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 比较经典著名的越剧、锡剧

1.碧玉簪 方亚芬,黄慧 2.红楼梦(大剧院版) 钱惠丽,单仰萍 3.舞台姐妹 钱惠丽,单仰萍 4.啼笑因缘 方亚芬,钱惠丽 5.风雪渔樵 章瑞虹,华怡青 6.玉簪记 钱惠丽,陈颖 7.梁祝(舞台版) 章瑞虹,陈颖 8.梁祝(电视剧版) 章瑞虹,陈颖 9.梁祝(电影版) 范瑞娟,袁雪芬 10.红楼梦(电影版) 徐玉兰,王文娟 11.真假驸马 钱惠丽,陈颖 12.桃李梅 章瑞虹,方亚芬,张永梅 13.李十郎和霍小玉 钱惠丽,单仰萍 14.孔雀东南飞(电视剧版)钱惠丽,李悠悠 15.梅龙镇 章瑞虹,张永梅 16.追鱼 郑国凤,王志萍 17.蝴蝶梦 郑国凤,王志萍 18.打金枝 范瑞娟,吕瑞英 19.司马相如与卓文君 夏赛丽,何赛飞 20.红丝错 方雪雯,何赛飞 21.胭脂 茅威涛,颜佳 22.西厢记 茅威涛,何英 23.五女拜寿(电影版) 方雪雯,茅威涛 24.状元打更 西安越剧团 25.血手印 毕春芳,戚雅仙 26.西厢记 方亚芬,钱惠丽 27.陆文龙 吴凤花,吴素英 28.沈园绝唱 范瑞娟,章瑞虹 29.玉镯记 章瑞虹 30.唐伯虎点秋香 孟科娟 31.柳毅传书 竺水招 32.方瑞娟艺术集锦 33.中华戏曲精华卡拉ok越剧专辑 34.方亚芬专辑(录音带) 35.孟丽君 章瑞虹,单仰萍,郑国凤 36.皇牌卡拉ok越剧唱段 37.越剧名人名派卡拉ok(三) 38.郑国凤专辑(录音带) 39.越剧唱段集锦(录音带) 40.玉姑峰 郑国凤 41.木棉红 方亚芬,许杰 42.宋弘传奇 王君安,李敏 43.断指记 钱惠丽,陈颖 44.锦裳新曲红楼名人大汇演 45.越剧舞台新姐妹:章瑞虹专辑 46.章瑞虹专辑(CD) 47.孔雀东南飞 章瑞虹,陈颖 48.盘夫索夫 王志萍,黄慧 49.中华越剧精萃唱段大全(四) 50.中华越剧精萃唱段大全(五) 51.宰相嫁妾 郑国凤 52.千古情怨 方亚芬,许杰,赵志刚 53.中国地方戏曲经典唱段100集:方亚芬越剧专辑2 54.救风尘 方亚芬,黄慧,郑国凤,陈颖 55.莲花女传奇 方亚芬,裴燕 56.中央台名段欣赏:章瑞虹(一)(二) 57.西园记-夜祭 钱惠丽,华怡青 58.李娃传-责子 章瑞虹,章海灵 59.群星反串:碧玉簪-送凤冠 章瑞虹,钱惠丽,单仰萍,华怡青,黄慧,章海灵,陈颖 60.2005版新《梁祝》 章瑞虹,陈颖 61.青衫红袍 章瑞虹 62.红楼梦 方亚芬,赵志刚 63.白蛇传-护塔 章瑞虹,张永梅 65.锁麟囊(京剧音配像) 像:张火丁,音:程砚秋 66.首届中国上海越剧艺术汇演展播开幕式1999.5 67.首届中国上海越剧艺术汇演展播演唱会 68.第二届中国上海越剧艺术汇演展播演唱会 69.孟丽君-游上林 郑国凤,单仰萍 70.梁祝-回十八 章瑞虹 71.沉香扇-书房会 范瑞娟,王文娟 72.第十九届梅花奖颁奖 章瑞虹 73.招驸马 宁波小百花 74.彩蝶纷飞沐春光—梁祝 75.彩蝶纷飞沐春光—孔雀东南飞

B. 谁知道2011年宜兴市↓锡剧团唐振华的个人演唱会的视频

个个到真老非笑着为 唐是老家啦? 分听到过 我还从来非听戏曲。。。。。

C. 锡剧中的有名的戏曲

昨晚跳台偶见CCTV11戏曲频道 《锡剧进校园(三)》红装唱现代戏《海岛女民兵》原汁原味传统唱词眼前一亮,很好!没有随X时代潮流篡改词(例如当下央视播的《歌唱祖国》往往就掐断抹掉***)

此刻得闲上央视网回放http://u6.gg/svYaS截图存证江阴市临港实验小学 邢昕 演唱 《海岛女民兵》分享

D. 有没有戏曲爱好者请问你们有全集的吗求一下曲目!

你可以来去浏览器上去搜索

E. 中国的 八大剧种 是什么

中国的民族戏曲历史悠久,剧种种类繁多,有据可考的就有近三百个剧种,“中华之声——2006年名家名曲广东演唱会”主要选了以下八大剧种——
1、评剧:流行于北京、天津和华北、东北各省,它源自河北东部一带的“莲花落”,并吸收京剧、河北梆子、皮影、大鼓等音乐和表演发展而形成的。这个剧种从农村进入城市后,受到话剧和京剧的影响演了许多新戏,擅于表现小市民生活。唱词通俗易懂,唱腔口语化,吐字清晰易解,生活气息浓厚。
2、京剧:流行全国,影响最大、最具有代表性的剧种。它的前身为徽调,通称皮簧戏,曾一度称为“平剧”,后改称京剧。表演上歌舞并重,融合了武术技巧,多用虚拟性动作、节奏感强,创造了许多程式性的表演动作。演唱时讲究行腔吐字,念白具有音乐性,在唱、念、做、打方面自成京剧艺术体系,对各地剧种影响很大。
3、豫剧:豫剧是在河南梆子的基础上,不断进行继承、改革和创新发展起来的。建国后因河南简称“豫”,所以称豫剧。豫剧在安徽北部地区称梆剧,山东、江苏的部分地区仍称梆子戏。 豫剧的流行区域主要在黄河、淮河流域。除河南省外,湖北、安徽、江苏、山东、河北、北京、山西、陕西、四川、甘肃、青海、新疆、台湾等省区市都有专业豫剧团的分布,是我国最大的地方剧种。
4、越剧:江南流行较广、深受群众欢迎的地方戏曲之一。发源于浙江一带,即古越国所在地,故名越剧,已有七八十年的历史,是由说唱艺术“落地唱书”发展而成的。越剧长于抒情,以唱为主,声腔清悠婉丽,优美动听,表演真切动人,极具江南地方色彩。
5、黄梅戏:安徽省地方剧种,旧称黄梅调或采茶戏。流行于安徽、江西、湖北部分地区,以黄梅采茶调为主的民间歌舞基础发展而成。初以演出“两小戏”、“三小戏”见长,后受青阳腔和徽调影响,逐渐发展为演出完本大戏。它的唱腔保存民歌本色,委婉动人,在表演上保持载歌载舞的特点,生活气息浓厚。
6、秦腔:流行于我国西北地区陕西、甘肃、青海、宁夏、新疆等地的最大剧种。因以枣木梆子为击节乐器,又叫“梆子腔”,俗称“桄桄子”。秦腔源于古代陕西、甘肃一带的民间歌舞,经历代人民的创造而逐渐形成,是相当古老的剧种。
7、昆剧:我国的古老剧种,又称昆山腔,流行于江苏昆山一带。嘉靖年间戏曲音乐家魏良辅吸取海盐腔、戈阳腔的长处,对昆腔加以改革,创造闻名的“水磨腔”,使昆曲音乐获得很大的发展。昆曲有一套完整的表演体系和独特声腔系统,曲调清新婉转,表演优美动人。昆剧的音乐曲牌、表演舞蹈对其他剧种影响很大。
8、晋剧:即中路梆子,是山西省的代表剧种,为山西省的四大梆子之一,它的活动地区在山西中部,尤其是在太原附近、晋中一带。中路梆子的特点是旋律婉转、流畅,曲调优美、圆润、亲切,道白清晰,具有晋中地区浓郁的乡土气息和独特风格。
参见:http://info.guqu.net/xiqushi/31484.html

F. 锡剧mp3下载,俺岳母爱听这个,在此先谢过了。例如珍珠塔、双推磨、彬彬腔演唱会多多益善啊……

我发你,给个邮箱号

G. 锡剧 四大声腔

锡剧 戏曲剧种。流行于江苏南部和上海一带。发源于太湖之滨的无锡,常州农村,初
为乡民用当地的民歌小曲说唱故事以自娱,称为“东乡调”,后逐渐发展成曲艺形式的“
滩簧”。由于语音唱腔略异,分“无锡滩簧”和“常州滩簧”。之后,滩簧吸收了江南民
间舞蹈“采茶灯”的身段动作,开始演唱生活中的小故事。多为二人一档,在农村中活动
,所演节目只有一旦、一生(或一丑)两个脚色,如《双落发》、《磨豆腐》、《拔兰花
》、《庵堂相会》,称为“对子戏”。进入城市后,又发展为多至几十人同场演出的“大
同场戏”,剧目也增加了《珍珠塔》、《玉蜻蜓》、《孟姜女》、《孟丽君》、《玉连环
》等大戏。辛亥革命前后,无锡、常州的滩簧戏,正式搬上舞台,并先后进入上海,不久
逐渐合班演出,改称“常锡文戏”,1952年定名为锡剧。现江、浙、沪、皖共有锡剧团32
个。

锡剧是一个长于抒情,具有江南水乡情趣和特色的戏曲剧种,它的唱腔曲调基本上是上下
句的板式变化体结构,常在上下句之间插入一段或长或短的清板。主要曲调为簧调。20世
纪30年代,又吸收了杭州武林班的大陆板,苏州文书调(由苏滩和评弹衍变出来的一种说
唱曲调)的“玲玲调”,苏滩和申曲的“迷魂调”与“三角板”,京剧的“高拔子”以及
[春调]、[紫竹调]、[九连环]、[绣荷包]等江南民歌小调,使唱腔更加丰富多彩。中华人
民共和国成立后,音乐工作者与演员密切合作,对锡剧音乐风格进行统一加工,并分清主
次,先后改编和创作了多种板式唱腔。改革后的锡剧音乐,面貌一新,曲调柔和、流畅、
轻快,具有“江南丝竹”特色。伴奏乐器以正、副二胡为主,琵琶、三弦、扬琴为辅,箫
、笛等管乐器也开始伴奏唱腔。

H. 王彬彬的档案

王彬彬,1962年11月生,安徽望江县人。1982年毕业于解放军外语学院,获文学学士学位;1992年毕业于复旦大学中文系,获文学博士学位。现为南京大学中文系教授,博士研究生导师。主要从事中国现当代文学和文化批评研究。已出版的主要著作有:《在功利与唯美之间》、《鲁迅晚年情怀》、《为批评正名》、《文坛三户》、《城墙下的夜游者》、《风高放火与振翅洒水》等著作多部。
锡剧泰斗、宗师,最顶级的锡剧小生表演艺术家。国家一级演员。周恩来总理称赞其唱腔抒情优美、柔中带刚、琅琅上口、字字清晰。
主演的锡剧《珍珠塔》历演几十年不衰,乃锡剧最精华之代表作。他很多脍炙人口的优美唱段尤其是《珍珠塔》、《双推磨》和《拔兰花》在20世纪下叶风靡东南地区,其唱片和录音带一直统领市场,销售非常火爆,基本上每户人家都有其《珍珠塔》、《双推磨》和《拔兰花》音带。他和梅兰珍演唱的中唱版《珍珠塔》,1989年10月12日由中国唱片总公司颁发全国首届“金唱片奖”。他的很多经典唱段被编进了《中国戏曲艺术家唱腔选》。
原锡剧研究所所长钱惠荣说:“称王彬彬为锡剧界的泰斗一点不为过,锡剧只有一个王彬彬。王彬彬非常镇得住场子,只要他一上台,闹哄哄的剧场会突然间静下来,他一亮嗓子,尽管没有扩音设施,但剧场内最后一排的观众都能听清楚他唱的每一个字。这就是彬彬腔的独特魅力。”
1921年8月王彬彬出生于常州市金坛西阳王巷村。7岁读私塾,两年后辍学。15岁学艺。先后拜何荣官、朱仲明为师,专攻小生。后又向锡剧老艺人韩源生、周宝祥、李如祥等学艺。19岁崭露头角。在上海、常州、无锡等地搭班演出。25岁自带戏班,后与锡剧名演员杨企雯、王兰英合作演出,名声大震。1947年参加无锡首先锡剧团。1951年参加无锡市文联首先实验锡剧团(后改为无锡市锡剧团)任演员。1953年曾进全国戏曲讲习会学习。1953年参加华东地区戏曲会演,在锡剧《拔兰花》中饰蔡旭斋,获演员二等奖。1956年参加江苏省第一届戏曲会演,在《珍珠塔》中饰方卿,获演员一等奖。1960年曾出席全国文教群英会。1961年锡剧流派会演及1964年江苏省第二届戏曲会演中,均以主演《珍珠塔》而获一等演员奖。擅演小生戏,兼演老生、花脸。勤奋好学,刻苦实践,博采众长,功底深厚,以唱功见长,逐渐形成了别具一格的“彬彬腔”。
他演出的主要剧目和扮演的角色有《珍珠塔》中的方卿,《双推磨》中的何宜度,《拔兰花》中的蔡旭斋,《孟丽君》中的皇甫少华,《西厢记》中的张生,《信陵公子》中的信陵君,《梁祝》中的梁山伯,《白蛇传》中的许仙,《金玉奴》中的莫稽,《小刀会》中的刘丽川,《碧血扬州》中的李芝庭,《红花曲》中的杨厂长,《罗汉钱》中的张木匠,《西安事变》中的张学良等。其中《珍珠塔》、《孟丽君》、《红花曲》均拍成戏曲艺术片,其中《珍珠塔》、《孟丽君》早在60年代初就被香港华文公司拍成电影。
王彬彬多次为党和国家领导人毛泽东、刘少奇、周恩来、朱德、叶剑英、李鹏、乔石、李瑞环、荣毅仁等献唱并被亲切接见和盛赞。1959年6月,文化部调地方戏进京汇演,锡剧《珍珠塔》就在其中。演出结束后,周总理拉王彬彬坐下,“我也是江苏人呐,锡剧我从小就听过,也爱听,你的演唱字正腔圆,别具一格。”不久,《人民日报》的记者张贞发表文章《锡剧“珍珠塔”在京打响第一炮》,向全国介绍锡剧,并引用周恩来的话夸奖王彬彬,称赞其唱腔抒情优美、柔中带刚、琅琅上口、字字清晰,并首次提出“彬彬腔”的说法。从此,“彬彬腔”自成一派,成为锡剧艺术中最重要的流派之一,有“唱煞的王彬彬”之评论。
王彬彬曾任江苏省人大代表、江苏省政协委员,为中国剧协会员、江苏省文联委员、无锡市政协常委。1984年评选为江苏省建国以来文体“十佳”人物。1986年由江苏人民广播电台、上海电视台等六单位,为他举办了《彬彬腔演唱会》。1996年获国务院颁发的国家特殊津贴。
2008年7月26日凌晨,一代锡剧泰斗王彬彬因肾脏衰竭在无锡逝世,享年89岁。“一生长歌凝精华,人间传唱彬彬腔,八九豪情铸神韵,艺坛留吟锡剧人”,挂于追悼告别大厅两侧的这几句文字是对王彬彬艺术生涯最真实的写照!他是当之无愧的人民艺术家!!
[编辑本段]官员
王彬彬,男,汉族,1967年1月出生,湖北安陆人,1988年1月入党,1988年7月参加工作,武汉理工大学金属材料及热处理专业毕业,管理学博士,高级经济师,现任襄樊市人民政府副市长、党组成员。
1984.09--1988.07 武汉工学院金属材料及热处理专业学习;
1988.07--1996.03 第二汽车制造厂钢板弹簧厂办公室秘书、团委书记、集管科副科长(挂职),热处理车间副主任(挂职);
1996.03--1997.01 东风汽车悬架弹簧有限公司质量科副科长;
1997.01--1998.12 东风汽车悬架弹簧有限公司质量部部长;
1998.12--1999.08 东风汽车悬架弹簧有限公司组织部部长;
1999.08--2002.01 东风汽车悬架弹簧有限公司总经理助理兼东风钟祥公司总经理;
2002.01--2002.09 东风汽车悬架弹簧有限公司总经理助理兼销售公司经理(其间:1999.09--2002.04武汉理工大学金属材料及热处理专业在职学习,获管理学硕士学位);
2002.09--2005.03 东风汽车悬架弹簧有限公司副总经理;
2005.03--2006.02 东风活塞轴瓦有限公司总经理兼党委书记;
2006.02--2008.03 东风活塞轴瓦有限公司总经理(其间:2002.09--2007.12武汉理工大学技术经济及管理专业在职学习,获管理学博士);
2008.03--2009.04 东风汽车公司乘用车公司综合管理部副部长。
2009.04-- 襄樊市人民政府(科技)副市长、党组成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