正兴爆料
1. 如何看待外媒体频频爆出的朱婷将回国的言论
他们散布这些消息肯定是有目的的,或者说是目的不纯的,怀着这种胆一来疏远朱婷和国内的一些关系,或者说让国内的人,对剧情产生一种不好的看法,这样的话促使他做出某些决定,我个人的猜测,当然了,我觉得一个人是不能影响中国整个排球事业的,中国的女排,中国的乒乓球可以说一直都是强势的科目,即使没有朱婷的存在,中国的女排也不会说,就因为他就萎靡下去,这是不可能的,所以我觉得外国媒体的心思可能就是想让国内和他产生一些间隙,更方便他们做某些事情。
2. 那天雨一直下600字
雨,这个字我们并不陌生,在我的心里,它一直有着一种神秘。它的细腻,它的柔密,它的壮阔,一直使我深深向往。
下雨时,我总会走出门去,去聆听雨声,用心灵感受雨,亲身体验雨给人们带来的欢快与喜悦。
昨天下午,天灰蒙蒙的,刮着大风,不一会就下起雨来。刚开始,雨滴刚刚落在地面上,就消失了。雨渐渐大了,雨滴轻轻地拍打着地面,地面湿了。放学时,雨下得很大。路上的行人,有的带雨具则不慌不忙得前进;没有带的则在急速的赶回家;还有的打车回家了。
晚上,雨还在下。我来到窗台上,看见有的小孩子跑出来,让雨淋着,好把他今天遇到的烦恼和伤心事,洗得干干净净……
雨一直下到了今天下午。一天的雨虽然不算大,但时间很长,有些地方淤了好多水。孩子们穿上雨靴出来趟水玩,有些孩子甚至用雨水来泼人,孩子们玩得不亦乐乎。
吃完晚饭后,人们都出来散步,呼吸雨后的新鲜空气。雨后的空气有一种特殊的味道,你深深的吸一口气,你会闻到一股泥土和树木小草散出的气味,让人心旷神怡。
……
我非常喜欢雨,因为它可以滋润大地。著名作家朱自清曾写过这样一句话:“像牛毛,像花针,像细丝,密密地斜织着。”
……
杏花春雨,瓢泼大雨;剑门细雨,倾盆大雨;清明时节雨纷纷,夏季雷鸣哗哗雨。
雨的世界,千姿百态,它是大自然赐予人类视觉与听觉的享受。
3. 爱国英雄事迹
雷锋生前是解放军沈阳部队工程兵某部运输班班长、五好战士,1962年8月15日因公殉职。他的爱憎分明、言行一致、公而忘私、奋不顾身、艰苦奋斗、助人为乐,把有限的生命投入到无限的为人民服务之中去的崇高精神,集中体现了中华民族的传统美德和共产主义道德品质。
雷锋,原名雷正兴,1940年出生在湖南省望城县一个贫苦农家。
1949年8月,湖南解放时,小雷锋便找到路过的解放军连长要求当兵。连长没同意,但把一支钢笔送给他。1950年,雷锋当了儿童团长,积极参加土改。同年夏,乡政府保送他免费读书,后来加入少先队。1956年夏天,他小学毕业后在乡政府当了通信员,不久调到望城县委当公务员,被评为机关模范工作者,并于1957年加入共青团。1958年春,雷锋到团山湖农场,只用了一周的时间就学会了开拖拉机。同年9月,雷锋响应支援鞍钢的号召,到鞍山做了一名推土机手。翌年8月,他又来到条件艰苦的弓长岭焦化厂参加基础建设,曾带领伙伴们冒雨奋战保住了7200袋水泥免受损失,当时的《辽阳日报》报道了这一事迹。在鞍山和焦化厂工作期间,他曾3次被评为先进工作者,5次被评为标兵,18次被评为红旗手,并荣获“青年社会主义建设积极分子”的光荣称号。
1959年12月征兵开始,雷锋迫切要求参军,焦化厂领导舍不得放他走。雷锋跑了几十里路来到辽阳市兵役局(现人武部)表明参军的决心。他身高只有1.54米,体重不足55公斤,均不符合征兵条件,但因政治素质过硬和有经验技术,最后被破例批准入伍。
抗日战争时期,在河北省沫源县出现了一位全国闻名的抗日小英雄,他的名字叫王二小。王二小牺牲时才七岁,在日本鬼子扫荡一条山沟的时候,为了掩护几千名老乡和干部,他不顾自己的生命危险,把敌人带进了八路军的埋伏圈。气急败坏的日本鬼子把王二小挑在枪尖摔死在大石头的上面。干部和老乡脱离了危险,小英雄王二小英勇牺牲了。王二小的动人事迹很快传遍了解放区,每一个老乡都含着眼泪,歌唱二小放牛郎,《晋察冀日报》在头版报道了王二小的英勇事迹。晋察冀边区的文艺战土方冰和劫夫很快创作了后来传唱全中国的著名儿童歌曲《歌唱二小放牛郎》。
黄继光(1930-1952)四川中江人,1951年参加中国人民志愿军。52年加入中国新民主主义青年团。1952年10月20日在朝鲜江原道金化郡上甘岭战役中,黄继光所在的营奉命夺取某高地,当连续攻下敌人数处阵地后,被敌人一个集团火力点所困。黄继光挺身而出,要求担负爆破任务,勇敢地冲向敌人地堡。当他掷完手雷,打垮几个火力点后,发现还有一个火力点在顽抗,就忍着重伤巨痛,跌倒了爬起来,毅然直扑上去,以胸膛堵住敌人正在扫射的机枪射孔,保证部队完成攻克高地的任务,全歼敌人两个营,自己壮烈牺牲。根据黄继光生前的申请,部队党委追认他为中国共产党党员。中国人民志愿军领导机关为他追记特等功,授予"中国人民志愿军特级英雄"称号,并荣获"朝鲜民主主义人民共和国英雄"称号及金星奖章、一级国旗勋章。
河北省隆化县北郊,长眠着模范共产党员、全国著名战斗英雄董存瑞的英灵。在苍松翠柏中,矗立着一座雄伟的纪念碑,碑上铭刻着朱德总司令的题词:“舍身为国,永垂不朽!”
董存瑞 ,1929年生,河北省怀来县人。出身于贫苦农民家庭。当过儿童团长,13岁时,曾机智地掩护区委书记躲过侵华日军的追捕,被誉为“抗日小英雄”。1945年7月参加八路军。后任某部六班班长。1947年3月加入中国共产党。他军事技术过硬,作战机智勇敢,在一次战斗中只身俘敌10余人。先后立大功3次、小功4次,获3枚“勇敢奖章”、1枚“毛泽东奖章”。他所领导的班获“董存瑞练兵模范班”称号。
1948年5月25日,我军攻打隆化城的战斗打响。董存瑞所在连队担负攻击国民党守军防御重点隆化中学的任务。他任爆破组组长,带领战友接连炸毁4座炮楼、5座碉堡,胜利完成了规定的任务。连队随即发起冲锋,突然遭敌一隐蔽的桥型暗堡猛烈火力的封锁。部队受阻于开阔地带,二班、四班接连两次对暗堡爆破均未成功。董存瑞挺身而出,向连长请战:“我是共产党员,请准许我去!”毅然抱起炸药包,冲向暗堡,前进中左腿负伤,顽强坚持冲至桥下。由于桥型暗堡距地面超过身高,两头桥台又无法放置炸药包。危急关头,他毫不犹豫地用左手托起炸药包,右手拉燃导火索,高喊:“为了新中国,冲啊!”碉堡被炸毁,董存瑞以自己的生命为部队开辟了前进的道路,年仅19岁。