歌手王佑茜
① 一寸相思一寸灰是哪首歌的歌词
歌曲: 一寸相思一寸灰
歌手: 王佑茜
专辑: 《茜声茜语》
作词、作曲、编曲:尹子
歌词
月依依,人悄悄,晚来风吹,
常念记,恨难穷,夜不能寐,
一场雨,一场凉,物是人非,
我是谁?你又是谁!
笛声声,楼空空,肠转千回,
夜夜里,无好梦,望穿秋水,
一杯酒,一杯寒,兀醉不归,
你是谁?我又是谁!
一寸相思又一寸灰,
更回首,终不见,蝶影双飞,
一个你,一个我,是是非非,
谁是谁,是谁的谁。
一寸相思又一寸灰,
遗情伤,黯相望,谁能无悔,
你是你,我是我,是是非非,
谁的谁,谁记得谁。
笛声声,楼空空,肠转千回,
夜夜里,无好梦,望穿秋水,
一杯酒,一杯寒,兀醉不归,
你是谁?我又是谁!
一寸相思又一寸灰,
更回首,终不见,蝶影双飞,
一个你,一个我,是是非非,
谁是谁,是谁的谁。
一寸相思又一寸灰,
遗情伤,黯相望,谁能无悔,
你是你,我是我,是是非非,
谁的谁,谁记得谁。
一寸相思又一寸灰,
更回首,终不见,蝶影双飞,
一个你,一个我,是是非非,
谁是谁,是谁的谁。
一寸相思又一寸灰,
遗情伤,黯相望,谁能无悔,
你是你,我是我,是是非非,
谁的谁,谁记得谁。
② 求音乐:"却道天凉好个秋" 带这歌词的歌曲 (不是邓丽君的那首哦)
是邓丽君的 淡淡幽情里面的给个链接http://gb.cri.cn/3601/2004/07/26/[email protected]
原文
欲说还休 (词牌:丑奴儿) 词:辛弃疾(宋) 曲:钟肇峰 编曲:肖唯忱 少年不识愁滋味,爱上层楼。 爱上层楼,为赋新词强说愁。 而今识尽愁滋味,欲说还休。 欲说还休,却道天凉好个秋。
注释
①又名《采桑子》,四十四字,平韵。 ②博山在今江西广丰县西南。因状如庐山香炉峰,故名。淳熙八年(1181)辛弃疾罢职退居上饶,常过博山。 ③强说愁:无愁而勉强说愁。 ④李清照《凤凰台上忆吹箫》:“多少事,欲说还休。”
作者简介
辛弃疾:1140-1207,字幼安,号稼轩,历城(今山东济南)人。少年是曾聚众参加耿京的抗金义军。渡江南归后,历任湖北、江西、湖南、福建、淅东安抚使等职。一生力主抗金,屡陈恢复大计,因而颇遭当权者之忌,曾长期落职闲居于江西上饶一带。宁宗开禧年间,曾知镇江府,不久又被罢黜。其词与苏轼齐名,多抒写报国雄心和有志不伸的感慨,豪纵奔放,沉郁悲壮,在南宋爱国词中领袖一代。有《稼轩长短句》、《稼轩词》。
品评
这首词以“少年”与“而今”对比,表达了一种深刻的人生感受。上片说少年时登高望远,气壮如山,不识愁为何物。无愁说愁,是诗词中常见的文人习气。下片转入“而今”,转折有力,不仅显示时间跨度,而且反映了不同的人生经历。在涉世既深又饱经忧患之余,进入“识尽愁滋味”的阶段。所谓“识尽”,一是愁多,二是愁深。这些多而且深的愁,有的不能说,有的不便说,而且“识尽”而说不尽,说之亦复何益? 只能“却道天凉好个秋”了。比之少时的幼稚,这或许是老练成熟多了。其实“却道”也是一种“强说”。故意说得轻松洒脱,实际上也是难以摆脱心头的沉重抑塞。周济说辛词“变温婉,成悲凉”。读此词者,当能辨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