的青铜反光镜。白天,镜子反射阳光;夜晚,镜子便反射石油燃烧的火光。据说火光能照射到56公里外的海道。
建成后的1000多年中,亚历山大灯塔“兢兢业业”指引着每一艘进出港口的船只,但人类却“恩将仇报”,毁坏了“劳苦功高”的法洛斯灯塔。公元850年,东罗马帝国与法洛斯岛上的穆斯林发生战争。由于站得高看得远,控制灯塔的伊斯兰军队总能及时发现来袭的敌人,这使罗马军队大伤脑筋。于是,罗马人便散布谣言,说灯塔下面埋有宝藏,贪婪的人们给亚历山大灯塔带来了难以修复的创伤。公元14世纪的大地震使本已“伤心欲绝”灯塔彻底损毁,成为除金字塔以外最后一个消失的奇迹。
功用:减少附近船只50%的沉没可能性,增加船只的最大航行距离。
7:埃及金字塔
地点:孟菲斯(尼罗河三角洲)
见证了4500多年间人类的发展历史,埃及金字塔仍然顽强地伫立在世人面前。作为七大奇迹之首,它不仅修建得最早,更是迄今惟一的“幸存者”。因此,尽管还有很多不解之谜,金字塔仍然是世界七大奇迹中人类最“熟”的一个。
埃及共有80多座金字塔,大多坐落在开罗附近的吉萨高原,修建于公元前2700——2500年之间。这些金字塔是古埃及第三王朝之后的历代法老(相当于中国的皇帝)为自己修建的陵墓。
金字塔是一种高大的锥体建筑物,底座四方形,每个侧面是三角形,样子就像汉字的“金”字,所以我们叫它金字塔。最大的一座金字塔是第四王朝法老胡夫的金字塔。
胡夫金字塔原高146.59米,在1888年巴黎埃菲尔铁塔建成以前,它一直是世界上最高的人工建筑。胡夫金字塔除了“大”得出奇之外,它建造的精细程度也令人吃惊。塔身石块之间,没有任何水泥之类的粘合物,而是一块石头直接“摞”在另一块石头上。每块石头都磨得很平,数千年过去了,今天,即使是锋利的刀刃也很难插入石块之间的缝隙!
金字塔另一块“招牌”就是著名的狮身人面像。在胡夫的儿子哈夫拉法老的金字塔旁,建有一个雕着哈夫拉的头部却配着狮子身体的大雕像。狮身是用石块砌成的,而整个人面像则是在一块巨大的天然岩石上凿成。作为法老陵墓的守护者,狮身人面像这班“岗”一“站”可就是4500多年!
功用:抵消埃及的文化差异(被占领的埃及城市不会再因文化差异而造成治安问题)
『陆』 希腊奥林匹克的宙斯神像
代叙利亚有一个叫做腓尼基的城邦国家。它西临地中海,东倚黎巴嫩山,北接小亚细亚,南连巴勒斯坦,是当时西亚海陆交通的枢纽。因此,腓尼基的航海和商业特别发达。2600多年前,腓尼基航海家们就完成了环绕整个非洲的航行。
常言道见多识广,公元前3世纪,腓尼基旅行家昂蒂帕克最早提出了“世界七大奇迹”的说法。昂蒂帕克总结沿途所见的7处最伟大的人造景观,称它们为“世界七大奇迹”:巴比伦空中花园、罗德斯岛太阳神雕像、摩索拉斯王陵墓、阿尔忒弥斯神殿、宙斯神像、法洛斯灯塔、埃及金字塔。
或因天灾,或为人祸,世界七大奇迹如今大都灰飞烟灭。今天,就让我们搭乘探索列车,沿着昂蒂帕克的足迹,去追寻那些早已消失的旷世奇观吧!
A爱在西元前——巴比伦空中花园
探访旅程的第一段是陆路,从昂蒂帕克“家”向东南走,穿过一望无际的沙漠,就到了梦幻般的空中花园。周杰伦有一首歌《爱在西元前》,仔细体会一下的话,这首歌与巴比伦空中花园还是颇有渊源的。
公元前604年-公元前562年间,美索不达米亚平原上有一个强盛的国家巴比伦,国王是尼布甲尼撒。国王有一位美丽的王妃叫阿密斯提,她来自一个多山的国家——米底,那里有着郁郁葱葱的原始森林。干燥的美索不达米亚平原上连树都少见,更没有森林。于是王妃“思乡成灾”,闷闷不乐。为治愈心上人的“思乡病”,尼布甲尼撒下令建造空中花园。
空中花园的遗址位于今天伊拉克首都巴格达西南方90公里。它不是真的悬在空中,而是建在120多平方米的石地基上,高度约为24米,比6层楼还高。花园就像多层生日蛋糕,由一层层面积逐次减小的平台组成。上面种满鲜花、树木,还建有溪流、瀑布、长廊和亭阁。
植物离不开水,必须有完善的供水系统。据推测,应该是由奴隶不停地推动某种齿轮系统,把水抽到花园最高层的储水池中,再经过人工河流逐层流下的。
如不采取措施,高层花园土壤中的水分会很快渗透光,整个花园的地基也会被水泡塌,所以还要有防渗漏的措施。科学家认为玄机就在花园的底部构造上。有人认为其中加入了芦苇、沥青等防水材料;有的则认为是包了一层铅板。
B胜利者守护神——罗德斯岛太阳神雕像
曾有一款有名的游戏叫《罗德斯岛战记》,游戏背景是著名的罗德斯岛战役,而我们接下来要探访的奇迹,就与这场战役有着直接的关系。
希腊的罗德斯岛是爱琴海通往地中海的门户。2000多年前,岛上有一个繁华的港口——罗德斯港。这里的商业十分发达,穿梭往来的商船每天都挤满了航道,一派热闹兴隆的景象。独特的地理位置和巨大的商业利益使罗德斯岛成了兵家必争之地,著名德罗德斯岛保卫战就发生在这里。
公元前305年,马其顿帝国出动4万大军(这已超过了当时岛上的人口总数)包围了罗德斯港。岛上居民联合起来共同抵抗侵略,经过艰苦战斗,罗德斯岛联邦赶跑了入侵者,缴获了敌人大量的兵器。为庆祝胜利,岛上居民决定用缴获的青铜兵器为自己的守护神——太阳神西里奥斯建一座雕像。
雕像大约于公元前282年完工,整体用大理石建成,表面用青铜包裹,内部用石头和铁柱加固,高约33米,与10层楼高的纽约自由女神像差不多。传说中雕像两腿分开站在港口入口处,过往船只都从雕像腿中间经过,从船上仰望宏伟的雕像,场面一定壮观吧。
公元前226年的大地震使这幢伟大的雕像从膝盖处折断,从此倒在了罗德斯港的岸边。“沉睡”了800多年后,公元654年,罗德斯岛被阿拉伯人入侵,残存的雕像被侵略者运到了叙利亚,从此便“杳无音讯”。
罗德斯岛太阳神像是七大奇迹中最神秘的一个,在短短56年间便倒下了。不过仅从这幅想像图中我们就能看出,它被称为七大奇迹之一应该是当之无愧的。
C帝国的传说——摩索拉斯陵墓
知道吗,Mausoleum(纪念堂)这个词,就源于摩索拉斯(Mauso1us)陵墓呢!
公元前4世纪,在今天的安纳托利亚高原西南部有一个卡里亚帝国,在摩索拉斯国王统治下,卡里亚盛极一时,罗德斯港就曾是卡里亚帝国的一部分。摩索拉斯还在世的时候,就开始为他和他的王后——阿尔特米西娅二世(同时也是他的妹妹)修建陵墓了。如今,强大的卡里亚帝国已不复存在,只有王陵的遗迹向世人讲述着帝国的传说。
规模浩大的陵墓于公元前353年建造完成。根据拉丁史学家大普林尼描述,这座建筑由三部分组成:地基是高19米,长39米,宽33米的平台;地基上是由36根柱子组成的爱奥尼亚式连拱廊,高11米;拱廊上是金字塔形屋顶,由24级台阶构成,象征着摩索拉斯的执政年限。陵墓顶端是摩索拉斯和王后驾驶四马战车的雕像。整座建筑高达45米!
除了宏伟的建筑外,摩索拉斯陵墓地基四周还有精美的雕塑。据记载,在其中的三处浮雕中,第一处表现的是马车,第二处是希腊人和亚马逊人作战的场景,第三处是拉皮提人和半人马怪兽之间的战斗。今天,在伦敦大英博物馆里,还保存着第二处雕像的残片。
公元12世纪,一场地震使陵墓受到重创。1402年,汪达尔骑兵攻占哈利卡纳苏斯,并在那里建起了圣·彼得要塞。16世纪初,为加固要塞,骑兵们把这座陵墓当成了采石场,摩索拉斯陵墓就这样渐渐被拆毁了。
D光照千秋的女神——阿尔忒弥斯神殿
沿着古腓尼基人的航线,从摩索拉斯墓继续向西北航行,就到了我们的下一站——
对古代的人们来说,狩猎可不是休闲娱乐项目,而是养家糊口的主要手段之一。因此,作为古希腊神话中的狩猎女神,阿尔忒弥斯深受希腊人民爱戴。为了表示对她的虔诚,大约在公元前550年,古希腊人修建了举世闻名的阿尔忒弥斯神殿。神殿坐落在古希腊城邦埃斐索斯境内,就在今天的土耳其西海岸。
阿尔忒弥斯神殿是当时世界上最大的大理石建筑,占地面积达6050平方米,比一个足球场还要大。整个神殿最著名的是内部的两排大理石立柱,至少106根,每根大约12至18米高。神殿内外均由当时著名的艺术家以铜、银、黄金及象牙等浮雕装饰,在华美奇丽的神殿中央有一个〃U〃形祭坛,摆放着阿尔忒弥斯女神的雕像,供人膜拜。
阿尔忒弥斯神殿曾经历过7次重建。公元前356年,神殿被大火烧毁,重建的时候,大理石立柱长度增加到了21.7米,并增添了13级阶梯围绕在旁边。公元5世纪前期,东罗马帝国占领了埃斐索斯,它的皇帝奥德修斯二世是个狂热的基督教信徒�根本不信什么狩猎女神。在奥德修斯的命令下,阿尔忒弥斯神殿被彻底摧毁,从此永远在世界上消失了。
E众神之神的光芒——宙斯神像
继续向西航行,隔着爱琴海与阿尔忒弥斯神殿遥遥相望的就是————宙斯神像
公元前457年,在第1届奥林匹克运动会(公元前776年)的举办地——希腊奥林匹亚城,完工了一座巨大的雕像,这就是宙斯神像。宙斯是古希腊神话中的众神之神(差不多跟如来佛平级),为表示对他的崇拜而兴建的宙斯神像也是当时世界上最大的室内雕像。
宙斯神像是古希雕塑家菲迪亚斯的杰作。他用象牙制作宙斯神像的躯体,用黄金制成宙斯神像的长袍。神像头戴橄榄叶编织的环,右手握着由象牙和黄金制成的胜利女神像,左手拿着一把光彩夺目的权杖,权杖上停着一只威风凛凛的雄鹰。神像宝座的四周围绕着狮身人面像、胜利女神等神话人物。不包括宝座,仅神像就相当于4层楼的高度。
有一个有趣的传说,说在修建雕像的过程中,菲迪亚斯曾专程到奥林匹斯山,问宙斯对他的塑像是否满意。作为回答,天神降下了霹雳闪电,劈裂了神殿的走廊。看来,神仙也讨厌“形式主义”呢!
公元5年,宙斯神殿被一场大火摧毁。出于安全的考虑,幸免遇难的宙斯神像被运到了君士坦丁堡。可终归是厄运难逃,公元462年又一场大火,将宙斯神像彻底焚毁。今天,我们能看到的就只有奥林匹亚城宙斯神殿的断壁残垣了。
F为人民服务——法洛斯灯塔
接下来我们要穿越整个地中海,去古埃及转转。一定要去看一看一座特别的灯塔,因为它“立志”——
在世界七大奇迹中,有一处奇迹最“高尚”,它既不是国王的陵墓,也不是神仙的塑像,更不是爱情的信物,而是完完全全为人民服务的。为感谢它“无私”的帮助,人们便用古希腊神话英雄的名字来称呼它——法洛斯灯塔。
话说公元前290年前后,亚历山卓港是当时古埃及的首都。但亚历山卓港附近的海道十分危险,往来船只常因迷航而触礁沉没,人们叫苦连天。于是统治者便下令,在港口附近的法洛斯岛上兴建了这座灯塔。
法洛斯灯塔整体用白色大理石建造,共分为3层:最低的一层为四角柱,高55.9米;第二层为八角柱,高18.30米;而最高一层为圆柱,高7.30米。加上塔顶的海神波赛东雕像,整座灯塔高达117米,是当时世上最高的建筑物。即使在今天,这个高度也相当于40层楼!
灯塔内部是螺旋形斜坡,通过这些斜坡,骡子把成桶的燃油运往塔顶。塔顶的房间内有一面能360度旋转的巨大的青铜反光镜。白天,镜子反射阳光;夜晚,镜子便反射石油燃烧的火光。据说火光能照射到56公里外的海道。
建成后的1000多年中,法洛斯灯塔“兢兢业业”指引着每一艘进出港口的船只,但人类却“恩将仇报”,毁坏了“劳苦功高”的法洛斯灯塔。公元850年,罗马帝国与法洛斯岛上的回教徒发生战争。由于站得高看得远,控制灯塔的回教军队总能及时发现来袭的敌人,这使罗马军队大伤脑筋。于是,罗马人便散布谣言,说灯塔下面埋有宝藏,贪婪的人们给法洛斯灯塔带来了难以修复的创伤。公元14世纪的大地震使本已“伤心欲绝”灯塔彻底损毁,成为除金字塔以外最后一个消失的奇迹。
G历史的证人——埃及金字塔
接下来是——不用说也该猜到了吧?到了埃及,怎能不去瞧瞧有名的金字塔呢?
见证了4500多年间人类的发展历史,埃及金字塔仍然顽强地伫立在世人面前。作为七大奇迹之首,它不仅修建的最早,更是迄今惟一的“幸存者”。因此,尽管还有很多不解之谜,金字塔仍然是世界七大奇迹中人类最“熟”的一个。
埃及共有80多座金字塔,大都坐落在开罗附近的吉萨高原,修建于公元前2700——2500年之间。这些金字塔是古埃及第三王朝之后的历代法老(相当于中国的皇帝)为自己修建的陵墓。
金字塔是一种高大的锥体建筑物,底座四方形,每个侧面是三角形,样子就像汉字的“金”字,所以我们叫它金字塔。最大的一座金字塔是第四王朝法老胡夫的金字塔。
胡夫金字塔原高146.59米,在1888年巴黎埃菲尔铁塔建成以前,它一直是世界上最高的建筑物。这座金字塔的底面每边长230多米,用上百万块巨石垒成,最小的石头重2.5吨,最大的有40多吨重!
胡夫金字塔除了“大”得出奇之外,它建造的精细程度也令人吃惊。塔身石块之间,没有任何水泥之类的粘合物,而是一块石头直接“摞”在另一块石头上。每块石头都磨得很平,数千年过去了,今天,即使是锋利的刀刃也很难插入石块之间的缝隙!
金字塔另一块“招牌”就是著名的狮身人面像。在胡夫的儿子哈夫拉法老的金字塔旁,建有一个雕着哈夫拉的头部却配着狮子身体的大雕像。狮身是用石块砌成的,而整个人面像则是在一块巨大的天然岩石上凿成。作为法老陵墓的守护者,狮身人面像这班“岗”一“站”可就是4500多年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