明星看余华
⑴ 如何看待余华的作品
源于生活,解释生活,鞭挞生活。
⑵ 余华的活着写的真不怎么样,抹杀一段真实的历史,写这作品的人居然获
什么叫抹杀了一段真实的历史呢?那个时代和富贵一样甚至比他惨的人多了去了,而且艺术是源于生活高于生活的,夸张在每个艺术作品里都会有吧,会使故事更具有张力。
⑶ 请问谁看过余华活着
为什么?真奇怪,你是来普及文学常识的吗?
是因为他明白他老婆要对他说的话:看起来是都很不一样呢,但是啊,其实女人最后还都是一样的。本质上,根本上,随便啦,就是这个意思落。
不过~他有洗心革面吗?
⑷ 只有看完原版的《活着》才能知道余华的才华有多好吗
不一定,可以从《许三观卖血记》看起,也是小人物互相扶持的故事,相对于活着来说,结局比较美好,保留了一丝温情,没把许三观写死,最后儿孙满堂~然后可以读《兄弟》,写作风格偏黑色幽默,情节有时候怪荒诞的,读起来应该不会觉得无趣最后如果还有兴趣,再读《第七天》和《在细雨中呼喊》,从可读性高的小说看起,循序渐进,说不定就能读进去了。
后来余华写《活着》,那时候他告别了荒诞先锋,开始走现实的路子了。《活着》也是余华的最高代表作,由此改编的同名电影在豆瓣国产电影上仅次于《霸王别姬》。《活着》也是平淡的诉说苦难,只不过已经没有荒诞的影子了。建议看完原版《活着》。
⑸ 评价余华的作品《兄弟》
《兄弟》主要讲述了李光头、宋钢这个两个重组家庭的异父异母的兄弟,在二十世纪六七十年代和改革开放初期所经历的种种磨难,虽然故事很荒诞,但写照了那个年代大多数人的真实命运。至今思之,我的感受主要有两点:
第一,做人要学宋钢。在父亲宋凡平的培养和熏陶下,宋钢成了一位性格内敛、隐忍自强、为他人着想的这么一个人。总的说来,思想正统、行为保守、性格内敛、安于现状,属于中国传统式男子,现在我身边很多人像宋钢。小时候,宋钢作为哥哥,无微不至照顾着李光头,为他洗衣做饭,无微不至照料他的生活;在李光头落难时,宋钢不顾妻子林红的反对,将自己的饭菜给李光头吃,将粮票给李光头花。与宋钢比较来,李光头就是个“畜生”,人品有问题。小时候偷看女人屁股,并成为他向别人炫耀的资本;最不能原谅地就是在宋钢外出挣钱那段时间,李光头竟勾引嫂子林红,给宋钢带绿帽子,成为压垮宋钢的最后一根稻草,最终导致宋钢卧轨自杀。即使李光头这样对宋钢,宋钢仍在遗书中原谅了李光头,并嘱咐李光头要安排好林红,说“就算生死分离,我们还是兄弟”,读后让人动容。
第二,做事要学李光头。宋钢与李光头比较起来,一个是属于小富即安的代表,一个是属于不安现状的代表。能够从一个普通工人当上厂长,最终从一个街头小混混逐步成为一方首富,在做事方面我们有太多的东西向李光头学习。比如,做事要充满魄力、善于动脑、吃苦耐劳、敢打敢拼、广泛社交……李光头在当上福利厂厂长后,他仍敢辞去厂长,下海经商,试问几人有这样的魄力?在欠了一屁股的债的情况下,李光头未消沉意志,靠卖破烂开始还债,并慢慢地富起来。后来,他又还跑到日本去做跨国生意,倒卖日本西装,一夜暴富,最终包揽了县城的所有旧城改造工程,涉足宾馆、酒家、商场及娱乐场所等领域,成了全县举足轻重的大派人物。
⑹ 你们对余华是怎么看的,他是个什么
中国的主流文学作家,比较受歪果仁欢迎的,大概是这几种。一种是比较洋派的,比如严歌苓,王小波,骨子里有些西方的东西。一种是表面土,实际洋的,比如莫言,写的是中国乡村,用的却是马尔克斯们的笔法。还有一种,叫余华。是的,余华一个人就是一个文学派别。
很多作家都有精神寄寓。莫言有他的高密乡,孙犁有他的白洋淀,贾平凹有他的商州,汪曾祺有他的高邮,徐志摩有他的康桥,王小波有他的长安。余华,什么都没有。
很多作家在写作中使用方言。鲁迅会写“吴妈,我和你困觉”。老舍会写“冒而咕咚地出来几个巡警,够多么不合适呢”。作为吃货的汪曾祺遇到好吃的就会写“白嘴吃也可以”。余华说:“我用汉语普通话写作。”余华,还是什么也没有。
正是因为什么都没有,所以余华更接近文学的本质。《许三观卖血记》的故事发生在中国小城,但它同样可以发生在安哥拉的某个贫民窟,可以发生在圣安地列斯的拾荒者家庭。也可以发生在韩国,事实上,韩国人已经把《许三观卖血记》拍成了电影,你去看,没什么违和感,仿佛这个故事本来就是在韩国发生的一样。像《活着》这样的故事,虽然讲的是中国老农民,但真正的主题其实是命运。讲的是一个人和他命运之间的友情,讲的是苦难的不存在,讲的是人是为了活着本身而活着而不是为了活着之外的事情而活着,这和乡村的背景,已经没有了必然的联系。
没有精神的原乡,没有方言,没有历史,没有乡土,没有伤痕,这些余华都没有。
但没有不等于虚无,放弃了这些,余华获得的是超越性的视野和更终极的关怀。
摘自知乎赤膊书生的回答
⑺ 有谁看过余华的《活着》
《活着》是余华改变风格之作。在叙述方面,他放弃了先锋前卫的笔法,走向传统小说的叙事方式,然而结构上,仍能给读者剧力万钧、富于电影感官和想象的感觉。
⑻ 怎么看余华的《活着》
人是为活着本身而活着的,而不是为了活着之外的任何事物所活着。
活着的意志,是福贵身上唯一不能被剥夺走的东西。
⑼ 如何看待余华的作品
看余华,是大学时候的事了。当时,因为以前深受鲁迅、冰心、老舍那些文人的影响,一直觉得老一代国产作家写的东西已经out了,所以对他们老一代作家并不是特别喜欢,接触也不多。偶然间,一个平时很佩服的同学推荐了《兄弟》这本书,余华的,我就看了一下。这一看不打紧,瞬间被这个作家给吸引了,他怎么能写出这么幽默、犀利的文字,晓说中的人物那么贴近现实,又那么抽象离奇,让人的心跟着小说里人物的机遇忐忑不安。
看了《兄弟》之后,我又看了《活着》、《许三观卖血记》,后来又看了《第七天》。余华的书,有一个特点,主角都是底层人民,他们的生命都很破折,却很乐观。余华的文字很幽默,一开始看就会被吸引,是不是会笑出来,但是笑着笑着,会慢慢变得沉重,当你发现在你眼里好笑的东西,是他们真正的生活的时候,就慢慢理解了那个年代。
因为第一本书是《兄弟》,所以我对《兄弟》的印象很深刻。兄弟两人,一个从小是乖孩子,长得帅,事业顺利,爱情美满;另一个却从小就是痞子,偷看女人屁股,不好好工作,各种折腾。到后来,因为社会变革,乖孩子下岗事业,卖花,最后屈辱的生活,老婆也去找他的兄弟了;痞子却抓住了社会的时机,成为浪尖上的人物。而最后,成为人生赢家的痞子,还是在怀念自己的兄弟。这看起来很荒诞,但想想,却很现实。我想,这就是余华的小说能抓住人心的地方吧。
余华不是一个产量很多的作家,而且他的巅峰貌似就是《活着》《许三观》《兄弟》,到后来的《第七天》就没以前那么好看了。如果开始看的话,建议从前期的作品开始看。
⑽ 怎么看余华的《活着》
《活着》是作家余华的代表作之一,讲诉了在大时代背景下,随着内战、三反五反,大跃进,文化大革命等社会变革,徐福贵的人生和家庭不断经受着苦难,到了最后所有亲人都先后离他而去,仅剩下年老的他和一头老牛相依为命。
余华因这部小说于2004年3月荣获法兰西文学和艺术骑士勋章。
艺术特色
通过艺术心理学的角度,《活着》的材料与形式之间存在着内在的不一致,但是作者以精心布置的形式克服了题材,达到了材料和形式的和谐统一,从而实现了情感的升华,使读者的灵魂在苦难中得到了净化,获得了艺术的审美。
余华用类似新写实主义小说的叙事风格——零度介入的方式来展现《活着》的悲剧美。作者可以排除主体对苦难人生作明确的价值判断和情感渗透,好像站在“非人间的立场”,客观冷静地叙述人间的苦难。客观中立的叙事立场、温情深沉的情感基调在文本中的运用,使得《活着》成为余华的风格的转型标志。
小说运用象征的手法,就是用死亡象征着活着。可能很少有人会遭遇白发人送黑发人的痛苦,而白发人将黑发人一一送走的事情可能只能在小说中可以看到。艺术的真实会让人相信世间不但有过活生生的福贵,而且将来还会有很多。
死亡的重复发生,既给人物心灵巨大打击,也给读者出乎意料的震撼。余华家把重复发生的死亡事件镶嵌在日常琐碎的生活里,放大了“苦难”的广度和深度,使渺小而软弱的人物面对巨大的“苦难”形成的力量悬殊,从而产生一种强烈的命运感;同时,也放大了人物身上所具有的闪光的精神力量,从而使整部作品充满了艺术张力。作品中死亡的重复发生,除了福贵的父亲、母亲、妻子家珍的死存在合理的因素,其他人物的死亡无不处于偶然:儿子友庆死于抽血过多,女儿凤霞死于生孩子,女婿二喜死于建筑事故,外孙苦根吃豆子撑死,最后福贵所有的亲人都一个个死去,只剩下他一个孤零零的老头和一头同样年迈的老黄牛相伴,并且是那样乐观豁达地活着,完全出乎人的意料。小说通过这些出乎意料的死亡重复,更加彰显了活着的意义和难能可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