Ⅰ 岳飞之弟岳翔简介 杨再兴杀了岳飞的亲弟弟吗

岳飞弟弟岳翻
岳翻,汉族,北宋相州汤阴县永和乡孝悌里(今河南省安阳市汤阴县菜园镇程岗村)人,抗金名将岳飞之弟,绍兴二年,岳飞讨伐曹成,岳翻被曹成部将杨再兴所杀。
史书记载
《宋史·杨再兴传》杨再兴,贼曹成将也。绍兴二年,岳飞破成,入莫邪关。第五将韩顺夫解鞍脱甲,以所虏妇人佐酒。再兴率众直入其营,官军却,杀顺夫,又杀飞弟翻。成败,再兴走跃入涧,张宪欲杀之,再兴曰:“愿执我见岳公。”遂受缚。飞见再兴,奇其貌,释之,曰:“吾不汝杀,汝当以忠义报国。”再兴拜谢。

《三朝北盟会编》卷一五一,初曹成据道州,以兵守莫邪关,岳飞遣前军张宪攻关,有郭进者,勇有膂力,每以夥饭不饱为言,乃自制大马杓打饭火头,亦笑而与之无之,无忤意。军中呼为大马杓,郭进每随宪,执马枪,莫邪之役,进与旗头二人先登攻关,贼兵拒关,进挥枪先进,杀贼旗头,贼兵乱,官军齐进,遂入关。俄报郭进已得关,为第一功,飞喜之解金束带,并随行跟从物赏之,仍补秉义郎。官军既入关,贼兵散乱,第五将韩顺夫解鞍卸甲,以所虏妇人佐酒恣饮。贼党杨再兴率众直犯顺夫之营,官军退却,顺夫为再兴斫折一臂而死。飞说诛其亲随兵责其副将王某,擒再兴以赎罪,会粮军统制王经前军统制张宪皆到掩杀再兴,再兴屡战。又杀飞之弟翻,官军追击不已。再兴屡败,率骑走广西,韩世忠以成屡败北,乃命董败往招之。成以其众降,有郝政者,独不从,率众走沅州,戴白巾称为成报仇,谓之“白头兵”。郝政後归於张宪,再兴走至静江,界中官军涧中官军欲杀之,再兴曰:“我是好汉,当执我见岳飞”。遂受缚,飞见再兴,解其缚曰:我与汝是乡人,汝好汉也。吾不杀汝,当以忠义报国家,再兴受命归之。

Ⅱ 岳飞后人

希望对你有帮助:长子
岳云
岳云(1119~1142),字应祥,号会卿,刘氏生。他12岁即从张宪军,随父亲征战四方,身先士卒,屡建奇功。后被诬入狱,与父和张宪同时被害,时年23岁。冤狱平反后,赠安远军承宣使。
次子
岳雷
岳雷,字发祥,号夏卿,又号声甫,刘氏生。1126年(靖康元年)三月,生于山西平定军。岳飞在狱中时,岳雷曾被派去照料其父。父被害后,随亲人被遣送至广南(今广东惠州)拘管,还未等到父兄平反,便已在流放地含恨而终。
三子
岳霖
岳霖(1130~1192),字及时,号商卿,母李娃。岳飞遇害时,霖年仅12岁,孝宗皇帝昭雪时,霖32岁。霖广泛收集父亲遗事,其子岳珂在此基础上编成《鄂国金佗稡编》28卷、《续编》30卷,这是研究岳飞的重要史籍。
四子
岳震
岳震,字东卿,母李娃。父兄蒙冤遇害,震方7岁,随母流放广南。曾任朝奉大夫,后又加封缉忠侯。
五子
岳霆
岳霆,李娃生,初名岳霭,后宋孝宗为之改名岳霆,字应时,号君锡。父兄遇害时才3岁,随母流放。后任修武郎、閤门祗候、奉直大夫。加封续忠侯

Ⅲ 岳飞的生平事迹。(还有秦桧的生平事迹)

岳飞的生平事迹

古人云:“天下安,注意相;天下危,注意将。”南宋初,一批英勇善战的将军应运而生,其中最为后人熟知的便是岳飞。

岳飞,字鹏举,出生于相州汤阴(今属河南省)一个世代农家。岳家虽贫寒,岳父却生性豪爽,不吝钱财,岳飞因此禀赋大度天性。与其他武将不同,岳飞受过村学教育,自幼好读《左传》、《孙子兵法》等古代经典,同时,因其强壮有神力,从师学射,练得一身好武艺。少年岳飞,沉默寡言,眉宇间透出一股英武之气,为人处事,守约义气。一次,岳父惊叹说:“你这样的人,以后会殉国死义吧?”北宋末,岳飞应募从军,适逢天下大乱,他很快脱颖而出,宗泽等大臣都很赏识他。宗泽拔奇才于万军之中,任他为统制,并对他说:“你智勇双全,古代良将也不过如此。但喜欢野战,恐怕不能万全。”于是拿出阵图,热心地教他布阵法。而岳飞微微一笑,说:“布阵作战乃兵法常规,变化运用,奥妙无穷,全凭心中揣摸。”宗泽也不生气,反更为叹服。后来抗金老帅宗泽病重,临死前将印信交给岳飞代管,随即呕血身亡。杜充奉旨代帅,暗地排挤岳飞。岳飞不悦,私自回家探母。岳母晓以大义,令其回营继续抗金,并在岳飞背上刺下“精忠报国”四字,以励其志。至此以后岳飞终成为一代名将。金人传言:“撼山易,撼岳家军难。”

秦桧的生平事迹

青州冯中堂家,杀一豕,*(左火右寻)去毛鬣,肉内有字云:“秦桧七世 身。”烹而啖之,其肉臭恶,因而弃之,投诸犬。呜呼!桧之肉,犬亦 当不食之矣! 闻益都人言:中堂之祖,前身在宋朝为桧所害,故生平最敬武 穆王,特于青州城北通衢旁建岳王殿,秦桧、万俟卤伏跪地下。往 来行人瞻礼岳王,则投石桧、*(上占下内),香火不绝。后大兵征于七之年,冯 氏子孙毁岳王像。数里外,有俗祠“子孙娘娘”,因舁桧、*(上占下内)其中,使 朝跪焉。百世下,必有杜十姨、伍髭须之误,甚可笑也 又青州城内,旧有澹台子羽祠。当魏烜赫时,世家中有媚之 者,就子羽毁冠去须,改作魏监。此亦骇人听闻者也。

Ⅳ 岳飞资料

岳飞的故乡是相州汤阴县永和乡(今河南省汤阴县程岗村),他不是战死的,是被人陷害死的,具体如下:
岳飞,字鹏举,北宋崇宁二年二月十五日(公元一一0三年三月二十四日)生于相州汤阴县永和乡(今河南省汤阴县程岗村)。 岳飞从小天资聪悟, 爱读《左氏春秋》,《孙吴兵法》。臂力超人, 政和三年(1113年)十一岁随刀枪手陈广学武艺,成为一县无敌的枪手。重和元年(1118年),岳飞十六岁,在乡娶刘氏为妻, 第二年(1119年)生长子岳云。宣和三年(1121年),岳飞十九岁,拜周同为师学射箭,练就了能挽弓三百斤,左右开弓箭无虚发的本领。 宣和四年(1122年)岳飞二十岁,首次从军真定,任小队长,带兵首战告捷,活捉贼首陶俊、贾进和,表现了非凡的军事指挥才能,因功补承信郎。同年十二月二十一日父岳和病故,回乡守孝。 宣和六年(1124年)岳飞二十二岁,第二次从军平定,参加了保卫太原的战斗。 靖康元年(1126年)岳飞二十四岁,因功被提为偏校,进义副尉。同年次子岳雷生于平定军中。后因丢失“告身”(任命文书)离开部队,同年十月岳飞第二次从军进相州兵马大元帅赵构军中,带兵奇袭游冠吉倩获胜,一举招降了三百八十名游寇,得到了赵构的赏识,补承信郎,接着在侍御林大败金兵,杀金军枭将,转保义郎。在滑州杀败金兵再立战功,迁秉义郎。靖康二年(1127年),岳飞转入宗泽部, 在开德曹州(今山东荷泽)大破金兵,因功转武翼郎,同年七月,岳飞向皇帝上了一道奏章《南京上皇帝书》,主张北上抗金而得罪了主张南逃的黄潜善 、汪伯彦,被罢官离队。在回家的路上,碰上了河北招抚使张所招兵第四次从军,被提拔为“准备将”。岳飞在参加收复新乡的战斗中,活捉金军千户阿里索,进战太行山,击垮了金军万户王索的反扑,因战功突出转武功郎。建炎二年(1128年)春, 岳飞离开新乡转入开封宗泽部,带兵一战汜水关,。二战竹芦渡,接连克敌取胜,宗泽提拨岳飞为统制官,宗泽很器重岳飞灵活妙用兵书阵法的高超指挥艺术。但宗泽死后,接任宗泽的杜充治军无能,部下王善举兵数万叛乱,他无能平定,岳飞仅以二千兵力,平叛于南熏门、转武经大夫。后杜充假借勤王,率部进驻建康(今南京市)。建炎三年(1129年)十一月杜充带领三千亲兵北降金兵。 为了保存抗金实力,岳飞带领余部进驻茅山(今句容金坛),在广德取得六战六捷的战绩,升御使下都统制。 建炎四年(1130年)春,岳飞向宜兴移营,平定了太湖流寇郭吉、戚方,在常州阻击金军, 活捉万户一人,取得四战四捷之战功,宜兴人民感激岳飞的恩德, 为他建了生祠祭祀。 由于刘氏在战乱中失散,岳飞在宜兴另娶李娃为妻, 同年十月十五日生三子岳霖于宜兴唐门。 岳飞在宜兴抗金战果辉煌,清水亭一仗杀得金兵横尸十五里,斩获金军大小军将首一百七十五颗,在建康南面的牛头山设下伏兵痛击金兵,斩首三千余,生俘三百余,接着于建炎四年六月收复了建康,并北渡长江,收复了泰州高邮等大片国土,岳家军威名大振,人民感恩岳飞,在靖江为他建了生祠祭祀。宋高宗授岳飞武功大夫、忠州防御使,岳飞一跃成为南宋高级将领。绍兴元年(1131年), 岳飞与张俊会师进军洪州(今江西南昌),岳飞在九江战败马进,俘敌八千,因功提升为神武右军都统制,进驻洪州一年。绍兴二年(1132年)2月,岳飞奉命到湖南桂岑平定了游寇曹成军(弟岳翔收杨再兴时阵亡), 因功迁中卫大夫、武安军承宣使、镇守江州。 绍兴三年(1133年)春, 岳飞奉命到会江西虔吉(今赣县、吉安县)平定了盗寇彭友, 这时岳家军巳达一万八千人, 分守在江州(一万人)虔州(五千人) 广州(三千人)三处。同年九月九日,高宗在临安召见岳飞父子,并赐“精忠岳飞”锦旗,授镇南军承宣使、江西沿江制置使,江南西培路舒蕲州制置使、江州建置制置使司等官职,岳飞在江州写下了振铄千古的《满江红》词。绍兴四年(1134年)五月,岳飞被任命为镇南军承宣使,率军北伐,两个多月时间,取得了收复郢州(今钟祥县)、隋州(今隋县)、新野、唐州、邓州、襄阳六州郡的重大胜利,岳飞被晋升为清远军节度使。绍兴五年(1135年),高宗再次召见岳飞, 并封为武昌郡开国侯。同年六月,岳飞奉命平定了洞庭杨么,仅用八天时间,一举获胜,收编六万降军入岳冢军,扩充了抗金力量,升检校少保,四子岳震生于九江绍兴六年(1136年),岳飞移军襄阳, 任武胜定国军节度使、湖北京西路宣抚使。三月十六日,岳飞年近七旬的母亲姚太夫人病逝于鄂州军营,四月岳飞扶灵上庐山葬母,五月返回军营,七月底岳飞被任命为河东宣抚、从襄阳北伐,直取中原,不到一个月时间,岳家军先后收复汝州、颖州、卢氏县、商州、虢州、伊阳、长水、业阳等大片失地。但因得不到高宗的支持, 被迫撤军。 岳飞气愤以极, 便上庐山为母亲守丧去了。 绍兴七年(1137年),高宗派李若虚上庐山东林寺请岳飞下山,拜太尉,升湖北京西宣抚使兼营田大使。 绍兴八年十一月,岳飞用反间计废除了金人扶立的刘豫傀垒集团, 为北伐作了战略准备。 同年十二月,岳飞多次上书高宗反对议和、痛诉秦桧的投降主张。绍兴九年(1139年) ,岳飞授开府仪同三司(一品官)的最高官阶。五子岳霆生于九江。绍兴十年(1140年)夏, 金人撕毁和约南侵,岳飞奋起抗战, 大破金兵于蔡州、陈州、颖州,郑州、西京、蒿州、许州、孟州、卫州、怀州、 郾城等地,并在顺昌、郾城大捷中粉碎了金“拐子马”、“铁浮图”不可战胜的神话,朱仙镇大捷,威振敌胆、金兀术叹呼“撼山易、撼岳家军难!” 正当岳飞所向披摩,抗金取得节节胜利之际, 宋高宗于绍兴十年七月十七日连下十二道金牌, 强令岳飞班师。

绍兴十一年(1141年)四月二十四日, 秦桧为剪除和谈障碍,指使万俟莴上章诬篾一贯主战的岳飞“谋反”,收买王俊作假证,十月将岳飞父子和部将张宪关进杭州大理寺。绍兴十一年十二月二十九日(1142年1月28日),赵构秦桧以“莫须有”的谋反罪名,将岳飞父子和张宪诬害,岳飞宁死不屈,临邢前挥笔写下 “天日昭昭,天日昭昭”八个大字。中国历史上著名的民族英雄、驶骈在抗金战场上的主帅岳飞,就这样被秦桧一伙奸臣夺去了年青而宝贵的生命。寿年仅三十九岁。

Ⅳ 岳飞简述

岳飞(1103年3月24日—1142年1月27日) ,民族英雄、军事家、抗金名将,汉族人。字鹏举,谥武穆,后改谥忠武。河北(今河南)相州汤阴县永和乡孝悌里人(今安阳市汤阴县城东30里的菜园镇程岗村)岳飞19岁时投军抗辽。绍兴十一年(1141年)十二月二十九日,秦桧以“莫须有”(或许有)的罪名将岳飞毒死于,临安风波亭。他死于南宋高宗年间,时年三十九岁。1162年,宋孝宗时诏复官,谥武穆,宁宗时追封为鄂王,改谥忠武,已尽“忠孝节义”,并留有《岳武穆集》(又称《武穆遗书》)。 岳飞作为我国历史上的民族英雄,其精忠报国的精神深受中国各族人民的敬佩。其在出师北伐、壮志未酬的悲愤心情下写的千古绝唱《满江红》: 怒发冲冠,凭栏处、潇潇雨歇.。抬望眼,仰天长啸,壮怀激烈。 三十功名尘与土,八千里路云和月。 莫等闲,白了少年头,空悲切。 靖康耻,犹未雪; 臣子恨,何时灭! 驾长车,踏破贺兰山缺。壮志饥餐胡虏肉, 笑谈渴饮匈奴血。 待从头,收拾旧山河,朝天阙! 岳飞出生于北宋相州汤阴(今河南汤阴县)的一户佃农家里,青年时代,正遇上金女真贵族对宋发动大规模掠夺战争。他亲眼目睹北宋灭亡前后的惨痛史实,和当时中原沦陷区的人民呼吸相通,有坚决抗击女真贵族民族压迫,收复故土,统一祖国的强烈愿望和要求。

Ⅵ 岳飞是哪个朝代的,是什么样的人物

岳飞是南宋抗金名将。

岳飞(1103年3月24日-1142年1月27日),字鹏举,宋相州汤阴县(今河南汤阴县)人,抗金名将,中国历史上著名军事家、战略家、书法家、诗人、抗金英雄,民族英雄。

位列南宋中兴四将之首。岳飞于北宋末年投军,金军南下江南,岳飞独树一帜,坚持抗金,收复建康。绍兴三年(1133年),被任命为沿江制置使,他念念不忘收复中原。

次年春,岳飞收复襄阳六郡。绍兴六年(1136年)率师北伐,顺利攻下了伊、洛、商、虢等州,两河人民奔走相告,各地义军纷纷响应。

绍兴十年(1140年),完颜兀术毁盟攻宋,岳飞挥师北伐,先后收复郑州、洛阳等地,又于郾城、颍昌大败金军,进军朱仙镇。赵构、秦桧却一意求和,以十二道“金字牌”下令岳飞班师。

遭受秦桧、张俊等人的诬陷入狱。1142年1月,岳飞以莫须有的罪名,与长子岳云和部将张宪同被杀害。宋孝宗时岳飞冤狱被平反,改葬于西湖畔栖霞岭。追谥武穆,后又追谥忠武,封鄂王。

(6)岳翔个人资料图片扩展阅读:

公元1103年(北宋崇宁二年),岳飞出生于河北西路相州汤阴县(河南汤阴县)的一个普通农家。传说岳飞出生时,有大禽若鹄,飞鸣室上,故父母给他取名飞,字鹏举。

少年岳飞,为人沉厚寡言,常负气节。喜读《左氏春秋》、《孙吴兵法》等书。曾拜周同(《说岳全传》等改为“周侗”)为师,学习骑射,能左右开弓。

不久周同病故,岳飞每逢初一、十五,都亲到坟上祭奠。 飞之后又拜陈广为师,学习刀枪之法,武艺“一县无敌”。 岳飞生有神力,不满20岁时就能挽弓三百宋斤,开腰弩八石,“时人奇之”。

岳飞是中国古代治军的楷模,“岳家军”成为一时的典范。他虽然没有军事论著传世,但从其散见于史书篇牍中的论述和军事实践,可看出岳飞军事思想的主要内容。

前人在总结岳飞的治军思想时指出有六个方面:贵精不贵多;谨训习;赏罚公正;号令严明;严肃纪律;同甘苦。这六方面的核心便是以严治军。

由于岳飞严于治军、善于治军,故“岳家军”战斗力强,“皆可以一当百”,金人也赞叹:“撼山易,撼岳家军难!”“岳家军”为当时一些将帅所叹服,也为后世一些名将所效法。

Ⅶ 岳翔个人资料台湾演员

说的是岳翎吧?(1968年10月15日-),本名吕美花,20岁出道,演出多部琼瑶连续剧女主角,包括《青青河边草》、《鬼丈夫》、《新月格格》红遍两岸三地,柔弱、泪眼汪汪的形象深值人心,实力派女演员,2006年淡出演艺圈。

Ⅷ 秦桧和岳飞的资料

秦桧(1090年-1155年),字会之,汉族,江宁(今江苏南京)人,南宋著名奸臣、主和派代表人物。
政和五年(1115年),秦桧进士及第,中词学兼茂科,任太学学正。宋钦宗时,历任左司谏、御史中丞。靖康二年(1127年),因上书金帅反对立张邦昌,随徽、钦二帝被俘至金,为挞懒信用。宋高宗建炎四年(1130年),秦桧逃回临安,力主宋金议和。绍兴元年(1131年),擢参知政事,随后拜相,次年被劾落职,绍兴八年再相,前后执政十九年,历封秦、魏二国公,深得高宗宠信。绍兴二十五年(1155),秦桧病逝,赠申王,谥忠献。开禧二年(1206年),宋宁宗追夺其王爵,改谥谬丑。
秦桧在南宋朝廷内属于主和派,奉行割地、称臣、纳贡的议和政策。第二次拜相期间,他极力贬斥抗金将士,阻止恢复;同时结纳私党,斥逐异己,屡兴大狱,是中国历史上著名的奸臣之一。

岳飞(1103年3月24日(宋徽宗崇宁二年二月十五日)—1142年1月27日(绍兴十一年冬十一月二十七日)),字鹏举,宋相州汤阴县永和乡孝悌里(今河南安阳市汤阴县程岗村)人,南宋将领、官至少保、枢密副使,封武昌郡开国公。中国历史上著名的军事家、战略家,是南宋中兴四将之首。他坚主抗金,十余年间,率领岳家军同金军进行了大小数百次战斗,所向披靡,“位至将相”。因岳飞志向是迎二圣回京,所以,在宋金议和过程中,岳飞遭受秦桧、张俊等人的诬陷,被捕入狱。1142年1月27日,岳飞以“莫须有”的“谋反”罪名为朝廷杀害。后平反昭雪,追谥武穆、追赠太师、追封鄂王,改谥忠武。

Ⅸ 岳飞的后人呢情况怎么样

岳飞生五子二女:长子岳云、次子岳雷、三子岳霖、四子岳震、五子岳霆,长女岳安娘、次女岳银瓶。岳飞因力举抗金,收复失地,迎还二圣,得罪了偏南保位的宋高宗赵构和被金人俘掳又放还南宋的内奸秦桧,终于死于奸臣秦桧诬陷的"莫须有"毒手,被具浴拉胁而殂于杭州大理寺风波亭。岳云和部将张宪同时惨遭毒手,被秦桧一伙奸贼诬陷谋叛罪被斩于杭州官巷口枣木巷 (现众安桥直街六十九号),岳云死年仅二十三岁,张宪①死时年龄不详。

岳飞死后。狱卒隗顺负其遗体逾城至西湖北山九曲从祠傍暗葬,树双橘树作标记②,墓前树碑《贾宜人之墓》以伪装。
岳飞遇害时, 夫人李氏四十一岁, 身边有长媳巩氏二十二岁及长房幼孙岳甫四岁,岳大娘三岁、岳申一岁。次子岳雷十六岁、次媳赵氏及次房幼孙女岳二娘一岁,随李夫人充军岑南③。在解押岭南时,初不许年幼的岳甫、岳申等与母巩氏一并上路,巩氏悲愤填胸,企图以自杀身死相抗。岳夫人李氏闻之劝曰:"以吾夫之贤,可使无后乎?"巩氏于是止痛不哭④。
长女岳安娘,二十二岁,适高祚,居地待考。三子岳霖年十二岁,当时的去向有两种说法:一种说法讲,岳霖由岳飞旧友贡文宪隐留家中,为保孤贡弃官秣陵关总镇,潜居丹阳紫阳渡(今丹阳培棠柳茹村)。如《丹阳县志》卷二十四《流寓》载:"岳霖,忠武王少子,王与长子云为秦桧所陷害,时邑人贡文宪为狱吏,潜挟霖逃归丹阳"。另一种说法讲:岳霖被流放岭南。如王瑞来先生考述:"清岳监辑《金佗祠事录》卷一《祠源》引明朝姚滔《题请祠谥疏》云: "考其岭南诏还之时,霖年十二而流窜,三十四而生还。"《钦州志》卷九《拾遗》载岳霖《过灵山述怀》所云有:"流落天南瘴海滨"诗句。岳霖临终遗嘱岳珂:"余初囚大祸。漂泊囚缧......"这些似可证明岳霖曾被流放过。此疑尚待进一步考证。
二女岳银瓶,年十一岁,通书史,知大义,闻父被难,口啮指血上书辩父冤,为奸臣所阻逐抱银瓶恸哭投井死,又因其死于父难后,后人誉为孝娥。四子岳震七岁,五子岳霆四岁,居九江沙河家中, 岳飞父子遇害的噩耗传来, 家人闻变拥其潜过长江:改姓鄂 ⑤, 匿居于湖北黄梅大河之滨,后迁杨梅岭山区聂家大湾。

①《昭雪庙谥》载:张宪有四子,乾道元年(1165年),张宪子张敌万讼冤,诏复张宪原观察使,四子各与补官。景定二年(1261年),张宪追封烈文侯。②朝野遗记。⑧岳珂《鄂王行实编年》,李心传 《建炎以来系年要录》。 ④李安《岳飞史迹考》。 ⑤黄梅《岳飞家史》、衡东《岳氏宗谱》。

Ⅹ 岳飞的资料

飞,字鹏举,未朝著名的抗金将领,中国历史上杰出的民族英雄。宋微宗崇宁二年(公元1103年),岳飞生于相州汤阴(今河南汤阴县)永和乡孝悌里的一个贫苦农家。

岳飞童年时,家境清贫,少时便同父母一起下地耕作,当过地主家的佃客。岳飞生性刚直,深沉宽厚,勤奋好学,苦练武功,曾求师于本地箭师周侗和枪手陈广,成为"一县无敌"。他还特别爱读《左氏春秋传》和孙、吴兵法,读起来常通宵不寐。

宋高宗赵构即位后,岳飞经人介绍参加了赵构统帅的军队,因作战勇敢,升为秉义郎(从八品的武官)。靖康二年(公元1127年),岳飞在澶州(河南濮阳附近)和曹州山东曹县西北两次小胜金军。因赵构重用黄潜善、汪伯彦等人,企图避地东南,岳飞不顾自己位卑言轻,上书赵构,反对南逃,力请赵构返回终京,亲率六军北渡黄河。这触怒了赵构及黄、汪等人,以"小臣越职,非所宜言"的罪名被革职。三个月后,岳飞投奔河北路招抚使张所,不久升为统制,随都统制王彦渡河收复新乡,在太行山刺杀金将。旋归宗泽,为留守司统制。宗泽死后,从杜充南矿。

建炎三年(公元1129年)冬,金牙术率军大举南侵,攻入建康(今南京)。建炎四年,岳飞率军北进,在清水亭、静安等地袭击北撤金军,连连获胜,金几术险被活捉。并一举收复建康,升为通泰镇抚使兼知泰州。接着,他受命领兵救援楚州(今江苏淮安),在承州三次大败金军。岳飞的部队军纪严明,英勇善战,称"岳家军",深得百姓爱戴。绍兴四年(公元1134年),岳家军大破伪齐刘豫军队,收复了襄阳府及唐、邓、随、郢州、信阳六郡,岳飞被提升为清远军节度使,湖北路荆襄潭州制置使,兼管襄阳府路,不久进封武展郡开国候,时年三十二岁。是年冬,金齐联军攻陷滁州,进逼庐州(今安徽合肥)。庐州告急,岳飞接旨率军东下,又一次大败金军。

绍兴八年(公元1138年),秦桧以宰相身分接受了金朝的议和诏书,向金称臣,每年进贡银子二十五万两、绢二十五万匹。岳飞向朝廷再次申述他一贯反对"和议"坚持抗敌的主张,坚决表示愿制定方略,收复河东、河北,直捣燕云,为国复仇。赵构为了取得武臣对和议的支持,授于刘光世、张俊、韩世忠三大将新的封号和官爵,提升岳飞为开府议同三司。岳飞连上四奏,表示不受,并指出,现今的形势只可引以为危而不可引以为安,只足以使人忧虑而不足以使人祝贺,应加紧训练士兵,以备不测,要求朝廷追回成命,以便"保全臣节"。岳飞屡次反对"议和",引起赵构的不满和秦桧的痛恨。

绍兴十年,金撕毁"和议",大举伐宋。岳飞接到赵构"乘机取胜"的亲笔诏书,立刻调兵遣将,挺进中原,在河南郾城,大破兀术的"铁浮图"和"拐子马",金军全线崩溃。此后,又乘胜进军朱仙镇,以猛将带领背嵬军骑兵五百名出击,杀敌金军。朱仙镇之捷,更增强了岳飞乘胜渡河收复河北的决心,他再次上书赵构,要求深入敌境,复取旧疆,报亡国之耻。北方忠义军纷纷来归,士气高涨,以"直抵黄龙府"相激励。赵构、秦桧一天之内用金字牌发出十二道诏书,催岳飞班师。岳飞明愤地说"十年之力,废于一旦","社稷江山,难以中兴;乾坤世界,无由再复",被迫下令撤军。岳飞在撤军前,故意放出风声,说明天渡河,几术害怕城内百姓作岳家军内应,连夜弃城,北逃一百余里。岳家军班师后,金兵乘机夺占了郑州、顾昌、陈州、蔡州等地。

岳飞回到临安(今浙江杭州)后,兵权被夺。绍兴十一年(公元1141年)七月,秦绘竣使右满议大夫万侯桌首先发难,上书指责岳飞"爵高禄厚,志满意得,平昔功名的志向,日渐颓情"。这年八月,岳飞的枢密副使之职被免,改任万寿观使的闲职。之后,秦忙唆使岳飞手下的副统制王俊出面诬告,说岳飞部将张宪准备谋反。十月,朝廷张榜,说张宪一案"其谋牵连岳飞,遂逮捕归案,设召狱审问",并将岳飞及儿子岳云逮捕入狱。十二月,赵构下旨:"岳飞特赐死,张宪、岳云并依军法施行。"当天,大理寺执法官遵旨作最后处决,逼岳飞在供状上画押。一生光明磊落的岳飞在供状上写下八个字:"天日昭昭,天日昭昭!"即服毒酒身亡,时年仅三十九岁。

岳飞一生出入疆场,英勇抗击侵掠,坚决反对国族压迫,其爱国主义精神和坚贞不屈的民族气节为历代人们所敬仰,值得我们永远怀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